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新进展
——《实证翻译研究:方法和理论传统再创新》介评
2020-01-02侯奕茜刘玉梅
侯奕茜 刘玉梅
(1. 四川外国语大学 翻译学院,重庆.00031;2.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重庆.00031)
0 引言
1993年,英国人Mona Baker发表《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启示和应用》一文,标志着语料库翻译学(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以下简称CBTS)的诞生,也引发了国内外翻译语料库的创立和应用方面的研究。CBTS主要源自两个相关研究领域——语料库语言学和描写翻译研究,它是一种“综合的、丰富的、独立的”研究范式(Laviosa, 2002: 5)。简言之,CBTS是以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为指导,以翻译本体为研究对象,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对翻译现象进行描写和解释,探索翻译现象的本质的一门学科,它从一开始就很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同步开展(王克非 等,2008)。2015年出版的《语料库翻译学的新趋向》旨在介绍国际语料库翻译学的最新趋向,着重探讨了语料库设计与创建、数据分析技术等问题,但实证研究方法有待挖掘、语种语类有待扩展。2017年,De Gruyter出版了《实证翻译研究:方法和理论传统再创新》一书,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不足,为深入探索语料库翻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带来新视野,对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值得翻译界关注。
1 核心内容
《实证翻译研究:方法和理论传统再创新》收录论文九篇,由Gert De Sutter、Marie-Aude Lefer、Isabelle Delaere共同主编。Sutter来自德国根特大学,Lefer和Delaere来自法国鲁汶大学。三位学者长期从事语料库翻译研究,成果颇丰。
第一篇《翻译的引力假说——测试其改良模型》。作者改良了此前自己提出的“引力假说”(Gravitational Pull Hypothesis),将引力现象细分为三种——源语引力(gravitational pull)、译入语引力(magnetism)、源语及译入语对应引力(connectivity)。为了测试三种引力的发生环境,作者首先利用英语多义动词get及对应的挪威语动词fa和bli设计了一个语义网络,测试在何种情况下该词的何种意义更为突显,以及英语意义与挪威语动词之间的对等程度。之后,作者利用英语挪威语平行语料库以及英国国家语料库,分析了英译挪威语中的虚构文本和非虚构文本,发现在get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意义中出现了明显的译入语引力现象。最后,作者展开了一项在线击键实验,发现引力现象也存在于译文修改过程中:与低频动词相比,高频动词更容易被取代。
第二篇《翻译方向对译文特点的影响——英德互译的多维分析》。作者的研究数据来自CroCo语料库中一个双向平行子语料库,包括来自五个语域的298个英语和德语文本。作者选择了多达27个词汇语法特征,随后采用包括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及支持向量机的多元技术,找到特征组合(非单个特征)的频率规律。将数据通过散点图矩阵可视化之后,作者发现英译德时,源语透过效应要强于德译英。
第三篇《比利时荷兰语译文中英语借词的使用变化——测量源语和语域(对英语借词使用)的影响》。作者首先按照一定标准从荷兰语平行语料库中提取了2060个文本,包括比利时荷兰语翻译文本(译自英语、法语)和非翻译文本,随后将文本重新划分为六个语域。在分析数据时,作者首先通过对应分析以及围绕原文英语借词(如:unit, job, service 等)的定性分析,得出译自英语的比利时荷兰语译文较译自法语的译文使用英语借词的频率更高,尤其是商业和新闻语域,而在政治演说语域,英语借词被内源词代替的频率为100%。随后,作者通过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发现语域对译文中英语借词使用的影响远远超过源语。
第四篇《编辑的干预影响——译文语言特点研究的启示》。作者的研究数据来自一个英文平行语料库,包括编辑前的文本和对应的编辑后的文本,覆盖四个语域。作者选取了八个语言特征统计其频率。研究发现,编辑后的文本总体来讲会呈现“显化”“简化”“范化”等特点。作者认为在研究译文语言特点时,不可忽视编辑的干预影响。
第五篇《翻译和口译文本中的短语搭配规律——相似还是不同?》作者利用跨模态平行语料库欧洲议会口笔译语料库中四个子语料库,包括英-意翻译文本、英-意口译文本、意大利语原创口语文本、意大利语原创书面语文本,借助新弗斯学派的理论,首先对比研究了英-意口笔译文本中短语搭配(“名词+修饰语”以及“修饰语+名词”)的规律,随后又对比研究了意大利语口语和书面语文本中同样句法特征的规律。作者发现和口译文本相比,笔译文本中的搭配更为规范化(口语文本和书面语文本在这方面却未呈现出明显差异),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笔译和口译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认知限制和任务要求。
第六篇《对比研究技术和医学领域人工翻译和译后编辑文本中的术语变化》。作者选择了三篇英语医学文本和三篇英语技术文本,然后采用“谷歌翻译”将所有文本译成德语。与此同时,作者组织了21名翻译专业的学生并将他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对文本进行人工翻译,第二组对谷歌翻译的结果进行译后编辑。作者借助困惑度系数测量机器翻译、人工翻译和译后编辑三种翻译方法中术语的变化,之后发现,译后编辑和机器翻译的术语变化情况相似(但不完全一样),说明机器翻译的结果会影响之后的译后编辑。
