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督到引: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思路转变新探讨
2020-01-02付俊贤王炳社
付俊贤,王炳社
(渭南师范学院 a.教育科学学院;b.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一、引言
随着2018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特别是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我国教育战线改革的形势越来越好。就高校来说,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也促使了教学督导这支队伍日益成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应有的监督、指导、评估和咨询等职能,对高校育人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教学督导机构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学督导队伍,真正发挥教学督导工作对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不断提升督导工作的实效性,这是目前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面对督导工作的现状,整体上应该肯定,但辩证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督导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二、当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注重教育理论学习,但深入性和发展性不足
教育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抽象、概括而形成的有关教育问题的理性认识,是由概念、命题、原则等构筑的系统理论结构,它反映了教育活动现象背后的必然联系。要想做好督导工作,就必须重视并深入学习教育理论,这样才有利于督导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但是联系实际并非如此,在督导工作中,常常表现为虽有计划也重视落实,有布置也有检查,但其中往往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这就是: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缺乏深入性和发展性,只求按时参加政治理论或教育理论学习,不迟到不缺会就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流于形式,特别是一些督导学习教育理论的主动性不够,客观上好像理由很充分,诸如工作忙、事务多等等,但从根本上来看,是主观上缺乏自觉学习和深入学习的意识,这势必影响督导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度较大问题的时候,一些督导常会采取惯性思维或经验思维的方法予以解决,面对工作任务,更多考虑的是快速或按时完成,而很少考虑问题解决的效果和质量。工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不求高质量,只求快速完成任务。实践证明,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作为教学督导,为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避免盲目性,就必须具有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行动,既要积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同时要积极带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最新政策、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和发展态势设计教学督导活动,科学而有效地调整监控教育教学行为,自觉克服学习缺乏深入性和发展性不足的弊端。
(二)重视联系实际,但研究氛围风气不浓
总体而言,当下高校教学督导机构一般还都重视教育理论学习,形式做得很足,但实际上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深层探讨的风气,这是督导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囿于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影响,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在驾驭、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势必存在一定距离。从督导工作的实际收效来看,有些效果使人满意,而有些效果则相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督导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等因素息息相关。客观地讲,教学督导对教育理论学习态度都还认真,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时,却明显存在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深入学习与精神领会不到位。表现在日常工作上,虽能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督导按时学习,但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或展开讨论不足。一般而言,督导发现问题多是就事论事,满足于眼前工作的顺利开展即可,常常是面对存在问题,多靠积累的经验去解决,大多难以提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非科学性。与此同时,没有形成专题研讨和深入学习的气氛,日常工作满足于眼前任务的完成,对发现问题的原因不求甚解等等,若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督导工作的理想效果。事实证明,作为教学督导,如果缺乏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意识,工作就会处处被动。特别是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在对教育研究问题意识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教育研究要有问题意识”[1]。教学督导只有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并使其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开展研究,才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重督教轻督学,工作存在一定偏颇
重视督教而轻视督学,这是当下督导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明显而普遍的问题。重督教轻督学,具体表现为偏重对教师教的关注,偏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监督,而轻视对学生学习的督导。重视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研讨,辩证地谈看法、提建议,如怎样把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渗透到课堂中,怎样使思政教育进课堂等,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去认识并解决问题,的确对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构成,如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引导、纠偏,这在督导实际工作中常常重视不够。具体表现为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效应,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落实不到位,当督导要评价教学效果时,一般采用的是发给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调查的教学评价表,让学生给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打分。这显然是注重对教师教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学的评价,这种重教轻学的做法显然失之偏颇。有专家认为,教学督导“偏重对教师教学的督导,忽视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管理情况等”[2],实际上是教学督导工作跑偏。此外,在督导工作的具体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片面性:偏重教学秩序评价,忽视教学内容评价;偏重教学过程评价,忽视教学效果评价;偏重教学即兴评价,忽视教学准备评价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如何纠正?职能部门往往在引导方面做得不够,一般表现为:理论性的要求多,实际操作要求少;工作内容形式要求多,实际质量效果要求少;宏观评价要求多,细节评价要求少等等。此外,还有偏重课堂教学质量的督查,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等。这种简单的督导工作方式难以反映教师的真正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督导工作效果。以上从督导工作方式到工作内容等存在的诸方面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习惯于简单抉择,创新意识不强
