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火”意象

2020-01-02王晓娜

文化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熊熊燃烧芥川中村

王晓娜

芥川龙之介,日本大正时期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虽多取自旧材,但总是新意丛生,在日本有着“鬼才”作家之称。芥川以其富有理智的写作方式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将人性的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很高的哲理性和启示性。笔者经过反复阅读芥川作品后,发现芥川剖析人性或是描述死亡时常常使用“火”这一意象,反复出现对“火”的描写。对于这种奇特现象,本文认为这与“火”背后的隐喻作用和作家的内心世界与艺术追求相关。

一、“火”的描写

芥川在许多作品中或多或少写到了“火”“火光”,如《鼻子》《魔术》等,但着墨最多,最令人震撼的还是《地狱图》《基督徒之死》《疑惑》这三个作品。《地狱图》主要描述了画师良秀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被烧死的那场熊熊大火:“帘子啦,衣袖啦,车梁的金属装饰啦,霎时间好像都飞成粉末,火星子雨点似的迸飞着——这真是太可怕了!不,还有更可怕的熊熊窜动着的火舌,燎着车子两侧的格子窗,同时凶猛地冲上半天空,这火势真好像太阳落地,天火爆裂啊!”[1]81作者关于火景的描述可谓是惊心动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除此之外,还有《基督徒之死》中那场一夜烧掉半个长崎城的大火:“风势愈刮愈猛,烈焰亦呼呼狂啸,似要将天上的星辰烧焦……头上的火星如雨点般降落,地上的浓烟滚滚扑面而来。”[2]74《疑惑》中那场“火星像金粉一样,噼里啪啦,在空中飞舞”[2]113的大火也令人惊叹不已。芥川在文本中十分重视对火之态的描写,可谓是描述得淋漓尽致,这与“火”背后的深层蕴含密切相关。下文将进一步分析。

二、“火”的意蕴

(一)熊熊燃烧的利己心

《疑惑》的主人公中村玄道是一名小学教师,事业有成,家庭稳定。在同事中,中村玄道各方面都让众人羡慕。但地震中的那场大火却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发生大地震时,中村玄道在井边刷牙,他的妻子在厨房盛饭。一瞬之间房子就倒了,中村玄道挣扎着从房檐下爬了出来,发现他的妻子小夜下半身被压在房檐下,正在苦苦挣扎。中村玄道正要去救他的妻子小夜,不料这时不知从哪冒出了滚滚浓烟,火星像金粉一样噼里啪啦在空中飞舞,燃起了大火。就在这着火的一瞬间,中村玄道内心的私欲被点亮了。原来,中村玄道的妻子小夜身体有缺陷,他当时也正在憎恨自己的妻子。过去他虽然也曾有过动摇,但心中的道德感战胜了一切。此时,在大地震面前,在天灾人祸面前,一切的社会约束都消失的时候,他的利己心像火焰般熊熊燃烧了起来。他不由开始为自己盘算起来,如果此时他用瓦片把自己的妻子砸死了,他不需要负任何责任。在法律上,没有任何迹象会表明是他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因为这是天灾,没有人会怀疑。在道德上,他可以安慰自己,反正妻子早晚也会被烧死,他是在帮妻子解脱。从此以后,他就可以摆脱身体有残疾的妻子,摆脱不幸的婚姻,开始全新的生活。如果自己的妻子从火灾中活下来,那么自己将需要继续维持这段不幸的婚姻。此时,潜意识中的利己主义心毫无征兆地跳了出来。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完美的两性关系的期望让他发出了“那就死吧”的呼喊,拿起瓦片把自己的妻子活活砸死了。最终,中村玄道内心的利己主义占了上风,如熊熊燃烧的火焰般势不可当。

通过故事接下去的发展读者可以发现,如果中村玄道没有拿瓦片砸死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会如酒店老板娘一样成功活下来。真正杀死小夜的并不是这场自然火灾,而是中村玄道内心深处熊熊燃烧的利己心。文中对于“火”的描写象征着中村玄道内心熊熊燃烧的烈火般的利己心,因为它才是害死小夜的凶手,它才是最可怕的力量。

(二)对人性恶的拷问

“火”是光明的象征,也是热的代名词。熊熊燃烧的火焰更是犹如一场炙热的拷问。《基督徒之死》中,在熊熊燃烧的大火前,看到罗连卓不顾危险去救自己的孩子,伞铺女娘终于抛弃了自己的私欲,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小女子先前倾慕罗连卓,因他道心坚笃,凛然峻拒,于是心生怨恨,佯称腹中子乃罗连卓之骨肉,好让他知晓小女子心中的苦楚和不平。谁知罗连卓心仁德高,对小女子此罪愆,竟毫无怨尤。”[2]76这场大火是对伞铺女娘人性中的恶以及她曾对罗连卓所做下的恶事的一场炙热拷问。在大火的逼仄下,伞铺女娘道出了事情的缘由。这场大火不仅燃烧在伞铺女娘面前,更燃烧在她的心里。经过这场大火,她一改往前恶劣的态度,开始反省自己,潜心忏悔,甚至表示自己哪怕一死来赎自己恶行也无怨无悔。正是因为经历了这场炙热的大火,伞铺女娘看到罗连卓人性中的善,开始反思自己人性之恶,最终抛弃了内心的私欲与恨,站到了道德的角度。这一点正如文中在描写这场大火时所写的那样:“好似最后审判的号角……伞铺老爹家恰在下风口,眼见给火吞没。”[2]74

