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艺术管理的民众化
——以日本艺术管理为例

2020-01-02贾欣然

文化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艺术节文化产业民众

贾欣然

一、日本的艺术管理民众化

民众化之中的民众即指人民大众,我们应当将民众化理解成一个过程,是将某一实体或某一思想为民众所接受并在民众之间传播发扬的过程。

纵观日本,日本的艺术管理专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多所日本院校开始接触并发展该专业[1]。其实早在该专业设立之前,日本社会便已经急需此类人才。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与社会发展节奏相匹配,日本各地政府也陆续建立了便民利民的文化设施,如美术馆、市民文化中心、音乐馆等。这些设施的建立能够使日本大众更便捷地接触到多种多样的文化信息,为人民感受艺术、了解艺术和进行艺术实践提供了很广阔的平台。在之后的几十年,日本政府与民众产生了一种基于艺术范围上的良性合作,使艺术的产生及艺术管理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民众的生活范围不局限于家、公司的“两点一线”,转而向艺术文化领域移动。

实质上自20世纪70年代初,物质富足的日本人就开始将生活重心转移至寻求个人的精神满足上了[2]。科技与物质的进步使得日本人的工作时间相对缩短,就开始有空闲的时间以及财富去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教育水平的提高,使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文化素养变高,从而对文化艺术的兴趣更加浓厚、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空闲时间的增多及教育水平的增高可以说是日本艺术管理民众化根本原因的其中两点。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随之而来的老龄化十分严重,这也是艺术管理的受众层面不仅仅局限于青年人与中年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也成为艺术管理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事实上,新的生活需求与追求在日本国民心中逐渐产生与成长。以日本的文化旅行概念为例,当你作为一名游客在日本的各个城镇中观光时,不难发现的是存在于日本社会中随处可见的文化渲染与熏陶,甚至这些新颖的文化方案与艺术活动,已经成为新一代的旅游经济重点。例如艺术节的开展、文化中心与艺术展馆的参观、戏剧的宣传与上演、极具民族与宗教色彩的音乐舞蹈表演等。以上这一系列的艺术活动正是体现了艺术管理的民众化发展,让民众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艺术活动。当然日本为艺术管理民众化所作出的努力不仅这些,还建设了多种多样的文娱设施、推出了不同的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等,甚至在各个城镇、社区都组织艺术类竞赛。这些工作在日本俨然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以十分流行的“熊本熊”为例,该玩偶形象作为熊本县的吉祥物,为熊本县带来了不少的观光收入以及额外收入,并在此之后竟能够被赋予熊本县营业部长兼幸福部长的职称,并将其拟人化成为日本第一位吉祥物公务员,在此时它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熊本县吉祥物了。这样一个外形呆萌、气质独特的卡通形象为熊本县经济的振兴与对外的宣传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就可以看作是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去发展经济的途径之一。

二、日本艺术管理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向于更发散、更具有专业性、更加民众化,这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之势。欧美等多个地区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试验,使艺术管理专业成为独立学科,同时构建了几近完整的学科体系,并且为艺术管理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和模式策略。在英美、日本、俄罗斯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分布着含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的艺术管理学院。因此,这些地区的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由此带动、突飞猛进。在本篇中将以日本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范围内的日本著名演艺经纪公司杰尼斯事务所(Johnny's事务所)为例进行分析。

该事务所是一所专营男性偶像的著名艺人经纪公司。从其建立开始,在其鼎盛时期便几乎垄断着日本男偶像市场。像我们能够认识及了解的一些日本男星及男性偶像团体可以说基本是都出自杰尼斯事务所。杰尼斯事务所的每一个明星或团体都为杰尼斯赚取了高额的利润,这些艺人不仅仅是受人追捧的“偶像”,他们自从进入公司以来就被严格要求,所以他们足够成为粉丝的榜样。而之所以日本的男团如此之多,是因为他们信奉团体合作。捆绑销售向来是该公司的一项成功的营销策略,团体是其艺人出道的基本形式。

杰尼斯事务所的营利手段有很多,粉丝俱乐部,演唱会、舞台剧门票,杂志、衍生品等等。

(一)粉丝俱乐部

粉丝俱乐部是日本每个艺人所必备的,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专属,并且收取高昂的年会费。每个团体之间的粉丝俱乐部是不共通的。粉丝俱乐部的会费及其他费用是杰尼斯事务所经济来源的一大部分。

(二)演唱会、舞台剧门票

杰尼斯事务所的门票收入十分巨大,举行全国巡回演唱会发售的门票是其最主要的形式。由于演唱会的门票并不公开发售,公司采取抽票制度,这也是变相增加了热度与竞争。提升了自身的关注度的同时又为公司赚取了高额利润。

(三)杂志、衍生品

杰尼斯事务所会为旗下偶像团体推出一系列的杂志书籍和衍生品,每个月会出5本专属杂志。从演唱会、舞台剧的各种周边到各种衍生品一应俱全,如我们所熟知的演唱会最基本的海报、手灯、服饰、应援牌等。同时,在不同的纪念日或者节日会发行很多不同的限定商品,也是一大笔经济收入。

(四)CD/专辑/DVD

这一类别也是偶像团体应产出的作品,基本上每个团都会发行单曲、专辑及演唱会DVD。杰尼斯事务所还频繁推出一些“限定组合”,其中龟梨和也和山下智久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因为出演影视剧"野猪大改造",二人成为限定组合,其发行的单曲的销量取得了年度销售第一的成绩。

