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有妙招
——谈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
2020-01-02
本文从学生内驱力与教师阅卷习惯两方面入手,谈谈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策略,以帮助高年级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一、导游教师,快乐学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设置情境或者营造氛围的确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对于高年级学生,因为其责任感比较强,完成阅读任务所获得的成就感能产生更加直接有效的激励作用。情感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学生就不会抗拒阅读。这是一场持久战,只要学生不抗拒,慢慢努力,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教师要做的就是先帮助他们获取点“甜头”。怎么做呢?不妨试试分析阅读题型,总结得分策略,从而提升阅读水平。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最重要的是解题技巧的传授,这些解题技巧包含了教师作为学生时的经验,也有批卷过程中摸索和积累的窍门。最基础且有效的一条是分点回答。如果忙于抓基础知识,无暇对阅读做详细的指导,那么培养学生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也是大有裨益的。其实阅读也好,平时练习的口语交际也好,笔者都提倡分点回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只有养成习惯,考试时才能自然而然地运用分点答的形式。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也可采用类似的方式,不用动笔,口头即可,但切记要分点总结。所以在一次期中测验考到口语交际时,虽然对这个题型的出现深感意外,但学生仍然分点清晰作答,让笔者很满意。如果愿意更细致地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分点的基础上再踩点答。这是一种高效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它的口诀是“有几分就有几点”。这是从一次次批卷的实战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因为教师批阅试卷时就是按点算分的,反过来,学生也可采用踩点回答的方式,这是一种简单的逆向思维。讲到这里,也可以告诉学生,教师批卷时的真正情况——那就是快速批阅,因为阅卷对教师的体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考验,所以便不难理解为何分点回答和字迹工整者易得高分。明白其中的道理,做起来就会顺手很多。这些引导的效果在那次期中测验中也有体现,有同年级的老教师夸我们班课外阅读做得好,笔者将这件事和学生分享,大家都很高兴,从此,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二、懒惰教师,勤快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内驱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加强学生与文本间的沟通互动,就势必要削弱教师的存在感。教师要学会放手,要不断提醒自己——“阅读是学生的任务”,要让自己变得“懒惰”。教师只有持有这样的观念,才会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内驱力,使其自主阅读。
教师“懒”了,学生才能勤快,失去手把手的搀扶,学生才会在不断的摔跤中爬起,最终学会走路。暖房中成长的花朵禁不起风雨的考验,要教师手把手搀扶着成长的学生同样难以真正领会文章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所谓“身不动心先行”,减弱教师与学生的关联,其实对教师来说是更高难度的考验。教师只有先学生一步,深入领悟文本,才能结合学情估算出学生能走到哪一步,继而对其进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的确是重点,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可见,教师对文本的掌控力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水平,只有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应付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纠正阅读思路,带领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才能教导出阅读水平高的学生。
三、智慧教师,聪明学生——引导学生阅读分层答
比如期中考试刚遇到“沁人心脾”中“沁”的读音,我依稀记得并没有单独教过这个字,但是之前确实带领学生阅读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并建议学生打印下来背诵,虽然还是有人错,可是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对,笔者还是比较满意的。去文中寻找答案的题目,一般会出现原文的语句,只需定位到原文的对应段落,然后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到正确答案,这种问题没有难度,只是考验有没有耐心,这类题目从三四年级便开始反复训练,我只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文本一拿到手就标上段落,这样方便学生找,也便于之后讲解。最后一种题型是真正意义上的难题,同时也是小学过渡到初中逃不开的题型,当然,小学阶段比较低阶,但大体思路是一样的。到了初中,对回答问题时的语言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不能再用浅显、口语化的语言回答。所以在小学高年级为学生做好铺垫还是很重要的,这不仅是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是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赏析字词时,要先回答本意,再表述浅层含义,最后是深层含义。
比如分析《半截蜡烛》“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中的“似乎”一词的表达效果时,先解释本意——“似乎的意思是好像”,再表述浅层含义——“德军并不是真的盯着蜡烛”,最后点明深层含义——“这是伯诺徳夫人因为紧张而产生的错觉,渲染当时紧张的氛围、危险的情况”,连在一起即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题基本上都要联系主题进行回答,所以不知道如何写的时候,可以联系主题进行阐述。通常问从本文中感知到了什么,便可按照浅层—深层—怎么做或为什么的模式来答题。
阅读理解教学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长期训练,也需要师生不断探索、总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唯有反复训练,才能提高阅读水平。最后,笔者要呼吁大家重视阅读理解,虽然小学阶段阅读理解所占分值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是如果能够深入理解文章,便意味着对文字所承载的感情有深刻体悟,对日后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