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及对策

2020-01-02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新建小学黄颖

家长 2020年36期
关键词:课本数学知识小学生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新建小学 黄颖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实际社会生活出发结合课本知识点提出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探索欲,淡化对数学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很多数学概念都是比较抽象化的,如果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从熟悉的环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原本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让学生能从实际应用中很快掌握,实例证明通过自身实践学到的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本身是一门应用价值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能用到数学。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的局限,认识不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将一些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模拟生活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当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他们就会主动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提高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

(四)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就是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既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会,还能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比如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和使用时,鼓励家长带孩子到文具店,让孩子亲自买文具。回到课堂上后,让学生说说自己买文具的过程,学生从自己买的文具价格、种类、付钱方式中,更直观地了解人民币的使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以实际生活案例结合课本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知欲,如果从身边的生活入手,就能创造学生熟悉的情景,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集中精力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数学知识,并通过实践参与其中,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小学三年级下册中“时、分、秒”的学习,教师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时间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己订制学习时间表,最后通过资源共享汇总统计。在这一过程中穿插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同时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实践

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知识点创造贴近生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配合度,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学习加减法,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代表不同的数字,然后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进行练习,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根据所学加减法知识进行计算,然后找到小伙伴,与之对应的数字相加或者是相减之后最终得出的数字和教师相同者获胜,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用来鼓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加学习趣味性

首先,善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习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把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变得丰富、有趣,让学生爱上学习数学。其次,增加体验式课程,游戏中学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课本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设计出相应的小游戏,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以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愉快地学知识。最后,通过编故事提高学生数学知识运用的能力。大多数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数学小故事,并分组进行解答练习,在练习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应用题的解答能力。

所谓“实践出真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前人总结的经验中,我们对实践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新课标下,要把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数学重新认知,了解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受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课本数学知识小学生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我是小学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