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县西湖的生态史考察

2020-01-02关传友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淮河西湖农场

关传友

(皖西学院 皖西文化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

在国家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城西门外有一座著名的省属国有农场——寿西湖农场,其前身就是寿西湖围垦而成的。寿西湖因景色秀美和位于寿县城郊位置,在历代文人的记述里颇有名气。湖泊史是中国水利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术界缺乏对寿西湖的研究,本文作者曾深入寿西湖实地考察,现根据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对寿西湖的生态变迁历史进行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寿西湖的得名和形成

(一)寿西湖的得名

寿州西湖因位于寿州城西门外而得名,简称寿西湖。明嘉靖《寿州志》载:“西湖,州西门外,西水集则淮、淝合流数十余里。”[1](卷之二,P6)寿州西湖原名蔚升湖,又名熨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北径熨湖”之句[2](P751),近代注家熊会贞疏称:“《通鉴》梁天监十二年,魏扬州治中裴绚来降,与魏人战,败,绚走,为村民所执,送至尉升湖。此《注》谓之‘熨湖’。考《沔水注》,宜城县城中有熨斗陂,盖以形名,此湖当亦然,疑‘尉升湖’‘熨湖’皆‘熨斗湖’之脱、误。《寿州志》今有西湖,在州西门外,水集则淮、肥合流数十里,即此湖也。”[3](P1958)从字面意思可理解寿西湖的湖底像熨斗一样的平坦。这当是其得名之所在,也说明寿西湖是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然湖泊。

因史料的缺乏,寿西湖早期的形状所知甚少。清代地方志所刊州域图知其形状大致呈圆形,“周六十里”;清嘉庆十七年实地踏勘丈量,“全湖周围实丈共四十一里六十弓”。[4](卷之三,P43)但实际上在没有修筑堤坝的传统社会里,西湖的大小肯定随着淮河中游地区不时发生的淮河洪涝和干旱而发生变化,其决定了西湖的形状,“淮水涨则成巨浸”。

(二)寿西湖的形成

寿西湖的形成是与淮河中游地理环境变化有关。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自第三纪以来,在不断沉降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凹陷盆地,它们都成为近代湖河相物质的主要沉积场所。”[5]这些凹陷盆地成为中游湖泊群的基础。淮河中游南岸属大别山及其延伸的山地丘陵区,支流顺应淮河南北向构造发育,河道短促,河谷狭窄,支流上下游高低悬殊较大,造成了发源于大别山地丘陵区的史河、沣河、汲河、淠河、东淝河等河床比降较大,水流湍急,分别在三河尖至峡山口之间注入淮河。淮河中游北岸为广大的平原区,地势平坦,注入淮河的支流有颍河、西淝河、涡河、沱河、浍河、北淝河等,河身平直,流域狭窄,河床宽浅,水流缓慢。淮河中游南北岸众多的支流汇集,成为淮河水沙物质的主要来源。特别在正阳关至峡山口间的中游河段,淮河沿着淮南弧构造线发育,岗丘紧逼河岸,河道在禹王山和霸王山山体之间,形成峡谷地貌,造成淮河水面宽度仅及正常水面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淮水在峡山口形成束水作用,使得水流下泄不畅,流速骤降,淮河水位急升,大量水沙聚集,并向两岸漫溢[5]。可见,正阳关至硖山口的淮河河段是洪水集中、泥沙淤积的两个主要地段之一。故地方志称:“淮自霍邱以上,其流未盛。至寿州,受两沙河之水(土人以淠水为南沙河,颍水为北沙河),至凤台又挟两肥而浩瀚极矣。数百里之来源,挟南北翼注之,众水而泄之,以八十丈之硖石口,其势不畅。故每遇夏秋霖潦,万水俱汇,则泛溢为害。包冈阜,败田畴,坏房舍,浸城郭,往往而是。”[6](卷之一,P49)因此,地理环境是形成淮河中游南岸的城西湖、城东湖、寿西湖、瓦埠湖等自然湖泊的基本条件。

