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2020-01-02江苏省建湖县沿河初级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0年2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读书德育

江苏省建湖县沿河初级中学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作文的指导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作文中,成长类作文能体现学生思想品德,或者说人生观、世界观,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成长类作文的这个特点。

1.扎根生活,提高学生作文的灵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初中作文的写作也是如此。日常生活是初中作文写作的源泉,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并从中获得德育教育。在初中的学习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且不断地发现生活中事物的本质特征,在作文中将其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要融入真实感情,力求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而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感受其中的乐趣,指导学生在观察自然和事物的过程中增强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写作能力。春夏秋冬四季,风雷雨雪天气,自然之美总是值得用最美的词句来表现,大自然的美景多姿多彩,若是置身其中,能让学生们体验生命的美妙和自然的魅力。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也写下了无数关于自然美景的壮丽篇章,充分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景的向往。

因此,在初中作文的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自然之前,引导学生学习名家名篇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在鉴赏中学习基本的写作知识,写作思路,作文结构。譬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就十分详细地描绘了白杨的特征与特点,表现了北方劳动人民和抗日军民的民族气魄,由景入情,提高了文章的品味。

2.加深阅读,增加学生写作的积累

在初中作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就要认识到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以及口语教学是分不开的,这三者是一体的。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读、写、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使三者相互促进。其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教育学生明白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章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在平时也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学生和教师的阅读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学生陶冶情操,获得精神的滋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思考,对文章中不懂的部分要积极地向老师请教,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态,读书是一件寂寞的事情,读书人要耐得住寂寞。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深邃的思想以及高尚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

3.阶段提升,提高学生写作的深度

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选题到指导和批改,分成许多不同的阶段,而每一个阶段所需要的教学手段也是不同的。为了提高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程度,语文教师就要在写作指导过程中,充分利用不同作文教学阶段的特点,将德育指导融入其中,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德育教育。在命题和写作材料的选择上,教师也应该选择一些能更好考查学生思想品德的材料和命题。除此以外教师也要在写作指导中引导学生写自己的想法,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尤其是在平时的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行道树》时,教师就可以在其中加入德育教育,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教育学生要热爱社会,培养学生奉献的品格。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强化作文训练,将作文教学与课文中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将课文中行道树的特点与一些高尚的品德联系在一起,以倡导学生学习其品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4.准确命题,明确写作目的

为了提高德育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程度,教师在作文命题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对教育性作文题目的选择,提高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引导学生按照社会的德育要求自觉地要求自己,从而提高德育教育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渗透程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命题作文中通过对学生的个性与特点的分析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性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抓住作文题目特点,体会其中具有教育性质的内容,从而提高作文练习的目的性。

例如在以“雷锋精神”为话题的作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题时充分地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在理解雷锋精神的社会价值和积极意义的基础上再开始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德育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作文是学生心灵的真实写照,是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真实的感情流露,学生的文章和文字能够充分地反映学生的心态和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教师要在作文练习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读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你眼中的我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