山西晋中剪纸纹样艺术特征及造型艺术表现研究
2020-01-02◎杨柳
◎杨 柳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中国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匠人们利用不同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剪纸艺术是传统手工艺中最古老的方式之一,亦是对原始社会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的继承与发展。剪纸图案及造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精神,不同寓意的剪纸造型包含着不同的传说和人物历史等,极具民俗文化价值。
一、山西剪纸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经过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活习俗与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秧歌、剪纸、民歌、面食、泥塑等,均带有“晋文化”特色。山西民间剪纸的内容契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源于生活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使之成为山西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1]。山西三个地区因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的不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山西晋南剪纸粗中见细、拙中藏巧;晋北地区既有塞外之野趣,又存中原之秀美;而地处山西中部的晋中剪纸,则呈利落秀雅、精妙细腻之态。
在山西各地,每逢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便可在窗户、门鉴、墙壁和灯笼上见到各种各样的剪纸,使节日气氛得到烘托。剪纸通过剪、雕、镂、刻、剔、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多种技法剪刻吉利祥瑞的纹样,使其表现力有了无穷的深度和广度。
二、晋中剪纸纹样
晋中剪纸艺术大多出现在农村,在古老的土地上从民间艺术家手中开出一朵朵精致美丽的花,带有独具特色的当地地域文化和人文意趣。晋中剪纸常用的纹样图案有花卉鸟兽、神话传说、农耕场景、民间典故、历史人物、吉祥文字、喜庆图案,或写实或谐音或寄意,民俗气息浓厚、质朴。按照装饰纹样的内容,大致可将其分为如下四类:
(一)岁时节日纹样
逢年过节,剪纸不仅装饰着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包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晋中节日剪纸用于窗户、大门、灯笼等处,饱含着剪纸艺人无数的寓意和期望,剪纸纹样蕴含着美好、吉祥的寓意和象征。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会将院子、屋子打扫干净,在晋中农村过春节时,院门上会贴一幅春联,窗户上贴窗花,用来避邪逐鬼,别有一番风韵。贴鱼,贴鸡,寓意吉庆有鱼、连年有余,农作丰收;贴牡丹花卉,寓意大富大贵,吉祥如意,象征生活幸福美好;贴福字,寓意来年人畜平安、兴旺,家庭幸福等。元宵节的时候,人们会在家中悬挂灯笼,自然也少不了剪纸的美化装饰。端午节,人们剪“鸡啄蝎子”、剪“符”、剪“虎除五毒”,造型简洁夸张,轮廓分明,寓意平安顺遂。
(二)习俗信仰纹样
晋中地区在进行一些民俗活动如供神赐福、消灾解难、祈求降雨时,都会使用剪纸艺术。山西地处华北黄土高原,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旧时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人们剪刻象征龙王的龙形纹样祈求风调雨顺;初生婴儿、孩子整天整夜哭喊时,在他们的枕边放“倒吊驴”纹样的剪纸,可起到驱魔辟邪的作用,让孩子们重现笑颜,这些都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三)人生礼仪纹样
晋中地区注重礼仪习俗、婚丧嫁娶,在这些过程中自然少不了剪纸纹样。新生儿的出生作为各家庭的大喜事件,当地居民习惯以葫芦状的红色剪纸贴在大门上,一为报喜,二为报信,仿佛向过路人、客人诉说着家中添丁的喜悦,为新生儿纳吉求福;婚嫁时的剪纸纹样相对多样化,喜字纹样、福字纹样及喜花纹样、双鱼纹样、多子石榴纹样等,充满喜气,祝愿新人和和美美,白头偕老,多子多福,图案的搭配多讲究双数对称,有好事成双、幸福美满之意;生日贺寿时,多用福禄寿纹样、仙鹤纹样,寓意福寿无边等;丧葬时,人们怀着对已故亲人的追怀和思念,认真细心地剪纸花、寿花等。
(四)其他纹样
剪纸在人们生活中尤为常见,除了节日、习俗等,还有日常生活中场景、历史典故、晋剧人物场景等剪纸纹样,既实用又美观。如在粮仓、水缸等生活用品上,一般都喜欢贴“鱼”(鱼谐余),有如鱼得水,源源不竭之意;还有打红枣、收麦子等农耕场景。
剪纸这类传统手工艺呈现的是文化、艺术、生活,承载着每一位匠人的用心和智慧。晋中地区的剪纸纹样对称大方、吉祥美好,丰富多样的剪纸纹样无不再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吉语体系的运用,反映出山西人的朴实厚道和正直善良。
三、晋中剪纸纹样的造型艺术表现
晋中剪纸多为单色剪纸,表现形式精致灵巧、栩栩欲活、质朴分明。剪纸造型有方形、菱形、椭圆形、圆形,亦有多角形甚至不规则形。方形的剪纸多用“喜”字、鸳鸯、牡丹等纹样,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上下、左右对称,简洁大方,给人以稳定、庄重的感觉;菱形剪纸纹样多用“福、禄、寿”字、鱼、莲花纹样有“莲生贵子”等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呈现出整齐、连续的美感,增强了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也有各种纹样在圆形或椭圆形框架中,具有创新性,形成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既有趣生动又别致新颖;不规则形的纹样,打破了传统的对称结构,多以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生物、农耕场景、历史典故等为表现对象,随意性较大,新颖别致,造型生趣盎然、夸张朴实。例如常见的窗花,可以根据窗户的大小剪、粘贴相应大小的剪纸,小的精致灵巧,让人流连忘返;大的有四角、六角、八角的不同规则形状,素雅大方,端庄秀巧,体现了手艺人创造性的思维,丰富了剪纸的艺术表现形式。
剪纸的大小,会根据实物或实事的需要因物、因事制宜。作品不论大小,都可明确表现主题,或写实或写意,或浪漫或夸张。通过艺人的双手,创造出无数既有装饰性又有浓郁的当地乡土气息的作工精细的剪纸艺术品,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代代相传。
四、结语
剪纸艺术与生活的无缝链接,丰富了当地人的精神世界;剪纸作为晋中礼仪的文化载体,为晋中地域文化注入了幸福与和谐的人文内涵。一把剪刀、一张纸,蕴含着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艺术实践以及理想情节。传承和弘扬剪纸文化,一方面要保护、传承老一辈原有的手艺、纹样,另一方面要借鉴现代设计技术和理念,创新、丰富晋中剪纸纹样。在保留传统剪纸手工艺,丰富剪纸题材、纹样的同时,设计更多可融入生活的剪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