黄河南泛夺淮和洪泽湖水位不断抬升是形成淮河中游湖泊的主要原因。南宋建炎二年(1128),杜充决黄河堤,黄河开始南泛;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决阳武故堤南泛,开始全面夺淮。至咸丰五年(1855)黄河决铜瓦厢,改道夺大清河北去。七百多年间,大量的黄河泥沙进入淮河,对淮河两岸影响很大。明清王朝为确保运河漕粮运输的通畅,实行“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治河策略,不断筑高洪泽湖(高家堰)大堤。徐士传根据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推算出洪泽湖大堤顶高程曾从1415年的9.77 m,到1826年增达17.20 m;子捻堤则从1678年的14.32 m,到1826年增达19.00 m。徐士传还推算湖底的高程,公元200年左右为2.7 m左右,800年为3.0 m以上,1855年达海拔10 m左右[7]。洪泽湖底不断淤高和大堤的逐渐加高,抬升了淮河干流的水位,造成淮河中游河段河床的泥沙淤积,有学者研究认为自始筑洪泽湖大堤以来,鲁台子——蚌埠河段每公里河长的加积泥沙的总量约达3400×104t以上[8]。其结果造成淮河中游的河漫滩淤高,缩小了水流的断面,致使泄洪不畅。明寿州人谢翀《重增土城记》说:“惟自嘉靖中叶,黄河改道,洪涛自徐、沛分流于淮、淝,过濠、泗以达海,始逆漾邅缓,河洼、湖心淤且十九,间岁盛夏暴霖屡作,英、六、汝、颍狂澜复下,则硖石势遏,而潢潦漫渟,连山隐树,一望无涯,水之迫近城堞者止余寸尺。风推浪撼,厮民之躯命产业直与鱼虾共之,恻隐者所骇闻也。”[9](卷之二,P187)清大学士、光绪帝师、寿州人孙家鼐称:“道光年间,黄河屡决口,由颍水趋淮,挟泥沙而下,淮流因之受病。于是寿之下蓄,如怀远、临淮、五河、盱眙等县,为淮流所经行者,悉淤垫失建瓴之势,不能畅流。”[4](卷之四,P56)因此,黄河夺淮带来大量泥沙沉积,淤塞河口,每遇洪水,淮河向支流倒灌的范围扩大,促进了湖泊的发展壮大。

二、寿西湖的自然条件和景观

(一)寿西湖的自然条件

寿西湖位于东经116°46′,北纬32°33′,面积162 km2。北滨淮河、东淝河,西连菱角嘴,南至双桥集,东界寿州城墙。湖区东北部地势较高,最高海拔21 m,最低海拔16.9 m。湖区所在地属亚热带北缘温暖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区域季风显著,气候变化较大,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2285.6 h;年平均降水量910 mm,年平均蒸发量1562 mm,年平均气温14.9 ℃,无霜期219天,年平均相对空气湿度78%,年平均风速3.2 m/s。其地带性土壤是属黄棕壤类型的粘盘黄棕壤(当地称名“马肝土”),湖地则是由湖区沉积物构成的黑黏土,即冲击型淤土,土质黏重,土层分明,种类不同,其中淤土占96.58%,两合土占1.5%,砂土占1.97%,土壤较为肥沃①。

历史上寿西湖水生态系统因其宽阔广袤的水体、适宜的气候条件,生长着丰富的动物和植物。但由于史料记载的缺失,历史上寿西湖的植被和动物详细情况我们无从得知。寿西湖最常见的水生植物是莲、芡、菱、菰、菖蒲、荻、苇、莼菜、荇菜、萍蓬草、金鱼藻、水草等,湖边则有红柳、杞柳及席草、蓼类等水生植物。从属同一水系且相距数里的瓦埠湖可知,水生动植物资源较丰富,有野生植物20科45属52种[10]。两栖爬行类动物生物饵料比较丰富,浮游植物有7门50多种,含量191万个/L;浮游动物27种,含量309个/L。湖内有鱼类70多种,湖泊定居型主要有鲤、鲫、鳊、鲂、鲴、湖魪等,江湖半洄游型主要有鲢、鳙、青、草、鱤鱼等,其他多为河蚬、河蟹、青虾、银鱼、鳙鱼、麦穗鱼、餐条等,此外还有甲鱼、龟、鲌、黄颡鱼等名优鱼类;两栖爬行类动物22种(现仅有15种),鸟类109种(现仅有96种),野生水禽常见的有大雁、野鸭、天鹅、鸳鸯、白鹭、池鹭、小天鹅等种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红隼、小鸦鹃等,有省一级保护动物四声杜鹃、金腰燕类等,还有兽类12种(现仅有8种)[11]。

