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奉献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2020-01-02沙明社
沙明社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这个阶段的毛泽东诗词,描写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书写了中华民族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新篇章,他们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并深深地烙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勇拼搏。
一、毛泽东诗词中的奉献精神
(一)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1929年春天,为创造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一路从江西来到福建,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同年年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组织了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军阀武装队,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实行了“三省会剿”。鉴于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与朱德率领红四军回师江西,一路同敌人展开新的斗争。在《如梦令·元旦》中,毛泽东用“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描绘出回师江西的路中环境条件的困难。在“路隘林深苔滑”的条件下,红军藐视困境并“直指武夷山下”,只为让山下充满“风展红旗如画”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时隔一个月之后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一诗中,毛泽东继续描绘出“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与“赣江风雪迷漫处”的风雪行军图,写出红军战士不畏严寒、冒雪前进只为“红旗过大关”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一种“赣江风雪迷漫处”的恶劣情形下,但“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一句,一改前面的低沉与迷茫,展现出千百万被革命唤醒的工农队伍,正气势磅礴、义无反顾地奔向战场,他们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这两首诗都使用“红旗”来代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标志,突出中国共产党与红军在这一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只为实现革命红旗遍地飘扬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红军正是拥有着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保持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蔑视敌人、逆流而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才一步步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拥有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去抵抗一切风霜雨雪,会坚持不懈地向着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一步步迈进。
(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1930年,毛泽东写下《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诗,“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一句,描写了如同“天兵”一样的红军决心用“万丈长缨”将“鲲鹏”一样的国民党军队束缚征服的气势。虽然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的实力较为强大,但是依靠外力的国民党军队在群众和工农红军面前不堪一击。“百万工农齐踊跃”同“十万工农下吉安”“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一样,都描绘了在土地革命时期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一种认同与支持,同时写出了广大工农红军的革命热情与斗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正是依靠群众对于党的源源不断的支持,正是有志青年前赴后继地加入革命队伍,用实际行动支持共产党,与党一同成长,才有了现如今的美好生活。
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毛泽东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一句写出在经历长征到达北方后,依旧心系留在南方革命根据地战斗的工农红军的担忧之情,同时感叹这万里长征的艰难险阻,大雁可以飞跃而去,但红军却必须依靠双脚跋山涉水。通过“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一句,毛泽东指出此刻长征目的地已相距不远,在这里放弃算什么英雄好汉。虽然该词是为了鼓励红军继续前行,但长征以来,一路上红军以一当十、斩关夺隘的英雄壮举,早已证明红军是英雄好汉。在长征的路上,有太多的人为革命牺牲,又有更多的人接替烈士们继续扛起革命的大旗,漫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依靠的不仅是红军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更是依靠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三)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1957年,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诗中表达了对妻子杨开慧的思念,以及对李淑一丈夫柳直荀烈士的缅怀。开篇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直接表明了对杨、柳的悼亡之情,一个“骄”字,写出了诗人虽然失去杨开慧烈士很悲痛,但同时为妻子牺牲感到骄傲。如同杨开慧与柳直荀这样为革命献身的忠贞烈士在毛泽东的诗中羽化成仙,诗人还想象他们在革命胜利的时刻化作“泪飞顿作倾盆雨”来告慰思念他们的人,他们一直在关注着革命事业,并知道了革命成功的消息。
1936年,毛泽东专门写了一首诗赞扬丁玲同志。在抗日战争前期,中国共产党人客观地研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性质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时,丁玲同志作为革命作家突然从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跑来要当红军,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莫大支持与鼓励。在《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中,毛泽东用“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称赞丁玲同志写文章的力量,纤笔一枝堪比三千精兵。丁玲同志在加入红军后不畏艰险,毅然决然地冲上前线,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陕北根据地英雄,毛泽东甚至称赞她“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正是这种为了革命事业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让丁玲同志成为文能抵精兵、武能成英雄的奇女子。毛泽东借这首诗也向全国各界人士表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求贤若渴,号召更多的优秀人才向丁玲同志学习,一同加入抗日战争,为祖国拼搏奋斗。正是优秀的革命先辈们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懈奋斗,并同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抗争到底的决心,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才成就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二、毛泽东诗词中奉献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国家发展需要奉献精神
国家从“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日苦难走向“人间正道是沧桑”今日辉煌,依靠的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中华儿女的奉献精神。党和国家在“雄关漫道”的时期,带领人民用“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雄心壮志攻克了层层难关,书写着中国人民永不屈服、奋勇拼搏、舍身为国的奉献精神。虽然如今已远离了战火纷争的年代,但国家发展依旧需要奉献精神,特别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合作与竞争并存的重要阶段,更需要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奉献精神,同祖国一起在“雄关漫道”的世界局势中奋勇前进。
(二)党的建设需要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永恒的执政宗旨。1999年以来,党始终坚持践行这一根本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正是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需要党员从毛泽东诗词中去学习与传承奉献精神,去体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去体会那在“已是悬崖百丈冰”的条件下依旧默默付出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奉献精神,去体会那以有限的生命去从事无限的革命事业“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当党员真正将奉献精神融入他们的血液,就会从根源上杜绝思想懈怠、骄傲自满、脱离群众、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种种背离党的宗旨以及侵犯群众利益的思想和现象,从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三)个人发展需要奉献精神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这就更需要通过毛泽东诗词去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诗词中用“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与“百万雄师过大江”等诗句描绘出在战火纷争的年代革命战士们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奉献精神。告诫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牢记历史、珍惜现在,不要迷失方向,多学习历史与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不断提升个人思想境界,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作出贡献。
三、结语
毛泽东诗词中关于奉献精神的思想在新时期依旧散发着光芒,启示我们:奉献精神是国家强盛的动力源泉,是党的建设更加强大的精神保障,是个人发展的精神法宝。希望生活在新时期的中国人民牢记与传承这一革命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这一伟大征程中不断谱写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