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式的视觉奇观镜头分析
——以影片《惊魂记》为例
2020-01-02◎刘璐
◎刘 璐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0)
《惊魂记》是希区柯克经典的惊悚电影代表,下面主要以影片《惊魂记》为例,从视觉奇观镜头进行分析。
一、《惊魂记》电影构思及视觉奇观镜头
(一)《惊魂记》中的电影构思
在好莱坞电影中,好莱坞结构往往是主人公经历了不断升级的冲突和变化,意志坚强地追求欲望(目标);它揭示出一个链接的因果关系网,这个关系网一旦被理解,便能赋予生活以意义;好莱坞结构强调世界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原因如何导致结果;因果关系驱动一个故事,使有动机的动作导致结果,这些结果又变成其他结果的原因,在导向故事高潮的各个片段的连锁反应中将冲突的各个层面相互连接,表现出现实的相互联系性。
在《惊魂记》中,玛丽莲就是标准好莱坞结构中主人公的形象,她想要携带客户的钱出逃去找山姆,和他一起远走高飞。可在出逃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内心世界复杂的冲突和变化,而后在诺曼的旅馆中计算钱财的得失,想要还回钱财获得心灵的救赎,可偏偏自己的生命就在此终结。“谋杀、暴力和死亡构成了情节的要素,而罪行、过失与惩罚则编织成迷离的道德困境”[1]。这也正是希区柯克式电影风格的独特之处。
(二)《惊魂记》中的视觉奇观镜头
在电影中,视觉奇观主要体现在镜头的组接和剪辑中,成为一种“会动的艺术动画”。在电影艺术中,主要由以下几个形式可以构成视觉奇观镜头:画面内容本身的视觉冲击力;通过摄影机以人眼无法观察的视阈、角度和方式呈现事物;通过电脑特技等高科技手段创造视觉奇观;通过镜头剪接营造视觉奇观。
1.镜头时长≤1秒的细节镜头与快节奏剪辑下的视觉奇观
由于《惊魂记》为一部惊悚悬念电影。因而其中的视觉奇观镜头有很多。整部影片通过摄影机以人眼无法观察的视阈、角度和方向表现,并在镜头的剪接营造下,带给观众画面内容本身的视觉冲击。例如我们提到这部影片时,就会想起其最经典的凶杀现场——女主之死、侦探之死。
女主人公玛丽莲在浴室之死这场戏可谓是整部影片的第一高潮。整个段落共有44个镜头组成,摄影机的方位和角度变换了超过60次,再加上后期高速度、快节奏的剪辑给予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惊悚、刺激的奇观现象。
而侦探被杀则成为整部影片的第二个小高潮。同样采用了相近的视觉奇观构造方法,将刀、楼梯、脚步等镜头用大特写的镜头景别展现,通过快节奏的后期剪辑来表现凶杀的过程。
单从镜头方面来讲,整部影片的视觉奇观镜头中,希区柯克多采用少于1秒的细节镜头,并通过各个方位的展现组接来表现奇观。这就是希区柯克在影视视觉上“打破常规”的创造手法,为制造冲击力使得观众自然而然的产生激动和害怕的情感。正如希区柯克所说,“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把动作分解成细节,然后从一个细节切到另一个细节,从而使每一个细节都轮流强迫观众注意,并揭示它的心理含义……通过这些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所感受到的。”[2]
2.光线、光学、色彩摄影造型下的视觉奇观
在光线造型表现手段中,由于光影效果的展现,女主人公被杀的整个段落我们并没有看清楚凶手的样子,也没有看到诸多血腥的场面。这要得益于希区柯克对于光影造型的设计,他将凶手的模样隐去,运用轮廓光线构造,使得整部片子中凶手人物的悬念看似尽在掌握,实则扑朔迷离。
而光学造型表现手段中,希区柯克主要采用的是长焦距镜头及固定镜头。当凶手的样子在浴帘下暴露,由小变大,由远及近时,观众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
色彩可以说是整部影片的独特性之一。希区柯克将《惊魂记》设定为一部黑白影片,就是要让人们更加专注于镜头的表现力,而舍去色彩的表达。当女主人公的血液流淌在浴缸中时,实在鲜红的血液被设定为灰黑色的液体,虽无色彩实在色彩浓重,令人透不过气。
“希区柯克电影的刺激性和观赏性之所以那么强烈,能够把千百万观众吸引到银幕前面,依靠的力量正是剧中的悬念。”[3]而这种悬念式的构造,就是建立在其对视觉奇观镜头的把握与运用。这种视觉奇观主要来自于一秒内细节镜头与快节奏剪辑的配合,并加以光线、光学、色彩摄影造型的衬托,最终得以呈现。
二、《惊魂记》影片镜头结构分析
(一)《惊魂记》中镜头时长≤1秒的镜头统计
根据统计,全片共计942个镜头,其中,镜头时长≤1秒的镜头共计有104个,占影片总镜头的11.04%。而在女主人公玛丽莲被凶手杀害的段落,共有44个镜头,镜头时长≤1秒的镜头有40个,占该段落镜头数的90.09%,可以说希区柯克在该段落中用极具快速的快切来表现整个凶杀现场,给观众造成了紧张刺激的视觉奇观。另外,侦探被杀害的段落中,同样采用了快速镜头与快节奏剪辑的方法,观众营造惊悚恐怖的氛围。
据统计,《惊魂记》中运用最多的镜头为1至2秒的镜头,共计有268个,占总镜头数的28.45%,再加上≤1秒的镜头数,共计占比为39.49%,也就是说≤2秒的镜头约占影片总镜头数的2/5。希区柯克在影片中为什么要采用多数≤2秒的镜头?答案是他将凶杀时的画面进行解构,用短镜头的拼贴,快节奏的剪辑方式让观看者集中注意力,仿佛自己置身其中。其实这与目前的3D技术有些接近,强调观众的身临其境感,更加真实地表现凶杀现场,这把惊悚悬念电影置于新的高度。
(二)《惊魂记》中特写细节镜头统计
在《惊魂记》中,建构出希区柯克式的视觉奇观镜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希区柯克对于景别的选取,他注重运用小景别的镜头,带给观众强烈的镜头感。特写及大特写的景别占比极高,同时对于细节镜头的反复强调,可谓别出心裁。例如女主玛丽莲被杀时的段落中,对于淋浴的细节刻画,以及玛丽莲张嘴的大特写,最终玛丽莲被杀后眼睛的大特写,都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分镜头的各类景别中,特写镜头有239个,占影片总镜头数的25%;而近景景别镜头有396个,占影片总镜头数的42%。希区柯克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不断反复地使用特写与近景镜头的交叉剪辑,对细节镜头进行深层次的刻画,调动观众的情绪,提升视觉奇观效果。
三、结语
影片《惊魂记》作为希区柯克导演最经典的惊悚电影之一,为我们揭示了如何利用镜头的组合,加上光线、光学和色彩等电影要素的统一,以达到真正的视觉奇观效果。这是对电影的一种结构,同时也是对导演思维的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