(二)寿西湖的自然景观

寿西湖数十里潋滟湖光、啾啾鸣禽相映成趣,城墙、八公山色,形成特别的自然景致。故在明代嘉靖年间编纂的《寿州志》就将“西湖晚照”列为“寿州八景”之一,给诗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清诗人周方升的《西湖晚照》云:“湖畔湖明淑气融,流光荡漾水天空。影拖岸柳连波绿,晴醉汀花逐浪红。两两渔舟催晚景,声声牧笛送春风。行歌人向长堤出,远岫参差淡霭中。”[12](卷二十,P316)每当夕阳西下,登临城楼,放远望去,远山透紫,岸柳披红,涟漪千层,霞光万道,苍苍蒹葭,点点鸥鹭。西湖之上,渔歌互答;汀州侧畔,牧笛弄晚。夕阳影乱,樵夫荷担采归;宿鸟西飞,衔去斜晖一缕;暮色渐至,婀娜西湖,辉映出城中万家灯火。面对如此佳境,痴醉游客,竞忘归步。诗人给观光者带来了美与秩序的无限感知。而另一诗人萧景云的《熨湖行(熨湖亦名西湖)》则尽述了西湖景观的形成过程及特色所在。诗云:

天到淮南碧如此,蔚蓝光束漭瀁里。湖龙喷涎珠泻水,浪激云翻三百里。

东南众流交织下,肥涨打破二里坝。黄水淮水壅不行,羊头溪来助叱咤。

孤城如盎欲浮倾,连山似舟冲难驾。谁道湖光熨贴平,直看涛势江海跨。

溺人断舵风长号,不独五代沉戈矛。暵干波竭孽龙死,数万顷森青青苗。

苻坚军扼背水阵,此实战场喧金铙。水劫兵劫积灰黑,孰理桑田成肥饶。

外堤中沟深且峻,滋枯退浸逸始劳。下流洪泽淤尽彻,倒灌停滞无分毫。

呜呼此意仰天高!夕阳晃晃影斑驳,半衔半吐障菱角(菱角嘴,湖西冈名)。

金光璀璨翠旗卓,龙女游归晚舶逴。风鹤不惊随戏濯,沈将不吊看渔捉。

险夷浑忘蘧然觉,名附杭颍滋谣诼。[4](卷之三十四,P547)

诗人通过描述季节性自然力量的洪水发生,展示淮淝暴涨、形成汪洋巨浸的西湖波涛景观,进而联想到历史上在此发生的金戈铁马之战,为许多英雄在此折戟沉沙而兴叹。同时还反映了清代该湖泊集约开发利用的人类活动在洪水面前的无力,体现出自然环境的变迁。晚清州人方希孟也有《西湖》五言诗:“西湖两杭颍,车马夺清闲。此地半渔圃,幽人自往还。雨云多在水,烟树不遮山。太息八公去,高风不可攀。”[13](卷一,P724)是诗人通过对杭州、颍州两西湖与寿州西湖的对比,感叹寿西湖烟树云雨的清幽景色和八公山的伟岸高耸。