《地狱图》中,在烧死良秀女儿的那场大火中,一向威严冷酷的堀川老爷一改往日镇定自得的形象。看到熊熊大火中被燃烧的良秀女儿时他突然间脸色变得铁青,嘴角也流出了白沫,两只手更是紧紧抓住自己的膝盖,看起来犹如一匹干渴的野兽在那里不停地喘着气。这一刻他变得慌乱,不再为自己对良秀的残酷报复而自鸣得意。正是在这场炙热大火的拷问下,堀川老爷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残暴行为并为之感到恐惧。当在场的人看到老爷家养的小猴冲上去抱住良秀的女儿与她一同燃烧在大火中时,大家都发出了惊呼,不自觉变了脸色,此时他们的内心也正遭受着大火的炙烤。在大火面前,人对于人的爱护还不如一条只猴。这不仅是大火的拷问,更是芥川对人性的拷问。

(三)对永恒之美的追求

“火”通常还代表着洁净与升华,在西方经典中时常象征着对人类的救赎、洗礼,因此有着预示人类摆脱罪恶,超越自我,走向彼岸的形而上特征。芥川作品中“火”的出现更是主人公生命内涵得到永恒与升华的一种象征。

《基督徒之死》中,罗连卓最终虽然因救伞铺女娘之子而在大火中失去了生命,但他却证明了自己,赢得了众人的敬重,生命的形式得到了升华。“霎时间,众人肃然起敬,如闻主之德音,自杳然不见的星光天外传来。”[2]78作品的结尾写道:“却说这女子的生平,除其结局,别无所知……概而言之,人生刹那间的感铭,实在难能可贵。好有一比,人之烦恼心,如茫茫夜海,当一波兴起,值明月初升,揽清辉于波上,得悟生命之真意。”[2]78所以,罗连卓的死并不是他生命的彻底结束,而是其生命形式的转化,他的存在将是一种生命升华之后的永恒的存在,他的生命将获得新的意义。

《地狱图》中,当熊熊的大火在良秀面前燃烧时,最终在良秀眼睛里所看到的景色“只有美丽的火焰的颜色”[1]82,同时在良秀年迈的脸庞上“浮现出了一种仿佛是出神销魂般的禅悦一样的光辉。”[1]82在篷车燃烧的一瞬间,良秀只看到了源于现实的绘画艺术的魅力。他得到了《地狱图》关键之处的艺术灵感。他的艺术作品得到了丰盈,艺术内涵得到了提升。所以在看到篷车燃烧的那一刻,良秀首先看到的是艺术之美,因此他的脸上浮现出了愉悦的光辉。良秀虽然最终死了,但他留下的《地狱图》屏风却散发着永恒的艺术美。良秀脸上瞬间的光辉正是其艺术生命得到升华的一种展现。

三、“火”与芥川

芥川钟爱“火”的意象,除去故事发展的需要,它更是芥川矛盾的内心世界与艺术追求的展现。

芥川对生活并不全是悲观厌世的思想,他也希望可以如英雄那般燃烧自己,希望自己像火那样激情澎湃。“曾几何时,野地的红穗上清晰地映现出一座喷火山。他觉得有些羡慕这座喷火山。”[3]342从中可以看出芥川对生活也有激情,他也希望自己能像火一样激情澎湃地去喷发,去燃烧。同时,他的理智之光让他看到了太多人生的悲欢沉沦,使他深深陷入了悲观主义泥潭中。他想像火那样燃烧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他又看透了太多的残酷现实,对理想的向往与恶劣的社会环境让他的内心十分矛盾。这一点正如他在《某傻子的一生中》谈到伏尔泰时所说的那样:“你比谁都富有理想,又比谁都了解现实。”[3]340这其中映射的也正是他自己。

“火”燃烧时瞬间的美丽绽放和燃烧后的永恒幻灭都是芥川想要追求的。芥川对待死是信赖的,是乐观的。如他在《青年与死》中所表述的,死才是存在本身,死才是永恒的存在。他在给朋友的绝笔信中也写道,这些年他一直在琢磨着死。可以说,芥川的一生都在追求一种能够永恒的存在。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永恒的绝对的美,而芥川也最终在“美丽的瞬间”中找到了答案,正如他的遗作《西方之人》中写的那样,他认为拥有美丽瞬间的事物也就具有无限生命。美丽的瞬间既是短暂的瞬间又是永恒的瞬间。正如罗连卓通过殉教的美丽瞬间而品味到“永生无尽之乐趣”,其人生之尊严,“实已极于此刹那之铭感”。

芥川文本中“火”的意象的运用,不仅在于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是芥川用来抒写人性、批判人性之恶的武器,更在于它与作者本人之间的联系,它也体现了芥川的艺术追求与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

熊熊燃烧芥川中村
传统与现代:芥川龙之介的宗教文学创作
山里的篝火晚会
闪电
芥川龍之介の童話について
芥川奖和直木奖在日颁出
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之我见
燃烧
透过《地狱变》看芥川龙之介艺术至上
只要“怀才”,就不会“不遇”
对手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