第七篇《探索性分析影响译文变化的因素——文本语域和翻译方法》。作者利用VARTRA-SMALL和CroCo语料库,确定八个词汇语法特征,采用谱系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七个语域以及两种翻译方法(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对译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语域和翻译方法均会引起同一原文的译文在“简化”“范化”“显化”等翻译共性方面发生变化。同时,作者认为翻译经验也是影响译文变化的一个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第八篇《语言类型差异的透光效应——英文译文中的短语动词》。作者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先利用英国国家语料库和英语译文语料库,分别将六种罗曼语和六种日耳曼语虚构文本英译文中up、out、down的出现频率和英语非译文进行对比,发现在罗曼语文本的英译文中,以上三个单词的出现频率低于英语非译文文本,而日耳曼语则未体现出明显差异,从而推论出“范化”和“整齐化”并非译文的共性。随后,作者对比分析了法语原文《小王子》中带前缀的动词和简单形态动词,发现前者被译为英语短语动词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证明了原文对译文的确存在影响。
第九篇《英语和德语的衔接对比以及其对翻译的启示》。作者利用德英衔接差异语料库,采用描述性数据分析、对应分析以及支持向量机三种方法,研究了源语(英语、德语)、文本生产反式(书面语、口语)以及语域这三个变量所引起的衔接差异。由此,作者得出结论:衔接手段的总体出现频率和衔接力度均随着源言和语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衔接手段所表达的意义关系方面,德语更加重视逻辑语义关系,而英语则更加重视共指关系。
2 学术价值及对国内CBTS的启示
该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三方面均有创新,为国内CBTS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的拓展
国际CBTS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语料库的建设、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翻译规范、翻译教学和口译(胡开宝,2012)。本书学者的研究范围集中在翻译语言特征,并进一步分为翻译普遍性和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翻译普遍性(translation universal),又称翻译共性,即“译文中呈现的有别于原文的一些典型的、跨语言的、有一定普遍性的特征”(柯飞,2005)。学术界对翻译普遍性的假设主要包括“显化”(explicitation)、“简化”(simplification)、“范化”(normalization)和“整齐化”(levelling out)。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是指在源语和目标语影响之下,翻译文本在语法、词汇、搭配、语义方面呈现的典型语言特征(胡开宝,2012)。两者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自CBTS诞生以来,翻译语言特征一直都是国外研究的热点,而国内研究多追随国外步伐,创新较少。
本书研究内容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本书学者从不同语言对出发,采用复合型研究方法,对翻译语言特征进行描写。第二,在描写翻译语言特征的基础之上,尝试对其进行解释。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影响译文语言的因素:(1)源语、语域、翻译方向、翻译方法、文本生产方式等语言内因素;(2)译者经验、原文/译文的社会地位、作者/译者风格、译者社会地位、出版社政策、编辑干预等语言外因素。这些因素既涉及语言层面,又涉及语言外的认知和社会文化层面,拓展了翻译语言特征的研究内容,既为其他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又有利于促使翻译语言特征研究从描写走向解释,加深学术界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2.2 研究方法的多元
《实证翻译研究:方法和理论传统再创新》收集的文章较之前面的研究展示了更加多元、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测量方法、假设验证、语料库法等方面展现出复合趋向和特点。
(1)测量方法跨学科。本书大量借助统计学(如多维尺度法、聚类分析法、混合效应模型、主成分分析、对应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模型、困惑度系数)两个学科的先进技术去测量数据、可视化数据、描绘数据和解读数据。其中所使用的多元统计技术(多维尺度法、聚类分析法、混合效应模型)对CBTS而言较为新颖。它们能有效地测量多个变量组合如何同时影响译文。较过去常使用的频率分析法而言,本书研究方法更加复杂、更加专业、更加多元,提高了结论的可靠性,体现了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2)假设验证的复合。一方面,本书采用了多个步骤去验证假设,包括: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描写分析数据、阐述发现、改良假设、提出新的假设(Laviosa, 2002: 2)。另一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去验证假设,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有利于从整体上描写、分析数据,发现特征和普遍规律。定性分析有利于对发现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阐释发现,将假设精确化或提出新的假设。