三、寿西湖的开发与社会纠纷

(一)寿西湖的开发

长期以来,寿西湖作为自然湖泊,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仅是周边居民自发开垦种植。地方志载:“明崇祯十三年,大旱,民偶开种,遂征湖租,国朝蠲除。”[4](卷之三,P43)说明寿西湖在清代才受到地方的重视,居民自发将未被水的湖滩垦殖为湖地,其余则成为周边居民和当地驻军的樵牧之所。到清嘉庆年间,开垦湖滩成田者已有数百家,其中大多数为凤台县势家赵氏宗族者[6](卷之四,P196)。

为了确保湖田不被水浸,清嘉庆十五年(1810),凤台知县李兆洛因案视地势,见“湖地不甚下,而滨湖之田高于湖底仅咫尺,水灌湖即滨湖之田尽沉”,认为需建闸“以节之,使涨水不溢,则湖田可保”。凤台县武生赵长清之族有“滨湖薄田数十顷”,加之此处乃出入必经之道,“值冥晦或风雨,亦颇苦之”,愿意承担造闸之任,“劝募或致观望不能集,鸠赵宗族百余家各殚其力,幸工可蒇”,得到李知县批准,“为条示程式,戒蕺侵蠹,即日命畚锸,历六月而功成。其年,滨湖之麦大稔。会五月,霪雨一昼夜,其附闸之土坝不及启,水窦坝而入,悬溜而下,荡啮底土,遂蛰闸门,湖田復漫”。到冬季湖水退落,赵长清復请重修,“益治基址,厚其垛,宽其门,三月之间,屹然增于其故。”[6](卷之四,P197)此闸宽九尺六寸、深十一尺、广十一尺、长百一十四尺。道光五年(1825),署理寿州知州王友仁捐廉并倡议,谕请州县士绅孙凤章、顾麟光、柏节、李唐等董其事,挑挖寿西湖入淮新沟一道,计长一千三百五十六弓二尺、宽三丈五尺、深一丈八尺;陶家沟、马家沟、两河口一带沟河二十余里,淤浅之处亦俱疏通;二里坝与新沟口,筑新闸坝以资蓄泄[4](卷之六,P84)。

民国鼎革后,地方政府虽有兴復计划,但因工程耗费巨大,加之战乱,仅有部分工程兴工。据《寿县志》载,民国十年(1921)自大涧沟、菱角嘴入凤台县境,开始兴建长约25km淮堤,称淮右干堤(淮河南岸),挡御淮水,护田六万亩[14](P181)。民国三十一年(1942)因县城被日军占领,为防寿西湖水上漾,在冯家圩至涧沟集修筑长11km的防洪堤,称寿西复堤[14](P182)。民国三十五年(1946),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修复从冯家圩经黑泥沟、赵台子至寿县城墙西南角的牛尾岗淮河右堤,命名为寿西淮堤[15](P249)。

可见,自清中期以来,寿县地方社会多次对寿西湖、淮河、东淝河堤防进行修复。但每夏淮水盛涨,倒灌入湖,秋冬水落,带来的泥沙壅积淤塞沟河,闸坝也屡兴屡废。寿西湖大多数仍然呈现芦苇丛生的自然沼泽状况,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得到了根本改变。

(二)寿西湖引发的纠纷

清代寿州地方社会曾因寿西湖引发多次社会纠纷,对地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著名是清嘉庆年间的兵民争地案和同治年间的二里坝闸启闭案。

1.兵民争地案

清代负责皖北、皖中地方安全的清军绿营兵驻军寿州,寿西湖滩地则为兵民牧樵之地,相传为兵四民六,但界址无法考定。但因“凤台傍涯民田逼近湖边,营马之牧于湖者,往往逸入以践食,以致频年结讼”。自嘉庆十一年,“兵民互争牧地,屡行禀控”。嘉庆十七年,寿春镇总兵多隆武,咨呈总督部堂、巡抚都院,“以寿州城西湖地界不清,兵民争控,求委员堪丈”。三月,两江总督百龄、安徽巡抚钱楷委派凤庐道四色达、凤阳府知府姚鸣庭、江苏候补道广善、苏州海防同知僖、江宁协副将祥泰,会同寿春总兵多隆武、游击沙念圣、守备程锡奇、寿州知州沈南春、凤台县知县李兆洛,“共同踏勘丈量,分定界址,画沟埋石”。经实地查勘丈量,测得寿西湖周围共四十一里六十弓,并将勘丈结果绘成图说及各方议定划界方案呈报两江总督百龄、安徽巡抚钱楷批准,“全湖入官,画分兵四民六,为樵牧之所。确有旧案可凭,自应照案定断,通详立案。并刊碑营县大堂及沿湖堤岸,俾众共知,以翼永远遵守。”因此,“合行照议刊碑,将详定四至里数、弓口,禁约开载明白,以凭遵守者。”军民纷争得以平息[4](卷之三,P43)。其订立的规约如下:

