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剧”热播动因及价值启迪
2020-01-02◎顾晓
◎顾 晓
(河南广播电视台发展规划部 河南 郑州 450008)
2019年春夏的国内荧屏热闹得有些“反常”,从《都挺好》的“表情包”刷爆朋友圈开始,《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等现实题材电视剧一部接一部地延续了话题热度,收获了几十亿的网络播放量,在荧屏上可谓创下了一份金光闪闪的“成绩单”。实际上,这种局面在2019年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已经初露端倪,现实题材的回归是今后文艺创作的必然趋势。上述几部电视剧与主题严肃宏大的正剧不同,关注点是家庭以及在家庭基础上构建的社会关系。它们采用新锐的主题、新颖的表现手段、与传统家庭剧截然不同的语态和风格,形成了一种更近的、更符合当下观众心理需求的家庭剧模式,笔者将之成为“新家庭剧”。
一、“新家庭剧”的创新模式
(一)从“亲情伦理”到“社会焦虑”的表达转变
家,是社会的基础细胞,中国人的情感港湾、力量源泉。中国也是家庭剧生产大国,不少优秀剧目,如《我爱我家》《金婚》《父母爱情》《家有九凤》等,已经成为一代观众心中的经典。但长期以来,家庭剧的创作存在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年代剧占有较大的比例,当代剧数量相对较少。创作者热衷于通过几个家庭在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来表达中华民族重情重义、追求圆满和谐的家庭观;二是当代家庭剧有相当一部分沉醉于表现婆媳关系,或者是半路夫妻、收养抱养等“特殊家庭”的日常磕绊。尽管这也是现实生活的某种投射,但放大“特殊”矛盾的剧情往往制造出狗血、煽情、廉价的观剧感受,而且数量的累加也给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审美疲劳,与传统家庭剧侧重于“亲情伦理”的主题不同,“新家庭剧”着重于表达“社会焦虑”,尤其是来自中产阶层的焦虑。根据全球顶级金融服务机构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Credit Suisse AG) 的标准,中国的中产阶层达1.09亿人,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位居世界第一。西南财经大学的甘犁教授也用同一标准测算,得出中国中产阶层成年人口数量是2.04亿人,约占全国成年人口的22%[1]。不管按照哪一种计算方法,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无论群体数量,还是消费影响力都令人无法忽视的社会阶层。在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中,中产阶层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早已被满足,其行为和意愿都指向“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目标,但这在社会阶层出现固化的环境中是非常困难的。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焦虑需要有合适的文艺载体来进行表达和释放,“新家庭剧”正好补上了这个缺口。它选取城市中产阶层家庭作为参照物,抓住他们生活中的痛点和槽点,时而写实,时而夸张,用艺术化的手法直面现实,在家庭剧、生活剧的范畴下揭示社会财富多级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中每一个中产家庭所遇到的新冲击、新问题、新矛盾,在思考和探讨中仍不失温馨。
(二)故事定位垂直细分的极致化呈现
垂直细分是来自于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相对于水平细分而言的,是对某一地域、市场、行业等领域的再细分[2],这是市场多样化时代消费者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同理,在电视剧创作中,家庭剧的概念也是庞大的,在此框架下立足什么、展现什么是创作一部剧的灵魂。就传统家庭剧来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表现生活的坎坷和亲人的相助相伴,但这种设计明显过于陈旧,对互联网时代时尚前卫、“见多识广”的年轻受众缺乏吸引力。想要破局,就必须打破“大而空”的命题方法,顺应互联网思维,寻求一种全新的定位方式。前文提到的几部“新家庭剧”瞄准的是“子女教育”的主题,每部剧还有更加细分的定位:《少年派》着重于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小欢喜》着重于高三考生家庭在孩子高三这一年的经历;《带着爸爸去留学》讲述的则是孩子海外留学的故事。这种题材框架下故事定位的垂直细分,有利于观众“对号入座”,找到更加符合自己欣赏诉求的剧目并深度追踪下去。市场大热、成为“现象级”电视剧的《都挺好》也是在家庭剧框架下选取了一个特殊的小角度——原生家庭之痛。这个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很有普遍性,但却从未有电视剧将之作为主题进行系统地表达。它就好比泉眼,一旦发掘之后,会有源源不断的故事和情感流露出来。
这些“新家庭剧”在定位上都瞄准中青年观众群体,主题上抓住一点、深度开掘,用人性、家庭、社会的维度去表达对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现象、家庭关系的反思,使千千万万的观众达到某种张力性和谐。这种细分市场的定位方式,为电视剧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提供了一定可能。
(三)现实性与艺术性的平衡
