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现状及对策思考
2020-01-02岳宗英
◎岳宗英 张 健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重庆 404000)
深受大众喜爱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是让博物馆藏品“活起来”的重要举措。如何让更多文创产品带着博物馆藏品信息走进观众视野,被大众喜爱和接受,是摆在博物馆人尤其是基层博物馆管理者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就是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其核心是有创意。因此,它应该是文化+创意+产品三方面组成。首先是文化,它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生命,设计者通过赋予产品的文化内涵,来展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域的文化形象;其次是创意,它是把文化和产品进行有机结合的纽带,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灵魂和活力所在,文创产品区具有独特的、原创的、有价值的文化创意以及更高的文化含量;最后是产品,是文化与创意付诸实施的载体,不仅包含实物商品,还融入了独特文化元素衍生出来的无形的服务、精神产品等。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的现状
目前国内有250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利用自己的馆藏特色,开发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一些大型博物馆还开展网络销售。尤其是故宫博物院,不仅有实体文创商店,还有4家网络文创经营店,截至2018年底,文创研发超过1.1万种,收入达15亿元以上。顶戴花翎防晒伞、故宫口红、朝珠耳机等成为引领时尚的“网红潮物”[1]。我国绝大部分基层博物馆仍处于蹒跚学步阶段,多数没有任何文创产品研发投入,即便有少量投入,其产品也尚处于简单复制或者肤浅嫁接的阶段。
以重庆市为例,目前有博物馆103家,其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三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已于2016年11月被纳入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正在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模式、收入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绝大多数基层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研发状况却不容乐观,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多数博物馆只是简单、粗糙地制作了少量的文创产品,目的主要用于参加评比、检查和交流,不对外销售;二是少数博物馆根据馆藏文物特色开发了少量创意性不强的如:笔记本、书签、明信片、拓片等低成本产品,来进行试探性的文创产品研发,但销售量不理想,基本无法确保销售人员的工资。有的馆为了确保销路,搭乘研学的车,把文创产品发给学生研学使用。其资金来源,有的是从行政费用中拨一点,有的是宣传经费中挤一点;三是由政府指定一家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或国资委下属企业来承担文创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但经营情况并不乐观,基本处于难以为继的状况;四是采用委托研发或联合研发的方式,馆方提取馆藏文化元素,合作企业投入资金开发文创产品,再交给馆方销售,如纪念币、参观护照等,由于销售量上不去,企业无利可图,致使兴趣不大。
三、基层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面临的困境
是什么原因造成故宫文创产品“爆火”,而基层博物馆文创产品“冷清”呢?最为核心的原因是观众流量不足。2018年,故宫博物院的观众高达1700万人次,省(直辖市)级馆的年观众数也不少于数百万人次;而大部分基层博物馆年参观人数少则几万人次,多则几十万人次。观众流量是决定文创销售的先决条件,多数基层博物馆受困于中小城市定位及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观众流量无法实现大幅提高。
政策因素是博物馆研发文创产品不能回避的问题。由于文创产业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基层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所面临的资金、人才、收入分配等问题,目前无法有效解决。比如:大多数国有博物馆都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为财政专项资金,没有文创产业专项经费。同时博物馆作为公益类的文化事业单位,在文创产品的研发、经营上,没有企业求生存的紧迫感,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难以捕捉观众的需求,研发的文创产品缺乏个性和市场竞争力,以致举步维艰。
人才也是制约基层博物馆文创产业的重要因素。一支好的博物馆文创产业团队既要有熟悉文博事业的专家型人才,也要有精通市场化运作的商业型人才。而基层博物馆受编制限制,员工大多是从事博物馆、考古、文物保护、历史等专业的人员,毫无文创产品开发、设计、销售的经验,基本不接触市场。
基层博物馆藏品所具有的研发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掣肘着文创产品的开发潜力。省级(及以上)博物馆的藏品往往是集省乃至全国的精华,在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方面都非常突出,而基层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来自本地区,且价值突出的藏品多数已被调走,所以基层博物馆能够为文创产品研发提供有较高价值文化元素的藏品寥寥无几,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基层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的对策
(一)打破地域和行业限制
基层博物馆主要受众群体以当地群众和游客为主,增加受众群体无疑是文创产品研发的较好出路。要打破地域限制主要通过两个方向进行努力:一是与大型博物馆合作,形成联盟。大型博物馆带动中小博物馆,在共同参与、共同服务、共享产品、协同运营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加强联系、互相学习的效果[2]。二是扩大区域合作,有着共同文化元素的博物馆之间加强合作,挖掘共同的文化资源,推出具有共同文化特色的产品,共同分享研发成果。2019年重庆成立了三峡文创产业联盟,就是将有三峡文化元素的10余家三峡库区中小博物馆组成联合体,借助三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东风,相互借力推广。三是基层博物馆要打破行业限制,加强合作,共同研发和销售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如与非遗传承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本地著名品牌等加强合作,进而整合资源、整合市场。
(二)借助社会力量
基层博物馆应主动与当地高校、各类研究机构乃至行业协会开展深入合作,利用他们的人才优势,立足特色藏品,以独特的设计彰显文创产品的特色。同时,创意再好的设计必须要有资本注入才能变成产品。当前,在博物馆自身资金投入缺乏、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借助国有资本的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各地都相应成立了如文创集团之类的一些国有投资平台,博物馆应与其加强合作,充分实现文物资源与平台资金的有效结合,实现双赢。
(三)突出产品的实用性
基层博物馆的目标群体决定了实用性产品对观众更能产生吸引力。观众在选购产品时,更多地是想到该文创产品既实用又独具特色,而不是一时兴起购买后又弃之无用。文创产品不光是有形的商品,临时展览、品牌社教活动、宣传教育等则更多注重社会效益。近几年,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陆续推出《扬移民精神 立报国宏志》《万州历史知多少》等社教活动,走进学校、街道、社区,很受大众欢迎;2019年该馆推出的10集文物微纪录片《以文物说》,陆续在“学习强国”“央视频”、人民网、华龙网、抖音视频等全国十多家媒体平台播出,播放量达到100万次以上,获得了大众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