全湖周围实丈共四十一里六十弓,自城西门外对涵洞起,迤西北至羊鼻梁骨止,计长七里;自羊鼻梁起至汪家大路止,计长五里,皆凤台界。自涵洞口分界起,迤西南至九里沟止,计长十里六十弓;自九里沟起,至汪家大路止,计长十九里,皆寿州界。旧志载西湖周六十里,系约略言之。今遵部颁尺式,足五尺为一弓,三百六十弓为一里。

兵四地界共实丈十七里六十弓,自涵洞口界石起,西北至羊鼻梁骨埋有界石;西南至九里沟埋有界石,共长十七里六十弓。从羊鼻梁骨界石对九里沟界石,划直沟一道,沟以东为兵四地,沟以西为民六地。全湖四六分劈,分兵四之地,止应十六里;所余一里六十弓,议于湖之南北岸,让出走路二条,为民人由湖东入湖西樵牧之路,弁兵不得藉此拦阻。

自划定地界之后,营马不得越沟蹂践民地;民人不得越沟侵占营地。

兵四地内营兵,不得将牧地指租与民人开种。

兵民湖地与钱粮地毗连处,俱创沟筑堤,以为分别。界内之地未垦者,永禁再垦;已垦者,查明造册,入官输租,为书院、严济堂经费。

西门外现已造桥,营兵放马直由西门下湖,不得復出北门。

湖低漥,倘经大水,沟埂坍卸,恐仍旧淤平,以致混淆。日后凡遇水淹之后,该州县重照原界,委员督夫重挖,毋致淤填。[4](卷之三,P44)

2.二里坝闸启闭互控案

前述嘉庆年间凤台势家赵氏宗族在知县李兆洛的支持下修筑了二里坝闸,虽确保了湖田不受水浸的安全,但却造成了寿州城排水的难题。因此有关二里坝闸启闭修筑问题,使得寿州和凤台县之间为此而时常引发纠纷。同治十一年(1872),发生了寿州绅耆孙传薪、臧又新、王锡福等,凤台县绅耆赵克忠、赵景尧等互禀,启闭二里坝及张家沟附城沟濠土坝一案。是年闰六月十八日,在总理皖省防军营务处江西候补道任兰生的批复下,寿州知州陆显勋、署理凤台知县董声元“会详遵饬勘明”,“因据两邑生监陆雨亭、尹元勋、王任、陶燮庭等议请,如逢淮水泛涨,许(赵克)忠修筑;淮水退落,许(孙传)薪扒去濠坝。昔由地保禀请示行等情,绘呈图说请示缘由”,“奉批据详各情尚为允洽,应准如详给示勒石,毋(务)垂永久。其启闭之时,仍由各该地保禀官请示遵行,以杜争竟,此缴图存等因,奉此合行遵饬给示,勒石晓谕”,达成了解决纠纷的协议。并将纠纷解决过程及结果于同治十二年七月九日勒石刊碑,“为此示仰寿、台两境绅耆、居民、地保人等一体知悉,嗣后如逢淮水长落,应行启闭,均责成各该地保随时禀明,地方州县批示遵行,永杜争竟。倘有奸民违抗擅敢私开私闭,致滋事端,定即会详严办,决不宽贷。各宜禀遵毋违,特示。”[12](卷之五,P92)并置于寿州西门瓮城墙上。

