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饲料中常见的兽药及其检测技术

2020-01-02杨高杰

饲料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兽药类药物抗生素

杨高杰

(河南省周口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河南 周口466000)

为了提高动物的抵抗能力,一般会在饲料中加入适量兽药,能够实现对疾病的有效预防,促进动物生长。若存在兽药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就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生长,兽药残留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这就必须实现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对饲料中兽药含量的有效控制。

饲料中常见兽药类型种类比较多,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药物、大环内酯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等,若出现兽药滥用的情况则会对动物造成的危害,同时也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通常会采用多种检测技术对饲料中的兽药进行检测,要掌握每种检测技术方法的应用要点,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饲料中常见的兽药及其检测技术进行了探究。

1 饲料中的常见兽药

1.1 磺胺类药物

这类药物在防治细菌感染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一般会在饲料加工制作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氧嘧啶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会对动物肾脏造成一定的损伤。

1.2 氯霉素药物

这类药物是广谱抗生素中的一种,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氯霉素要可以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会对动物的骨髓造血功能产生影响。

1.3 大环内酯药物

这类药物是一种弱碱性抗生素,将其加入到饲料中能够促进动物的快速成长,比较常用的药物有螺旋霉素、罗红霉素和麦迪霉素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在使用期间需要对药物的浓度进行有效控制,不能出现浓度过高的情况否则会产生毒性。

1.4 四环素类药物

这类药物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在饲料加工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土霉素或者四环素等可以起到杀菌作用,能够对动物肠道疾病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动物的健康成长。但是长时间使用这种药物也会对动物的骨髓造血功能产生影响。

2 饲料中兽药滥用的危害

若饲料中兽药的含量不合理,动物在服用之后会出现兽药残留的情况,导致动物性食品中存在兽药,人们在食用后就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容易出现中毒现象。抗生素类兽药用量不合理会导致摄入人群出现过敏反应,容易生成耐药性较高的病菌,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无法保证用药效果;激素类兽药用量不合理会对人体内分泌和代谢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也会影响人体的是生殖系统功能;对于代谢不完全的兽药若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也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3 饲料中常见兽药的检测技术

3.1 分光光度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饲料中泰乐菌的含量进行检测,浓度在5.0~50μg·mL-1的范围内可以取得良好的吸光效果。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兽药检测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期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只应用于基质饲料中少数兽药类型的检测。该检测技术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对精度要求非常高。

3.2 微生物检测技术

这种检测技术主要是对饲料中发酵抗生素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分析抗生素的抗菌效果来确定具体的含量,这种技术方法的灵活性比较强,但是对于整个操作流程有着严格要求。

3.3 薄层色谱检测技术

这种检测技术方法在目前饲料兽药检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对饲料中的磺胺类药物含量进行测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检查,不用投入较多成本且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3.4 免疫分析技术

这项检测技术在应用期间中主要是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来进行兽药含量检测的一种方法,在抗原、半抗体和抗体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免疫分析技术又包括了多种检测方法,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在饲料兽药检测中比较常用,能够对饲料中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和氯霉素药物的含量等进行测定。

3.5 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

这种检测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是依靠物质的电化学反应和变化规律等对电位、电流、电导之间的关系计算,以此实现对物质含量的定性分析。这种检测方法在复合饲料中微量化合物的检测中比较常用。

结语:在饲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兽药能够调节动物的身体机制促进动物健康生长,但是相关人员也需要对兽药滥用的危害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加强对饲料中兽药检测工作的重视,根据不同种类的饲料选择针对性的兽药检测技术,根据检测结果实现对兽药用量进行严格把控,为动物的健康成长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兽药类药物抗生素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兽药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