就当下督导工作而言,从大的方面来看,能着眼于形势发展的需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督导工作,取得的成绩应该肯定。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改革力度不大,创新力度不够。用高标准严要求去衡量,就会发现督导工作中,常常受单纯完成任务观点的支配较多,管理部门有安排、有布置,督导工作多是追求完成任务即可,而其中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如何面对新形势,主动积极、高标准、高质量且有创新性地去开展并完成工作任务,这方面却明显表现不足。具体而言,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时,常表现为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积极主动性不够,习惯于用旧眼光、老办法看待与解决问题;工作中有畏难情绪,沉溺于守规矩,凡事找依据,人云亦云,不能以开拓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思考解决问题的勇气,不能积极思考发现新的方案,缺少从中选择最佳效果方案的思路;习惯于简单抉择,视野不够开拓等等,这显然与创新意识不足有关。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也与督导人员自身理论素养不足、学习不够,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薄弱有关。毋庸置疑,当理论水平有限、思路不够开拓,面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自然就表现出分析问题缺乏深度,工作中单纯追求完成任务,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性。可见,是否有创新精神,具体用什么方式思考、解决问题,事关重大。
三、从督到引:新形势下高校 教学督导工作的新思考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九个坚持,其中第二个坚持特别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45。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开启了新时代本科教育的新征程。2019年4月,以“识变、应变、求变”为主题的中国慕课大会在北京举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演变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会上强调要大力推进慕课的建、用、学、管,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变轨超车。当前高等教育形势大好,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而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蓝图,如何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督导工作质量?我们认为,在当前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竞争中,在教育信息化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把创新作为教学督导工作发展的灵魂,教学督导思想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等也应随之转变和创新,不断发展提升自身素质。
头脑中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看准目标,一路前行。联系督导工作实际,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坚持从督到引,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理念引领,构建科学的教学督导观
理念是思路之源,形成科学的理念至关重要。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督导观念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学会运用新理念指导开展督导工作,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要转变传统的督导观念,指导思想要有高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广大教师和学生为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具体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控,进而发挥反馈功能、导向功能和促进功能,最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教学督导,要想正确诠释、化解督导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事情的原委,抓住问题的关键,作出正确的判断,就离不开及时认真地学习党中央新的文件精神,同时有计划地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思维的产物,它反映了教育实践活动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能预测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学督导立体式应努力使党中央新的文件精神和教育科学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头自觉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同时,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在思想上要形成一种共识,以科学理论引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管理观,落实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这是做好工作的大前提。
教学督导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通过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进而从本质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联系督导工作实际,思想上要明确督导工作目标,特别要清楚一学期、一学年主要的督导工作有哪几项;同时要制定工作的质量标准,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做到正确地对督导工作进行定位,从而科学有效地行使督导工作权利。“在督导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督导理念,认真检查,严格要求但不乏指导与激励。”[5]要改变传统的督导方式,树立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督导理念,增强时代督导意识,敢于进行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创新。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人员构成、机构定位和工作方式等,特别应该在工作方式上大胆创新。这样做既有利于优化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结构,提高教学督导队伍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动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引领,形成科学的研究氛围
教学督导工作要做到有计划、重落实,认真负责贯彻到位,就必须做到学习引领,同时联系实际开展研究。教学督导一方面要积极带头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教育的大政方针,同时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等,学习中应在领会精神上下功夫,研究中既要敢于面对现实,形成问题意识,同时又要紧密联系实际,共同着力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在这里抓紧学习、形成问题意识很重要,同时要深入研究,形成科学的研究氛围。在这一环节教学督导要努力做到几个转型:在指导思想上,要从单纯的目标导向转向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有机结合;在研究思路上,要从单纯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程—教学—评价”有机结合;在研究方法上,要从经验型的研究转向理论与经验有机结合;在督导角色上,要从单向的说教型转向合作互动型,创造条件调动教师讲课的积极性,共同发现问题,寻找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要紧扣实际,自主研发,细化二级指标,现场诊断建言,形成研究氛围,必须抓住工作重点,如当前要重点抓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充分体现教为学服务,要真正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从培养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来安排教学活动。
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首先要提高教学督导的科研水平。具体来说,要紧扣实际,开展研讨,建议在召开督导工作专题研讨会时,例如,面对教师讲课,我们的视角怎样才能正确看待教师、学生这两个重要因素,注重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的调动。只有科学掌握现代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有关理论,才能提高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自觉意识,使课堂教学走出“填鸭式”的泥淖,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研讨,将会大大提高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兴趣,增强教育教学意识,提高工作热情和自信,促进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