从以上多种营销手段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演艺公司的艺术管理十分完善,也为日本的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客源,拓展了艺术管理进行的更大可能性。

三、浅析我国艺术管理产业状况

伴随着艺术管理不断发展与其逐渐提升的成熟度,在我国,该专业已成为独立性学科。在我国学科的发展中可以看出,艺术管理具有其应用性,进行社会艺术文化的管理职能。它既具有应用性,也具有理论性。艺术管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紧密联系是我国艺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艺术管理需依靠创意、人才及专业技能,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获得自身发展的动力。我国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在这些年间突飞猛进,对艺术市场提供了更专业更广阔的平台与机遇,但同样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虽然我国的艺术管理已然取得了不小的发展成果,但如今许多理论上的、思想上的发展仍一片空白,在社会的具体实践上缓步不前,使得艺术管理专业的建设以及艺术管理产业的深化与拓展处于发展迟缓甚至停滞的状态[3]。然而,加强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宏观的需求,也是推进艺术管理专业实践及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需求。艺术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及社会艺术活动连续进行,对该方向的发展提出新的进步要求,推动了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的积极延伸。

为使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能够蓬勃发展,需要我们坚持中国的当代特色[4]。中国特有的历史轨迹与社会体制,使得我们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的路线不能仿照西方各国,而要走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之路。我们要打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包含我们自身发展要求,并且与我国国情、国民文化发展水平及艺术文化需求相适配的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模式。

只有在坚持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吸纳专业的技术人才,更大程度的创新创造,迎合市场的需求,才能使我国的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发展更进一步。

四、对我国艺术管理发展及民众化的探讨

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一方面,而如何能够使本国民众接受甚至参与进艺术管理的运作之中,才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纵观日本艺术管理的民众化,可以发现由始至终他们所注重的就是人的需求,艺术管理的运行正是依靠人民的需要而发展的,民众的参与和反馈为艺术管理及文化产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伴随着民众对于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的提高,对文化衍生品的购买力等方面,日本的政府及机构也在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些便是我们在实行艺术管理民众化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及创新的。以下,为了更好进行艺术管理民众化提供解决方案,笔者就艺术展览、艺术节及艺术类App三个方面进行详述。

(一)艺术展览

展览是一种能够提升民众参与度的极好的形式,在艺术展览这个大类别中可以划分为画展、摄影展、工艺品展、装置艺术展、雕塑展等等。美术馆、博物馆、会展中心等机构是举办这些展览的“载体”[5]。同样的,这些场所都履行着艺术管理的职能,它们将艺术作品、艺术家与当代社会、民众及市场联系在一起,为艺术家提供施展的空间,为艺术作品提供更好的归宿,为市场注入生机与活力,为艺术的普及作出贡献,满足了民众的艺术文化需求。

在以上这些功能的作用下,艺术展览成为当代人吸取文化知识、参与艺术创造与传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同时可以为艺术管理的民众化作出贡献。

(二)艺术节

艺术节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形式,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吸纳大量的民众,并且达到艺术传播的最大限度,不仅仅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同时还为艺术的普及作出贡献。以吸引全球注意力的爱丁堡艺术节为例:

爱丁堡位于英国的北部,是苏格兰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其首府,爱丁堡艺术节便在此地发展起来。在二战期间,欧洲艺术家及艺术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英国格莱德堡歌剧经理与许多艺术界名人聚集于英国伦敦,产生了在本土找一个未被破坏的地方举办艺术节的念头,为艺术家们找到一个新的可以相互交流促进并和谐发展的天地。此后,经三年详尽地筹划,在1947年终于举办了第一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间,如若我们走在爱丁堡十分著名的皇家大道上,可以看到多种艺术元素、艺术表演、艺术形式。到处都是前来观赏人潮和另类装扮的群众,人们或舞蹈、或杂耍、或演戏、或歌唱,表演者甚多。艺人、艺术家们和观光者有着十分亲密的互动,十分贴近民众化这一主题。

对我国而言,虽然我们已然拥有草莓音乐节、亚洲艺术节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但我们更可以吸纳借鉴国外一些艺术节的长处及形式,打造一个适合本国艺术发展的艺术文化节,拉近人民与艺术的距离,在先进的艺术管理手段下,营造一个更好的互动氛围,推动艺术民众化。

(三)艺术类App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将更多的时间交给了手机或电脑等电子设备,互联网的便捷性、实时性及广阔性等特点为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使民众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艺术文化资讯,而其中艺术类App的效用就慢慢显现出来了。这些App有许多种类型,如票务类(大麦网)、交流类(LOFTER)、工具类(InShot)等。在品类繁多的软件之中,用户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并且最方便使用的那一个,而艺术管理的民众化也绝非只是体现在线下,在线上的运行也同样在不断的发展与延伸,这也为我们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优的可能性。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日本这样的第三产业高度发展的国家中,他们的文化普及程度以及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发展程度都是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创新去奋力追赶的,我们应该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培养人才、引进技术、借鉴经验都是必要的手段,而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造福民众。让艺术或是艺术管理不仅仅止步于专业人士,也要向更大范围更广阔的领域去发展进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从实质上达到民众化的深刻意义。

猜你喜欢

艺术节文化产业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遇见艺术节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