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0-01-02陈帅名
陈帅名
(信阳农林学院 党委办公室 河南 信阳 46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院校意识形态和政治行动大会上建议,高等教育机构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工作应与这些院校所培育的人的类型、教育方式以及培育者等问题结合起来。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应侧重于关键问题,加强意识形态和政治指导,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以及政治素养。因此,把大别山丰富的红色资源与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相融合,有助于通过鲜活的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有助于完善和丰富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培育党和国家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过程中,以物质为载体、以精神为导向,通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员和人民在斗争和实践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资源,这些资源具有明显的红色革命特征,所表现出的革命精神能够被利用和不断传承,具有极大的育人意义[1]。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河南、安徽、湖北的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别山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广泛的分布、丰富的数量、完整的类型、高人气和强烈的影响力为特征。据调查显示,大别山的红色资源分布在三个省、六个城市和30多个县。我国发行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风景名胜名单》表明,大别山地区的景区包含有南阳市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安徽省皖西南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竹沟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其中的一些被列为地方、省或者国家级别的主要文化遗物保护单位,有些已经成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红色资源丰富,而且还具有深远的历史底蕴。比如河南信阳,由于具有众多革命的据点和悠久的红色文化历史而被称为“红军的发祥地”和“将军的故乡”。信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分布着众多的革命遗迹,如平桥区尖山豫鄂边省委游击队诞生地、浉河区四望山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旧址、淮滨中共张庄支部遗址、息县刘邓大军渡淮遗址、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纪念馆、潢川特别支部旧址、固始红军攻克三河尖战斗遗址、罗山铁铺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光山王大湾会议旧址、商城金刚台红军洞群等。除信阳地区以外,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数量众多、形式丰富,且教育意义深刻,这些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
“大别山精神”就是“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这短短16个字不仅是对大别山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承,从革命先辈传递到当代青年,并不断绵延下去。革命文化的血脉传承不仅有赖于口口相传,更需要在精神上打下烙印。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中注入红色革命文化不仅是为了满足时代的需要,也是鼓励大学生自我提升和实现理想的关键手段。
2 将大别山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国际形势正处于急速变幻时期,加之网络信息传递迅速、改革开放等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也日益凸显,各种思想、理念、文化交错杂糅、融合交锋、边界弱化,社会形势复杂多变,各种因素使得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较之以往更具挑战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引导及培养不仅事关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更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2]。
红色资源作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尤其是作为典型的大别山精神,其所传递出的“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精神魄力,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从培育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出发,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地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奋斗。
大别山红色文化具有极其广泛与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方向和价值取向的引领和巩固,同时,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他们的思想闪耀着时代的光辉。因此,以红色精神丰富和充实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要守住教育之基,以立德树人为原则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承,同样至关重要的是,不断创新,让红色文化成为时代的标志,让红色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激发青年人的积极性。
3 大别山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大别山红色资源丰富、教育意义深刻又独具特色,故在校内思政课教学、校外实践教育、课余网络学习等方面,应深入开发大别山红色资源的应用,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拓宽路径。
中华红色文化多产生于动荡的时代,其初始内涵和本质属性带有很强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是特殊时代之下的优秀文化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进步,我们身处的环境与当时有天壤之别,当代的青年学生难以与红色革命精神产生共鸣。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主要集中于思政课程,且是大班授课,课程内容多以教材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多为被动输入,加之与红色年代相隔甚远,当代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程度不高。因此,如何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摄取知识,加强红色教育的实效性是目前红色文化教育的重点之一[3]。
将红色文化纳入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政教育,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避免空洞讲解红色故事,将传统革命文化融入新时代特征,例如将全民战疫与红色革命精神相结合,与学生切身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同身受,在实践经历中感悟红色精神。另一方面,要增加实践机会,让学生实地实景感受革命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代入感。与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红色文化不同,实践学习更能使学生与革命精神产生共鸣,进而增强思政教育的直接性和实效性。