(三)政策引领,督教和督学相结合
做好督导工作,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并正确处理好督教和督学的关系,督教是手段,督学是关键。“如何正确将学校‘督’与‘学’统一和谐,步调一致,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5]抓住重点,在工作中如何体现注重引导呢?就督教而言,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定期分别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应该组织定期学习和培训。在科学理念引领的前提下,开展必要的教学竞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活动,这既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逐渐提升,又会为评选先进教师、卓越教师等打下一定基础,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从而引导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实践证明,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如何正确对待督学呢?我们应该将评价学生的学也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认真调研,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创造条件,注重引导,尽可能用现场反馈取代书面反馈,因为现场交流更直接、更真实,效果更佳。督导要客观地看待问题,并用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必要时进行专题研究,对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要群策群力协同研究,以提升督学的实际效果。
要清楚认识并处理好督教和督学的关系,还必须改变传统的督导方法,纠正以往以点带面的被动式督导工作方式,改变等待材料的做法,变被动为主动,走出去开展检查,使获得的信息更真实可靠,评价更客观、公正、全面,使被督者心悦诚服地接受帮助,进而推动教风和学风建设。
在此,还需要特别强调教学督导工作,不仅要督更要导。如果只督不导,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实践证明,只有督教督学、边督边导有机结合,才会收到预期效果。特别在督导工作方式上应该采用常规工作与专题调研相结合,除了做好常规工作听、评课外,还要在专题调研方面,如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调研、教学大纲学习执行情况调研、学生外出见习情况调研等,事后将问题及时反馈给院系,并提出改进建议。要主动加强与院系的联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要与科学督管有机结合,因为督管也是规范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我们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有利于提高督导工作的效率。为此,我们必须具备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服务意识,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以德待人,要使具体的督导方式让师生易于接受。同时,教学督导自身一定要有过硬的教学技能和扎实的教学功底,不断提高教学督导的公信力。
(四)真督实引,勇于开拓创新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社会主义大学更不例外。在不断学习和深入思考中,促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高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大学义不容辞的根本任务。“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初心是什么?我们理解,主要就是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历史责任,为党和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6]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创新是教学督导工作的灵魂。当前创新特别应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反馈评价中的作用,要创造条件,逐渐形成科学的教学督导工作规范,完善教学督导工作的评价机制,除了通过评价表、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诊断性评价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教学评价反馈,不断提高教学督导水平。如今,高校在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形式的推动下,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式、混合式教学、对分课堂等正在形成课堂教学的新常态。我们要在科学理念的引领下,大胆实践,追求督导工作高效益、公信度和科学性,这才是当下督导工作所要追求和应该追求的。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公正的教学质量,应该是教与学质量并举。在具体的督导工作中,真督实引,创新督导工作方式,大胆地将综合督导、专题性督导、督师互动、督生互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建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督导外出学习,借鉴其他院校先进的教学督导工作经验。还可以邀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一起座谈,加强对教学督导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学督导人员的素质。在探索创新中,逐渐形成科学有效的督导工作运行机制。要创造条件变被动为主动,扎实推进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形成高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合力。“要自觉把教书与育人、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既出成果又出人才,为党和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6]因此,要紧紧抓住提高教学督导者自身素质这个内因,定期召开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大会,增强督导工作创新的自觉性,努力为提高督导工作质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结语
总之,我们要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的精神引领下,在当前国家对本科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认真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结合高校改革现状,长远规划督导工作,看准目标,扎实工作,发挥教学督导工作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重要作用,促使高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真正落到实处并体现在细节上。面对当下的教育现实,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中肯地说:“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部差距仍然存在。人民群众总体受教育机会大幅提升,但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仍未有效满足。”[7]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虽然从量的角度看,基本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但教育的多元化、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离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和国家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参照基础教育的教育督导制度,在高校内开展教学督导工作,这样对保证高校教学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校教风和学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将此项工作做得更符合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督导工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我们一定要头脑清楚,看准目标,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创新始终是教学督导工作发展的灵魂,不忘初心,持续深入打磨,创造条件大胆改革,持续夯实校本督导,“督”出教育新作为、新成果,助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得以发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