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旅行:基于活动的跨学科融合实践*

2020-01-02顾鑫浩

江苏教育 2020年91期
关键词:跨学科研学旅行

顾鑫浩

一、跨学科主题探究形式的“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一词最早见于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它强调让学生在旅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校常规教育所缺乏的体验、趣味、知识、能力和品格。研学旅行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内容具有开放性、方法具有探究性、取向具有实践性,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不谋而合[1],所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与跨学科融合课程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其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研学旅行缺少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自觉,由于没有主题式探究的课程引领,其综合性、开放性反而会带来“游多研少”、科学含量低、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跨学科主题探究形式的“研学旅行”。它以跨学科主题探究形式的“研”,培养学生面对复杂情境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行”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得品格提升。首先,跨学科主题探究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自发性,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空间。其次,跨学科主题探究有利于将研学旅行中所涉及的名山大川、高等院校、古迹地标等内容转化成有内在关联的课程资源,同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和视野从静态的被传授的知识,转化为服务于主题探究的课程内容,镶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再次,跨学科主题探究式的研学旅行转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拓宽了教师的学科视野,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用跨学科的视野挖掘和统整课程资源

跨学科主题探究式的研学旅行,必须基于学校和旅游地点现有的课程资源,这是课程实施的保障条件。基于跨学科的视野,我们从三个层面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挖掘和统整。

第一,从教育哲学层面,研学旅行课程应该“向自然打开、向社会打开、向学生打开、向家长打开、向活动打开”,注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动态的、对教学实践活动有深刻影响的课程资源。研学旅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一个经验”,即不要把旅行中的研究对象看成静态的东西进行要素分解,不要把实践活动分割成不相干的板块,而要让学生从出发到返回完整地经历一场包含不同思考、不同交往、不同体验的整体的、丰富的、内在的旅行,形成圆满的“一个经验”。

第二,从学习理论层面,课程资源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解答新课改提出的“知识生活化”的命题。要挖掘对学生健康自主、协作创新、责任担当等品格培养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亲身体验各地人文风采,深入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现场,从而在学生心中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生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从教学理论层面,注重利用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科技成就等旅行内容建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以项目学习为载体,以序列活动为主线,整合跨学科内容、方法、资源、评价等内容,在跨学科融合的研学旅行中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以融合的思路设计并实施课程

我们所设计实施的跨学科主题探究式的研学旅行不是单纯的旅游,不是活动的简单拼凑,它涉及五个设计维度:主题线路、能力品格、学科融合、项目学习、实践管理。具体来说:

1.主题线路。研学旅行课程应该具有选择性和整体性。所谓选择性,是指旅行线路不能单一,必须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的选择项目。旅行目的地可以是齐鲁大地,可以是渭河平原,可以是长江三角洲,也可以是江南水乡,等等。如果这些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还可以让学生“带着父母去旅行”,自主设计旅行线路。所谓整体性,是指每一条线路都包含名山大川、历史遗迹、高校名企等站点,同时注重挖掘生态环境、城市建设、革命历史、社会主义标志性工程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主题,而每个主题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立足于人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能力品格。跨学科主题探究式的研学旅行指向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我们让学生制订研学行程攻略以培养其信息搜索、辨别、筛选、重组的能力;通过安全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存技能;通过半自助的食宿生活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通过跨学科问题研究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化解冲突的能力;通过素质拓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通过摄影录像、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媒介素养、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尊重他人的品格;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名胜等研学站点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学科融合。研学旅行的主题探究涉及的学科众多,知识面广泛,不仅包含高中阶段的学科,还涉及了大学学科。例如,我们设计的“西安线路”中的“陕西秦腔艺术的民间传承情况分析研究”,涉及了地理、音乐、戏剧、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是孤立、机械的记忆,而是通过实践探究来加深理解,灵活运用。

4.项目学习。为确保跨学科主题探究得以落实,我们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建设学生与多学科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围绕研究主题,实施“预期结果—评估证据—学习计划”三阶段学习模式,提升了研学旅行中“研”与“学”的质量。其中,预期结果是学生通过主题(单元)学习后,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程度。评估证据是学生完成的表现性任务和其他反馈。学习计划是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经历的学习任务和序列活动。例如,一个研学小组到苏州阳澄湖旅行时,确立了“蟹塘水质改良”研究课题。在生物、化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了常用微生物对水体改良的原理和常用传感器、单片机原理,学会应用水质传感器数据借助APP 控制微生物投放,进而制作了水产养殖水体微生态自动改良系统。

5.实践管理。跨学科主题探究式的研学旅行,具有高度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活动的组织开展、师生的合作学习、学校与地方的协调联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有必要明确研学旅行在“行前”“行中”“行后”的相关工作要求。在行前,要成立专项小组,设计活动方案、制订安全预案,做好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培训工作。在行中,要指导学生按照行前培训的要求,根据研学目标,结合研究课题,深度体验,收集材料,开展研究并认真填写《研学手册》。在行后,要指导学生认真反思提炼,形成研学成果,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分享成果和心得,并将学生研学旅行资料录入学校基于认证、记录和展示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四、反思与展望

跨学科主题探究式的研学旅行,以主题探究为纽带,增强了学科与旅行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增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学科视野在旅行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以更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更专业的方式认识世界,用更有效的手段解决问题。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得研学旅行进一步课程化、专业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课程功能。

跨学科的研学旅行课程充分发挥了学科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升了研学旅行中各类课程资源的转化利用率,将学生的参观、体验、活动、分享、交流、评论等一系列经验纳入科学、严谨的研学活动单元和主题探究的流程中,从而形成了“研学规划、情境唤起、问题聚焦、方案设计、实验探究、成果检验、分享评价”的研学技术路线。

用跨学科的视野挖掘和统整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以融合的思路设计并实施课程,实现了育人方式的转型,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跨学科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