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解读
2020-01-02蔺柏之
蔺柏之
一、杜林的永恒道德论
杜林对道德认识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他把从思维中引出的永恒原则当作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同时,这些原则被杜林看作构成一切客观事物的终极要素。杜林从一般的、永恒的原则出发,认为“一切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意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正是通过这种综合的统一体,产生了不可分割的世界概念”[1],即现实世界是由思维、意识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由于杜林错误地把一般形式的原则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因此其在对道德的问题上也是基于此来认识的,他认为“道德的世界,‘和一般知识的世界一样……有其恒久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道德的原则凌驾于‘历史和现今的差别之上’”[2]。道德具有广泛而绝对的适用性,适用于一切时代和民族,道德具有永恒性。另外,杜林承认思维具有至上性,因此,他宣称真正的真理不受任何条件所限制是根本不变的,真理具有终极性。在永恒真理思想的影响下杜林同样赋予道德的真理以最后的终极性。他认为“道德的真理,只要它们的最终的基础都已经被认识,就可以要求同数学的认识相似性的适用性”[3],即道德不受时间、民族等条件的限制,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恩格斯对杜林的终极的真理、思维的至上性以及永恒道德论是根本无法认同的,他认为杜林的观点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全部关系,其永恒的道德论也纯粹是无稽之谈。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的起源及其特性
(一)道德的起源
自古以来,关于道德起源的问题就有不同观点的纷争。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伦理学史中,主要有超自然的道德起源理论和主观主义的道德起源论。超自然的道德起源理论主要包括神启论和天赋论,很明显此种说法带有客观唯心主义色彩,不是关于道德起源的科学表述。主观主义的道德起源理论在伦理学史上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位置,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道德是人的主体意志和观念的产物。显然这种观点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是站不住脚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杜林建立在唯心主义先验论基础上的道德观进行了深刻批判,他认为杜林从思维中寻找道德的根源是错误的。恩格斯从人的社会实践、人类的发展历史出发,对道德的起源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他认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4]因此,道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人的道德观念的产生和物质生产、社会交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因此对道德观念的考量和研究也无法抛开物质生产和交换的因素”[5]。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和交换的活动时由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对立,这时道德应运而生,通过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来调节各种社会矛盾、巩固社会关系,没有社会关系就不会有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不会有道德的产生。
(二)道德的特性
1.道德的阶级性
恩格斯认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6]据此,作以下几点阐释。第一,在阶级社会,社会经济关系具有阶级性质,而这也决定了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第二,道德的阶级性表现在它总是代表着本阶级的利益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个阶级都有各自的道德。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道德观念一定会成为社会的主流道德观,成为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然而,当被统治阶级变得足够强大直至能与统治阶级抗衡时,他们也会利用本阶级的道德原则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第三,只有消灭了阶级对立,真正的人的道德才会成为可能。道德自从产生以来就与阶级共同存在,但是阶级作为历史的产物,不是永远存在的,必然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走向消亡,而随着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消灭,道德的概念也会消亡,但这还需要相当常的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2.道德的历史性
在恩格斯看来,杜林所宣扬的永恒的道德原则不过是天方夜谭。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随之发展。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必然也是不断进步的。恩格斯鲜明地指出,道德属于历史的范畴,其具有历史性。从道德的本质来看,“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7]。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之间的道德规范存在着很大差别,即使同一民族当其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时道德观念也不尽相同,对善恶的衡量也有不一样的标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道德是历史的,是发展变化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提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类道德,即“过去的封建道德、现代的资本主义道德、未来的无产阶级道德”,还论证了这三类道德之间的矛盾关系,进一步证实道德具有历史性。恩格斯认为,这三种道德都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道德,因此,从绝对的终极性来说它们都不是道德的真理。但是,代表变革和未来的无产阶级道德是相对存在最长久的道德。同时,恩格斯指出,在同样或差不多的经济发展阶段,道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同之处,但这并不足以证明有永恒存在的道德。恩格斯的观点充分证实了永恒的道德不过是杜林的荒诞说法,条理分明地揭示出了道德的历史性。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
(一)以中国传统美德为基础,坚持解放思想
在同一民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继承性。新的道德观念的确立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往往是对旧道德意识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延续千年,历久弥新,对于现在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依然有益。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汲取其中与时代发展需求相契合的积极因素,摒弃落后腐朽、不合时宜的内容,构建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另外,在恩格斯看来,在同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和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道德必然会有许多相同之处。我们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制度存在差别,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均“处于生产社会化、国际化条件下的商品经济阶段”[8],因此,在道德领域也不可避免地会有类似的道德准则。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能回避其他国家道德准则对我们产生的影响,要敢于正视我们在道德建设某些方面的不足,也要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的前提下批判地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一些可以为我们所用的积极的道德规范,广泛吸收各民族道德的优点来服务于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二)以共产主义道德为价值导向,坚持与时俱进
恩格斯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出了道德的历史性,认为世界上没有普遍适用、一成不变的道德。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规范和准则都有其符合时代要求的特点,与之前总是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道德规范也会不断与时俱进。而人类历史上最高的道德类型是共产主义道德,它不仅是真正的全部人类的道德理想,更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共产主义道德从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共产主义道德观为指导,在继承和弘扬我国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地揭示了道德具有阶级性,道德是阶级的道德,始终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道德的阶级性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国虽然早已消灭了剥削阶级,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受国外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道德领域出现了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危机,理性思考,妥善处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的道德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社会主义道德一定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道德支撑。在社会历史发展历程中,每个时代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都与之前的有所差别。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指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我们提出了道德要求,推动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向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变革。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民,不断增强国民基本的道德感。
四、结语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深刻地批判了杜林错误的道德观,并科学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面对我国社会上出现的道德滑坡的现象,我们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引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帮助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念,进一步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