以上所引是寿州地方社会因寿西湖纠纷产生很大影响的事例,见载于地方志书。未见于记载的小纠纷可能更多。

四、寿西湖的消失——寿西湖农场的建立

1950年夏季,淮河流域发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大洪水,淮堤决口,洪水横流,沿淮居民损失惨重。同年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上中下游兼顾、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照顾局部的豫皖苏三省共保”原则和“蓄泄兼筹”方针,并作出治淮规划:在山区建大型水库拦蓄山洪,减轻淮河干流负担;在沿淮开辟蓄洪区,汛期蓄洪,以杀水势;退建堤防,开辟行洪区,打开排洪通道,使水流畅通;培修沿淮堤防,增强防洪能力。皖西六安地区大部分属淮河流域,按治淮规划,除在境内大别山区兴建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梅山四座大型水库,承担淮河中上游全部山谷蓄水容量的40%以外,还在沿淮开辟四个蓄(滞)洪区,负担淮河中游全部湖泊蓄水容量的80%;同时开辟姜家湖行洪区,退建临王段,培修沿淮堤防[15](P245)。寿县东淝河流域的瓦埠湖、寿西湖被开辟成为蓄(滞)洪区,国家投资兴建了寿西淮堤、东淝河闸、牛尾岗堤、二里坝拦洪堤等水利工程,基本上消除了淮河水患的威胁,为寿西湖的全面围垦提供了根本条件。

此后全国各地的浅湖大都被逐渐垦殖为农田,地方政府纷纷建立了垦殖农场。寿西湖也被政府批准建立了国有农场。1951年4月,六安专区正阳关农场于寿西湖建立寿县分场。1952年10月,经华东农林部批准,成立国营寿西湖农场,开始了全面围垦寿西湖的行动。1952年底,该场开垦荒地146.67 ha,设李台子、龙头、西外3个生产队。同年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寿县公安局于寿西湖建立了寿县城西湖劳改农场,组织犯人进行垦荒,劳动改造。1953年10月,农场场部由方氏祠堂迁入寿县北大街文昌宫,耕地扩大到787.27 ha。1957年2月,寿县城西湖劳改农场并入该场。1958年10月,农场下放寿县县委领导,易名“国营寿县寿西湖农场”。1961年10月,收归省农业厅领导,恢复国营寿西湖农场建制。1969年9月,成立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寿西湖农场被编为1师1团。1975年8月,兵团撤销,恢复农场建制。1982年1月,成立国营寿西湖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属安徽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的独立法人企业。1985年,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有单户农场163个,联户农场56个,实行统一领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定额上交。1987年5月,实行场长负责制[16](P513)。2003年12月,更名为“安徽省寿西湖农场”。

寿西湖围垦首先要排出湖内积水,1951年冬至1952年春,开挖了一条长19 km、底宽12 m,从黑泥沟至寿西涵的寿西排涝渠。1957年10月,在寿西退水渠出口处建九里涵2孔,拱式,每孔宽高各3 m,最大排水流量65 m3/s[15](P251)。1958年动工,1964年竣工,开挖了宽90 m、深3 m、长7.9 km的“跃进河”;1964—1965年,开挖了宽25 m、深3 m、全长6.8k m的西排干渠;1971—1973年完成了宽35 m、深1.5 m、全长7.2 km的前进河。三条河渠为全场主水道,平行横贯场内南北,在排涝和抗旱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还开挖支渠10条、全长4 km,条田斗渠393条,累计土方量395.7万m3。1990年,建成寿西湖排涝总站,建电力排灌站两座,排涝面积98 km2。现存大型排涝站3座,总动力6425千瓦,流量62.5 m3/s;小型排灌站24座,总动力2120千瓦;建桥梁、涵闸各28座,基本形成全场水利网络系统[16](513)。在干支渠道两侧及主干道两边栽植杨、榆、水杉、池杉等树木59.6万株,形成大小护田林带网络50个,场内耕地的林带覆盖率达9.4%,从而涵养了水分,改善农田小气候。场区内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真正满足了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发展高标准要求。