第一,在校内思政课教学方面,加强大别山红色资源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研究,开发系列红色课程。教材建设是思政育人的基础,组织专业学术研究人才,积极编制《血染大别山》《吴焕先传》《信阳红色文化资源》等思政教育教材;不断增加大别山红色资源课程,加大打造精品红色课程力度,开发建设“信阳红色歌谣”“开国将军许世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别山精神研究”“金刚台上妇女排”等理论选修课程;举办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信阳为背景,描绘了红军战士的英雄舞蹈表演“映山红”。充分发挥校内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第二,在校外实践教育方面,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得到红色资源的滋养。在主题党日活动、革命纪念日、课外活动以及夏季大学生社会实践时,组织学生们进行“讲述价值观故事,实现年轻人的梦想”“秉承红色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忆革命英雄,发扬红色基因”等各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影响。要精心上好的红色教育实践课。比方说,为了教导大学生继承优秀的革命精神,我们带领学生看革命之家,倾听革命党员的英雄故事,吃红军的食物,感受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新民主革命的艰难时代,推进优秀的革命精神传承。在主题党日与革命纪念日,组织学生前往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和“诵读党员权利义务”等活动,让其重温革命信念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等。在暑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时,引导学生自愿担任革命纪念馆、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与导游,宣传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使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实践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教育效果。
第三,在课余网络学习方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在线学习,传播大别山红色文化。支持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将大别山的红色故事、红色电影、红色电视剧、红色歌曲,以及他们自己的创作、演出、表演,向世界展示[3]。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开展诵读大别山红色故事比拼、唱红歌竞赛、祭祀大别山革命英烈行动等,使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锤炼思想品格。
4 大别山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大别山红色资源在当下意识形态政治教育系统中的积极作用,高校就亟需从激励政策、运行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大胆探索,构建大别山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人力、物力投入,一些高校不仅请来思政领域著名学者举行讲座,并组织学生集体参观考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鼓励其撰写近代革命英勇人物调查报告、制作红色文化资源宣传短视频等,与此同时,为了丰富内容,提高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质量,提供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深入利用大别山红色资源的政治和文化价值,大大提高红色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成效。
首先,利用网络培训、互动方式和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等,构建大别山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运行机制。除了课堂上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之外,大学和学院目前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补充形式主要是讲座、报告和会议介绍,这种类型的教育,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极度缺乏,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没有太大帮助。大学生思政教育培训结业多是撰写思想分析的报告,这种考核简单、单一,缺少灵活多样性。因此,豫南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培训方面,要强化主讲者与大学生党员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加互动讨论环节,延长问题回答时间等,鼓励他们利用互联网技术来相互交流,并丰富完善大学生党员网上在线学习培训内容。在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豫南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服务社会来检验考察其党性水平;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分类设置必修课、选修课等,通过修够学时来完成考核。逐渐增加对教师、资金、科学技术和其他方面的投资,并建立机制,确保大别山红色资源高效融入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之中。
其次,建立一批专业知识储备丰富、教学技能精湛的思政师资队伍。对此,高校要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主要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院等毕业生为主体,打造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队伍。此外,注重选拔一些兼职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补充和后方力量,如面向全国聘请思政理论功底深、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以及党和政府领导人为特邀专家。还需利用好当地社会的优质资源,精选一些当地革命老战士、老模范等作为兼职讲解人员。
最后,高等教育机构应确保意识形态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资金充足,并继续增加投入。高校既要严格贯彻落实“思政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和“思政教育经费在管理费中列支”等政策,也要多渠道筹措工作经费。与此同时,大别山红色资源的数量需要全面调查,并建立数据库。大别山红色资源所含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也应通过数字收集、修复和复制、虚拟制作、展示和传播等方式,以数字形式呈现。这将为大学生的智力和政治教育及发展提供大量资源。
5 结语
发掘大别山红色资源的基本内涵,并将其与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相结合意义重大,既有利于当代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信念、提高综合素质,也能够丰富和完善大别山红色资源利用的理论研究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年轻大学生要充分发挥大别山红色精神,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