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研究

2020-01-02◎荆

文化产业 2020年29期
关键词:湾区共治粤港澳

◎荆 琳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广州 天河 510635)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是切实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战略定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大湾区形成文化资源共享、文化发展协同、文化利益共得、文化价值认同的区域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支撑。下面主要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进行论述。

一、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意义

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是大湾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粤港澳公共文化服务深度合作,有利于大湾区充分调动大湾区11个城市的资源、人才、市场、资金等要素,共同推动大湾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从而在根基上筑牢大湾区文化均衡、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人文湾区”和“幸福湾区”筑就丰硕肥沃的精神文化土壤。根据研究报告显示,大湾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能力滞后于民众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需要,不能有效满足湾区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机制有助于解决文化生产能力不足、服务能力薄弱的现实,从而提供更加充足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切实提升大湾区民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标杆湾区的必然要求。通过常态化的文化合作和交流不仅大大丰富了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塑造出多元包容、开放合作的文化生态,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公共文化深度合作机制,为扩大粤港澳三地的沟通与合作创造更多有利的互动空间和发展条件,不仅有助于提升大湾区人的精神素养,还将有效激发大湾区人的精神创造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二、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互动合作发展现状

由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粤港澳从政府到民间一直保持着频密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据统计,2016年到2018年,粤港双向文化交流812批14163人次,粤澳双向文化交流229批5117人次。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合作建设、演艺交流、文化信息化、文博合作、非遗产保护、文化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许多建设性的成果,三地的公共文化合作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不仅有效促进了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惠及了粤港澳的广大民众,还进一步增强了三地民众对本土文化和中华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但我们也认识到,面对未来大湾区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合作趋势,当前粤港澳三地公共文化领域的合作还没有完全融入大湾区科学布局、协同创新和全面开放的发展格局中,港澳的文化建设尚未全面纳入到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仍然缺乏更加专业、广泛的合作和对接平台,合作缺乏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需要向全面、专业、持续和精准的深度合作转型,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的对策

(一)明确发展思路

围绕构建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新格局,把充分满足湾区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放在中心位置,完善湾区深度合作的政策和制度体系,以继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促进湾区资源互联共通、标准互认互准、平台共建共享为抓手,切实落实合作的重点内容,优化合作的发展环境,推动大湾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以人为本、开放、共享、高效为特征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湾区打造成国内外具有辐射力、影响力的高质量公共文化发展示范区和倡导健康有为精神文化的生活引领区。

(二)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有理。推进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深度合作是重大改革,所以必须纳入法制轨道,依法实现合作,促进合作、保障合作。建议制定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条例》,条例应就合作框架、内容、途径、机制、保障、评价、面部表等作出规定。粤港澳三地联合编制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专项规划,制定《大湾区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工作方案》指导湾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三)强化制度保障机制

健全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的宏观调控机制。完善政府间常态化磋商、协调的体制机制,推动设立粤港澳三地政府主管机构协调办公室,增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政策和制度衔接,提高三地政府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合作精准性。探索建立湾区深度合作试验区。在港深、澳珠连接地区,或湾区内其他条件具备的地方,建立湾区公共文化服务深度合作试验区。试验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探索合作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并就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人才队伍、资金资源分摊整合、效果评价等作出实质性探索。

健全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的统筹发展机制。加强内地与港澳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场馆的合作规划、建设和利用,联合建设湾区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增强湾区文化的外溢效应。提高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建立大湾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购买动态清单制度,紧密跟踪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动态,定期发布紧缺产品和服务需求,定期举办大湾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博览会和采购会。建设和完善服务于大湾区的“公共文化共享服务中心”“公共文化场馆共享中心”以及“群众文化共享中心”等平台,为湾区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需求提供高质量和全方位的服务。注重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下的合作共赢,加快完善文旅区域性公共服务融合的大平台建设。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格局。扩大服务主体,发挥港澳强大和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优势,促进第三部门公共文化服务跨境合作,鼓励和支持香港、澳门的公共文化志愿者组织和个人参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志愿者服务项目活动,建立从官方到民间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大湾区文化志愿服务网络,协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良好互动、开放合作纽带。借助港澳志愿服务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推动大湾区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与国际接轨,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入国际化程度高、国际文化志愿服务经验丰富的志愿团队参与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重点鼓励具有一定美誉度的志愿组织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教育、社区文化等相关服务。

(四)营造发展环境

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合作需要社会信用、资金和人才的强力支持。要加强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社会信用顶层设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深化合作反馈和评价机制,营造大湾区相互信任、密切合作的公共文化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氛围。要建立健全政府资金和民间资金支持体系,建立湾区代表性公共文化扶持和发展基金,在政府主导的背景下用好民间资金,对湾区民间群众文化组织予以资金扶持。要加强全球视野和本地化服务的结合,完善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体系,形成一体化的湾区文化人才工作体系;加快培养、引进一批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专业化、懂管理、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助力。

猜你喜欢

湾区共治粤港澳
论互联网金融的公私协同共治
“多元共治”乐融融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山东乐陵市:“三水共治”促水环境改善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