围垦后的寿西湖农场土地总面积5078.4 ha,其中耕地3924.93 ha、林地73 ha、水面74.53 ha(养殖面积40 ha)、果园6 ha。到20世纪90年代总人口达7527人、场内职工4100余人。场内主要种植小麦、大豆、水稻等农作物,以小麦、大豆著称。从1953年至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由255.53 ha发展到3733.33 ha,单产由44 kg提高到325 kg;大豆由189.13 ha发展到3160 ha,单产由50 kg提高到120多kg,粮豆总产由17万kg提高到2000万kg以上,1987年为2237万kg,1986至1990年,年产量保持在2000万kg以上水平[16](P514)。粮食商品率:1953至1965年为67.5%,1966至1975年为61.5%,1976至1987年为73.3%,1988至1990年为42%。进入90年代每年出售商品粮达1000—1300万kg[16](P514)。

1989年,农场成立种子公司,引进华东地区首条种子烘干线,开始生产、加工、经营麦豆良种。1992年全面实施良种基地项目建设,1995年,农场良种基地建设被纳入全国农垦系统三百工程,是农业部确认的“全国农垦百家良种基地”之一。种子公司集科研、生产、加工、经营为一体。2005年,拥有固定资产2060万元,是安徽省最大的麦豆原(良)种生产加工基地。2006年,投资1500万元,进行大规模的扩建。现有种子烘干线7条,精选设备20台套,晒场3万m2,仓库2550 m3。公司建有麦豆穗(株)行和穗(株)系圃21.33 ha,原种圃433.33 ha,连片成方良繁基地4000 ha,初步形成“育、繁、推”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种子产业化模式。2001年至2005年,种子生产、经营和销售量每年以250万kg递增,年生产加工麦豆良种2500万kg,产品除覆盖安徽沿淮等地外,还远销山东、河南、江苏、湖北等省市,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②。

实行改革开放后,农场工商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建成或改建、扩建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水泥厂、粮油加工厂、食品厂、农机修造厂、复合肥料厂、商业公司等10余个工商企业,农场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979年,寿西湖农场受国务院通令嘉奖,1989年、1990年、1995年和1996年,四次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评为“创最佳经济效益先进单位”。2003年,为提高工业化水平,经六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寿西湖农场与寿县人民政府共建工业园区,园区于200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③。到2012年建场六十周年之际,园区面积达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44家,总投资达20亿元。现有300多名农场职工和职工子女在园区就业,增加了职工收入。园区初步形成了汽车、纺织、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寿西湖围垦六十多年来,已经形成为典型的城郊型农场。

五、结语

寿西湖因位于寿县城西门外而得名,是早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存在的自然湖泊,但长期未受重视。直到明代才受到地方文人的重视,被地方志书列入“寿州八景”之一而附会为“西湖晚照”。清代寿西湖周边滩地被地方势家居民开垦利用为湖田,种植水稻及麦类作物。因各自的利益需求不同进而出现社会纠纷,影响到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治理淮河行动的展开,寿西湖被全面围垦建立了农场,存在千年的自然湖泊消失。今日夕阳西下之际,若登临寿县西门城楼,百年前“渔樵唱晚”的苍烟暮霭自然湖泊景观,近处已成为烟火万家、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景观,远处则是麦浪滚滚、稻菽千重的现代农田生态景观。

注释:

① 安徽省寿西湖农场:《寿西湖农场志》(油印稿),第19、20页,1991年印。

② 《寿西湖农场志》编纂委员会:《寿西湖农场场志(1987—2006)》第28、29页,寿西湖农场2011年8月印。

③ 《寿西湖农场志》编纂委员会:《寿西湖农场场志(1987—2006)》第4、5页,寿西湖农场2011年8月印。

④ 寿西湖农场:《前进中的寿西湖农场(寿西湖农场建场60周年解说词)》第6页,寿西湖农场2012年印。

猜你喜欢

淮河西湖农场
农场假期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农场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一号农场
淮河在歌唱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