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家国情怀培育的教学路径
——以统编历史教材八上《鸦片战争》一课为例
2020-01-02伏军
伏 军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资源丰富、图文并茂,深受师生喜爱。如何有效用好统编教材,更好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素养,是一线教师亟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现实教学问题。笔者以《鸦片战争》的课堂教学为例,探寻家国情怀培育的教学路径。
《鸦片战争》是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开首之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这一单元也是这册书的统领和辐射。八年级学生对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如何在此学情下,实现“认识再深化”“情感再教育”?如何让“落后就要挨打”的切肤之痛,转变为学生内心的一种超越,为“民族情怀”“民族复兴”注入时代元素?经过课堂实践,笔者探寻到了家国情怀教育的新路径:用情境铺设家国情怀教育的“沃土”;用情感贯穿课堂让家国情怀成为教学的“灵魂”;用情怀去提升家国教育的宏大“视野”。
一、用情境铺设家国情怀教育的“沃土”
情境教学来源于现实的生活情景,在教学中经过教师的艺术化处理又要高于生活。用好情境教学,可以起到“润滑”教学流程、“催化”教学效果的作用。论从史出、情从境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离不开情境。在情感目标下,培养家国情怀更需要依托一定的教学情境,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达到师生共鸣的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积极探究的热情,小组成员在合作中产生刨根问底般的问题意识,形成解决文本的“问题链”和“智囊团”。学生在“学情”基础上与教师新授知识“交锋”,学生潜意识被不断激活,在最近发展区“指点迷津”,形成新的问题矛盾,产生新的问题情境。[1]
例如,笔者在教学《鸦片战争》中“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内容时,以一份奏折拉开序幕——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史,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学生先看材料,之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黄爵滋的描述,你看到了吸食鸦片的害处有哪些,有何处理办法?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从内容来看,奏折体现了黄爵滋怎样的情怀?
第一问学生很容易从史料中找出相关答案,“银价递增”“官府缙绅,工商优史,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很显然,鸦片吸食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病态”,损耗白银、摧残身体、消磨意志。正如马克思所言,鸦片贸易毁灭了肉体,败坏了品格,腐蚀了思想,毁灭了灵魂。虽然黄爵滋在材料里没有直接说出处理办法,但可以通过奏折看出吸食鸦片危害之深、影响之大,推断出黄爵滋“必重治吸食”“必根绝烟患”的雄才大略。
第二问从材料延伸到历史现场,黄爵滋身处高位且勇于担当,忧国忧民、疾恶如仇,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瞬间铭记”。这样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家国情怀油然而生,无须教师空洞的说教,选好并用好史料就可以达到家国情怀教育的优化。
接下来,教师呈现教材中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事”——
海滩高处挖两个15丈见方的池子,灌上水,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工作人员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退潮时开启涵洞,销毁的鸦片随海浪被送进大海。
教师让学生反复、仔细阅读材料,并思考:看完销烟的过程你有何感想?从销烟的细节中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
这样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目的就是赋予特定的事件有“血肉”,让大写的人物有“灵魂”,课堂教学显得更加“丰满”,学生身处这样的情境,一定会有所感触,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引领下神入家国情怀的殿堂。
二、情感贯穿课堂让家国情怀成为教学的“灵魂”
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认为,教学目标设计要有核心目标,不可面面俱到,需重点突出、指向明确。核心目标是一节课的引领和拔高,是聚焦情感价值观而设定的目标追求。“核心目标要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和有教学价值的知识,强调学生的人格养成和提高,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设计。”[2]情感是人的属性,是课堂不可或缺的“人”的元素,是对学生人文的关照和生命的呵护。历史反映现实,人都有情感和价值追求,不仅体验自己内在的情感,而且感受他人的情感世界,由此产生情感共鸣。[3]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为主线,将家国情怀培育作为核心目标,精心设计教学。
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凸显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如何培养学生情感目标所凝聚的“精神世界”?如何实现核心目标的引领作用?为了实现以上目标,笔者在教学“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内容时,尝试运用人物对比教学法。
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呈现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畏惧“洋权”,林则徐被贬的史实,展现了林则徐即便在“官涯”苦旅中,也不忘江山社稷、情系天下苍生的形象;同时还呈现了鸦片战争中不屈抗争、宁死一战的英雄们的事迹:虎门关天培不顾年迈身躯,从容殉国;定海总兵葛云飞视死如归;江南提督陈化成至死守护吴淞炮台;三元里群众在四方炮台痛击英军……
另一方面,对比呈现了另外一些人,如鸦片战争时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琦善,呈现了琦善罢战言和后,转身给洋人以“笑脸”,卖国求荣的奴才嘴脸。
在这样的教学中,家国情怀、民族认同在人物对比中逐渐清晰、明朗:为国捐躯还是卖国求荣?凛然赴死还是苟延残喘?通过学习学生一方面认识到人生就是不断地进行道路选择,路不同,人生就不同;另一方面也深刻体会到每每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总会有先进的中国人站出来,积极为国奔走呼号、力主革新,引领国人朝着自由、民主、富强的社会前行。学生深刻认识到对家国的情感不同,折射出不同的态度选择。态度是情感和价值的中枢和纽带,情感是贯穿态度和价值的“主线”,情感是家国情怀培育的“灵魂”奠基石。
三、用情怀去提升家国教育的宏大“视野”
世纪回望,百年沧桑。如今步入新时代,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从中能体悟到怎样的家国情怀?回望百年的伤痛,警醒我们的不只是挨打的肉体,还有思想、灵魂,还有人类命运何去何从的思考,一种世界意识和人类情怀油然而生。
因此,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总结阶段,应该留给学生怎样的思考空间?除了“落后挨打”的深刻教训,还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国际视野、世界情怀?为了将本课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文本的思想主旨,提升家国教育的宏大视野。笔者在教学中出示了魏源的《寰海后十章(其八)》,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从诗歌的韵律中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怀。
魏源的“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这句诗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时人从心理和行动上如何应对这一国家“重大危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原因探究的历程,你认为近代中国如何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近代人物的奋斗历程是这一时期的历史缩影。品读材料,你能够体味出魏源具有怎样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在新时代中国,作为中学生该如何继承和发展?
学生通过品读诗歌,走进人物内心,在问题探究中逐渐内化家国情感,并提升国际视野,认识到只有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彼此共赢,才是正确的发展选择,才是全球视野下各国人民所向往的民族情怀。课堂中适时以诗歌作为辅助教学材料,可以有效落实情感目标、实现情感升华,体现学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