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策略初探

2020-01-02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林少婧

家长 2020年13期
关键词:皮筋橡皮筋小猪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 林少婧

在小学科学课标中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可以说,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现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形状改变了》一课教学案例为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形状改变”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

一、设置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了解课堂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目标,有效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教学情境,创造机会激发学生思考、大胆设想、提出假设,然后由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此推动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活动开展。

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想认识它吗?

师生共同观看超轻泥视频。

教师:我们今天这位朋友是一只可爱的小猪,这么可爱的小猪是如何做成的呢?

学生:小猪的脑袋是揉成一个圆做成的;小猪的尾巴是搓成一个长条粘上去的;小猪的嘴巴是用手压出来的……

师生共同讨论,通过挤、压、捏、揉这些方法做出了一只可爱的小猪。

评析:为了让孩子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师针对二年级喜爱卡通的特点,录制超轻泥制作卡通小猪的视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他们在生活中常见并喜爱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而在此时,孩子更想知道“可爱的小猪”和接下去的学习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时学生探究的欲望被引发出来,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

二、活动游戏,点燃探究激情

科学课中包括很多实验活动,对于低年级教学则是借用游戏的方式能更好地达到目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设计适合的实验游戏活动,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平台和机会。

教师:除了可以改变超轻泥的形状,你还可以改变哪些东西的形状呢?(教师出示准备的材料:橡皮筋、橡皮擦、铁丝、弹簧、海绵等。)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可以通过什么作用改变这些物品的形状呢?

小组实验、讨论:改变海绵、橡皮、皮筋、铁丝、弹簧的形状,并进行汇报。(说一说,我用____方法,____变____)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刚刚都用上了捏、压、揉、搓这些方法,为什么捏、压、揉、搓这些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呢?

学生:我在拉的时候用了点力气,如果我不用力,橡皮筋就没有变化;我在捏的时候用了力,橡皮擦变扁了……

总结:力是看不见的,但力作用的效果是看得见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不用力,物体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

评析:这些常见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改变它们的方法也都很常见,这个小实验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让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动手做一做非常有吸引力。和小伙伴们一起动手做一做,还可以交流一下方法和感受,点燃了孩子好玩的天性,也点燃了他们在课堂上继续探究的激情,从而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融入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

教师出示学生实验过程中橡皮筋变化的照片,并提出:“在刚刚的活动中,老师发现大家在拉皮筋的过程里,它的长度改变了,但是变化不太一样,你们看看,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拉开皮筋后,有的皮筋比较长,有的皮筋比较短。

教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刚刚A在拉的时候力气用得比较大,我拉的时候力气比较小。

教师:是这个原因吗?你们再试试看。

学生再次试验交流,讨论是因为力的大小不同。提出:力的大小与橡皮筋拉开的长度有关系。

教师:你们都认为用力大小和橡皮筋拉开的长度有关,怎么可以证明呢?

学生交流讨论,用试验证明,教师帮助学生寻找试验,着重讨论如何改变力的大小。(介绍钩码,用钩码代替力,钩码越多,力就越大。)

实验设计:相同的皮筋,相同的高度,不同的力。

评析:在二年级的科学课堂中主要还是由教师引导进行探究活动,教师主要还是起到一个帮助作用。引导学生对上一个实验的过程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教师在学生提出方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完善实验,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当中,教师不留痕迹地在引导探究活动的主旋律中保留了一份“自留地”,给了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交流讨论,点燃了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激情,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合生活,延续探究乐趣

教师:刚刚我们发现了力可以改变橡皮筋的长度,力越大,皮筋就拉得越长。那么在咱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

学生交流讨论,寻找生活中力改变现状的例子。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图片,与学生一同探讨力改变现状的例子:1.认识弹簧秤(利用形变可以用来测试重量);2.认识弓箭(力越大,形变越厉害,箭越远);3.揉面团(有没有更省力的办法:揉面机)。

评析:在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中,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感到了奇妙的乐趣。学生会牢牢记住本节课中的科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的体验,并会更加有意识地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延续了课堂中的探究活动。

四、结语

在《形状改变了》这一课中,教师采用一系列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整个科学课堂的学习充满了探究,并回归于生活,才是真正地探究品质的培养形成。

猜你喜欢

皮筋橡皮筋小猪
封二、封三/马兰开花二十一
会跳高的猫
生活中的小魔术
皮筋小船
卷纸套皮筋
橡皮筋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快艇
自己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