《论语·雍也》中记载了孔子的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虽然是讲人的礼仪和修养,但放在艺术作品中用来形容现实性和艺术性的关系也同样恰当不过。现实性与艺术性是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互为消长也相互依存。现实性盖过了艺术性,会显得作品僵硬笨拙;艺术性盖过了现实性,则显得作品华而不实,弱化了作品的精神内涵。现实题材剧作为电视剧类型之一,也必须注重现实性与艺术性的平衡,进行科学叙事,但这种创作绝不是越接近真实的现实就越成功。比如,爱奇艺有一部12集的网剧《北漂爱情故事》,在这部网剧中,主人公们租住在北京同一个小区里,为了重塑命运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网友评价这部剧“真实得令人咋舌”,北漂一族的残酷经历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浓缩和汇聚,但如此真实的一部电视剧,其市场评价却不高,除了拍摄制作不够精良,画风呈现出浓烈的山寨感之外,最主要的是对电视剧的现实性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事实上,观众们需要的现实,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满分还原,一部完全复刻生活的作品能否被称为艺术作品,是值得怀疑的。尤其电视剧本身就是虚构、再造的艺术形式,盲目的接地气不但影响了视觉上的观感,更与观众潜意识里的“希望”理念相悖,“每个主角结局皆失败的情节虽然让观众觉得很真实,但‘生活没有逆袭’的负能量也切断了观众想要从剧中寻找的那丝安慰需求”。[3]与之相比,几部成功的“新家庭剧”在现实性与艺术性的平衡方面都十分到位。以《小欢喜》为例,这是一部通过展现高考家庭的生活来反映观众现实诉求的电视剧,对方、季、乔三个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设计得非常合理且环环相扣,方圆的失业,季妈妈被查出癌症,都是日常生活中中年人突遭意外、家庭风雨飘摇的缩影。剧情也并没有一味“卖惨”,而是把这种意外和孩子的成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变化勾连在一起,使作品的主题朝着爱、宽容、接纳的方向发展,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别拉下人生一场场的小欢喜”。这样的设计凸显出中国家庭的向心力对人们个体信念的支撑,无论是情感的激荡,还是主题的升华,都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
(四)时尚元素的恰当植入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美是理念与形式的统一。电视尤其是欣赏的艺术,如果离开了外在形式的美感,空有思想的内核是远远不够的,何况思想的内核本身就需要外在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反衬。电视剧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影像、色调、包装、服化道设计等视觉元素方面,不同风格的电视剧对此是有明晰的边界的。“新家庭剧”关注的是城市中产阶层的生活焦虑,收视群体又锁定中青年观众群体,因此创作者在创作伊始就在作品的风格中加入了许多时尚元素的设计,比如家居的环境、色调、光线,人物的服饰、妆容等等,都是富有时尚美感的。特别是电视剧《都挺好》的服装,还曾在网络上引发了一波热议。剧中的三位女性角色——苏明玉作为职场女强人,服装风格干净利落,气场强大,以职业装为主,又不乏富有时尚感的小装饰和小设计;大嫂吴非是一位专职妈妈,衣服以运动休闲风为主,方便做家务和照顾宝宝,也符合刚刚在美国买完房子经济不够宽裕的剧情设计;而二嫂朱丽因为要和丈夫一起“啃老”,所以在服装配饰方面非常豪奢,各种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大牌服装、女包,打造出了一个精致的“小资熟女”人设。三种设计三种风格,既贴近剧情人设,也符合大众的美感认知,这种细节上的认真考究让人忍不住为剧组的匠心点赞。时尚元素的植入,也为本身自带沉重色彩的现实题材剧照进了一束亮光,淡化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带来的压迫感,使观众的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释放。同时,服装元素的凸显也有利于吸引年轻女性观众的关注,在她们中间引发话题效应,也是对电视剧的一种宣发,当然,这一切都是以符合剧情人设为基本前提的。
二、新媒体文化环境中需要什么样的电视剧
当今世界文化正面临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开放之程度、碰撞之激烈都前所未有。就电视剧来说,国内观众在经历了“韩流”“美剧”“日剧”之后,审美品位日益提升。电视台播出平台上,台播剧与网播剧两大阵营平分秋色,观众逐渐被分流,相对于台播剧而言,更多所谓的爆款开始出现在网剧市场[4]。在这样一个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国产电视剧如何才能守正创新,吸引更多中青年观众,让热剧、爆款不断延续?从“新家庭剧”热播的启示来讲,笔者认为电视剧的创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面对更加真实的社会与人性