(3)语料库的复合使用。本书所利用的语料库既有平行语料库又有对比语料库,既有书面语语料库又有口语语料库,既有单/双语语料库又有多语语料库,既有单模态语料库也有跨模态语料库。
(4)对比研究模式的复合。翻译语言特征研究采用的对比模式包括语内对比和语际对比。前者研究翻译文本相对于目标语非翻译文本呈现出来的语言特征;后者研究翻译文本和源语文本相比呈现出来的语言特征。以往研究主要采用单一的对比模式,很多情况下忽略了源语对翻译语言特征的影响。本书采用了复合型的对比模式,体现在双语平行语料库和单语对比语料库的结合使用之上,因此,研究结果更加可靠。
(5)语域的复合探索。本书的翻译研究语料覆盖政治、科普、旅游、医学、商业、说明、新闻、小说、通俗读物、学术等多个语域。目前国内的语料库翻译实证研究多以文学文本为主。较应用文体翻译而言,文学翻译所占市场份额有限,导致理论研究不能很好地与市场接轨。从多个语域展开对语料库研究,一来加速国内CBTS与翻译市场的接轨,二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语料库翻译实证研究,还有利于更加客观、全面地透过现象探索翻译活动的本质。
(6)切入点的多元。本书大多选取多个词汇和语法特征为切入点(如第二篇文章,选取了多达27个特征),去研究变量组合如何影响翻译行为和译文语言。而此前研究的切入点较单薄,选取的特征数量有限。本书多变量的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并进一步揭示翻译语言的规律性特点,研究结果更可信。
总体来讲,该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透明度高、可复制性强、阐释详尽,对国内CBTS的方法论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2.3 理论视角的创新
本书在理论方面也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跨学科的理论视角。CBTS的研究都是从假设从发,在构建假设的过程中,本书充分借鉴了认知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短语学、语域学、编辑学、文体学及专门用途语言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提高假设的合理性。和此前的研究相比,本书的理论视角更多地体现跨学科的特点,进一步促进CBTS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2)对源语的重视。Baker(1993)认为,翻译普遍性独立于源语,是翻译过程造成的结果。她提倡建立类比语料库,通过对比翻译语言和原生语言,探索翻译共性,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CBTS的方法论基础。如此一来,源语影响没有受到重视,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如Kenny(2001)、刘玉梅(2010,2014)、Evert & Neumann(2017)等。本书作者在构建假设时,利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假设语域等源语因素对译文存在影响,最后都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假设的成立。
(3)对语言外因素的重视。如上文所述,本书在尝试解释翻译语言特征的过程中,既提到了语言内因素又强调了语言外因素。研究主要关注前者,较少触及后者。
3 不足之处
首先,本书所使用语料的语言均属印欧语系,不能直接运用到汉语等非印欧语系的语言之中。因此,国内学者需要采取辩证的态度,进一步探索、研究其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的适用度。其次,本书研究的导向比较单一。描述性翻译研究共有三个导向——产品、过程和功能(Holmes,2000)。就CBTS而言,产品导向研究旨在发现翻译语言和源语之间的差别,探索翻译普遍性;过程导向研究主要是探索译者大脑中“黑匣子”的运作;功能导向研究主要是探索翻译产品在具体社会文化语境中发挥的功能(赵秋荣,肖忠华:2015)。
自诞生以来,CBTS的研究主要围绕翻译产品展开,本书也不例外,研究导向也显得比较单一。笔者认为,CBTS的未来研究应该尝试将产品、过程和功能结合起来,对翻译作出较为全面的描述和整体的阐释。譬如,在方法论层面可借助内省法、有声思维法、口头报告等实验心理学方法,在技术层面可借助键盘日志、屏幕录制、眼动追踪等计算机辅助技术,以及ERP、FMR等神经科学技术。在探究黑匣子运作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源语与目标语文本,将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综合考察翻译过程。在翻译产品功能领域也有不少课题值得探讨:如果翻译共性真的存在,它将如何作用于目标语?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同一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是否产生变化?
4 结语
该书反映了国际CBTS的最新进展,拓展了CBTS的研究内容,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对CBTS的理论视角进行了创新。虽然本书在研究对象的所属语系和研究导向两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但瑕不掩瑜,值得学习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