国产电视剧从诞生到今天,出现过浩如烟海的优秀作品,练就大情怀、大视野是影视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传统主流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许多影视作品紧跟市场化的步伐,出现了浮躁、媚俗、失格等倾向。纠正这种偏差需要主流文化的正位与回归,但这种回归绝不是以往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文化的原样复刻,而是敢于直面问题,更加注重现实与人性的影视文化的回归。近两年来,占据台网高口碑的当代剧,几乎都是深度折射现实的佳作。比如《人民的名义》,揭露贪污腐败的尺度之大史无前例;《欢乐颂》对国内差距拉大的反映;《我的前半生》对女性婚后个体意识丧失与觉醒的反映;包括这次“新家庭剧”提出的中产阶层困境、原生家庭之痛等若干社会问题。这些剧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问题:凡是成为“爆款”的影视作品,必是在某一个方面创造性地提出并反映了一个典型性的社会问题。这要求创作者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直面现实的勇气和高超的技巧,能够将现实的真实转变为艺术的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当然,这也需要电视剧立项和审查部门能够提供宽松的政策,为现实主义题材剧的繁荣打开方便之门,实力保驾护航。
(二)勇于创新,不守旧,不跟风
创新是文艺作品提升的灵魂,当前的文化环境中,观众的欣赏口味多变,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创新有“大创新”,也有“小创新”。“小创新”体现在情节的设计、人物的性格、对白的风格等方面,而“大创新”则是纵横捭阖,不断开掘新主题、创作新故事。在“大创新”方面,影视产业高度发达的韩国最具代表性。从1997年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第一次在中国引发轰动效应开始,以《看了又看》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剧,以《蓝色生死恋》为代表的青春偶像剧,以《大长今》为代表的历史剧,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代表的爱情科幻剧,以《信号》为代表的悬疑剧等等,每隔一段时期,韩剧就会以新的类型、新的题材、新的面貌在中国观众当中刷新一波热度。这种强大的创新能力,对市场的高度引领,对观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令人不得不为之折服[5]。相比之下,我国的影视产业在“小创新”中徘徊得更多,至于一部优秀电视剧获得市场认可后,众多影视公司纷纷跟风仿效的情况就更为普遍了。盲目的模仿不仅出不了精品,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尊重观众,尊重创作规律
观众是影视作品的最终检阅者。在大众快餐文化的影响下,有不少人对观众需求的判断产生了偏差,认为观众喜欢的就是通俗、简单、娱乐的作品,以满足其放松休闲的需要。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荧屏上出现了许多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包括以恶搞为目的的喜剧和一些“玛丽苏”风格的甜宠剧,甚至还有脱离实际的悬浮剧和情节严重拖沓的注水剧等等,这种缺乏精神内涵的作品低估了观众的智商,是对观众审美的伤害。其实,观众的欣赏水准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中青年群体中欣赏力低的观众不占据主流。在商业利益的催动下,为了降低成本,也有不少电视剧的剧本创作和拍摄周期都严重缩短,这与电视剧的创作规律相悖。83版《红楼梦》仅仅选角和培训就开展了数年之久,《大宅门》的剧本小说也是在郭宝昌“四十年磨一剑”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诚然,这种经验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普及,但优秀的电视剧作品一定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否则仅“弹幕时代”观众的即时吐槽都会让作品承受巨大压力,后续市场收视的检验也是悬浮在投资商和创作者头上的一把“利剑”。
(四)内容为王,匠心制胜
新媒体时代,媒体生态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影视作品的视听效果达到全新的高度,于是乎,“渠道为王”“技术为王”等说法甚嚣尘上,片面夸大了外在因素对作品的影响。实际上,影视作品的核心永远是内容。没有好的故事,即使渠道再高端、技术再炫酷,终归是一个空壳作品。借用一种说法来阐释:内容好比是“1”,渠道、技术、明星等因素都是“1”后面的“0”,如果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实际意义。前几年盛行的“流量明星+大IP”的方式已经被证明不再是市场灵药,热播的几部“新家庭剧”的主演都采用了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戏骨搭配新生代年轻演员,演技完全不“掉线”,剧情和演员的表演一直是被关注讨论的重点。这些都表明了,越是在各种手段各种资源无限聚集的情况下,观众越是对好故事和好的讲故事方式充满渴求。除此之外,那些曾经被热炒的附加元素只能是昙花一现。
三、结语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电视剧当然也同样适用。观众需要有紧密贴合现实生活的作品来传递内心诉求,需要有创作态度严谨、价值观积极的作品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需要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来增添情趣、对抗生活带来的疲惫感,这一切正是包括“新家庭剧”在内的现实题材剧热播的深层动因。对于创作者来说,必须及时把握观众的内心需求,摒弃浮华,脚踏实地,将创作的重心回归到对作品自身的打磨上来,不媚俗、不跟风,国产电视剧才有可能在“美日韩”影视作品夹攻的情势下真正打出自己的一片天。这也是“新家庭剧”热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