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研究

2020-01-02万军杰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体农民农村

万军杰 乐 三

2017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乡风文明建设列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2017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齐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7 年12 月30 日。2018 年中央1 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日报》2018 年2 月5 日。2018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③《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央视网,2018 年3 月8 日。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农村地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村的文明风貌逐渐焕发新气象。具体表现为:农民综合素质整体提升,乡村文化振兴有效助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强,文化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农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得以充实;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推进,精神文明风貌大为改善等。但是,乡村文化建设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缺乏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疏于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忽视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缺少对历史资源的开发等。乡村文化建设成就的获得依赖于主体力量的积极有为,而唯有多元主体协调联动进而凝聚强大合力才能破解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最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一、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力量的构成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是指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良好村容村风培育的能动性主体。通过实践观察可知,村党委(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农民群体、社会组织是乡村文化建设中最主要的主体力量,他们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走向和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党委和村委是重要的领导力量

在农村问题治理中,村党委(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无疑是最重要的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28 日。作为基层党委,村党委(党支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安排的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政策举措,切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乡村振兴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带领村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党委(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是并行不悖的,前者负主要领导责任,后者则是通过联系村民、引导村民、教育村民来实现管理目标。二者需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好领导作用,实现通力合作,共同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二)农民群体是最广泛的主体力量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民群体是乡村振兴建设最广泛的主体力量,也是十分重要的主体力量之一。从历史角度看,农民群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都扮演着重要的主体角色,他们用实际行动将中国革命推向胜利,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从现实角度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因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世界,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②谭德宇:《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56 页。。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要求、契合农民利益诉求,提升农民主体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热情、调动农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助推乡村文化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三)社会组织是必要的辅助力量

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又称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根据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 年5 月27 日,全国社会组织共873970 家,其中在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有2277 家③陈友华、詹国辉:《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问题与抉择》,《新视野》2020 年第5 期。,这些社会组织对于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乡村文化建设中社会组织主要起辅助作用,他们以“配角”的身份参与振兴乡村文化,帮助农民认识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自身主体作用的重要性,以组织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保护和宣传等为载体帮助农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农民群众在活动参与中提升主体意识,自觉主动地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二、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力量发挥作用面临的难题

乡村文化建设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谋共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系统工程,而在实践过程中,各种主体力量的作用发挥困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导致农民群体主体地位弱化、基层政府管理错位、社会组织参与滞后等诸多问题。探析各种主体力量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是消解困境、化解难题、开创新局的前提条件和理论准备。

(一)农民主体地位弱化

农村社会发展不足导致农民主体地位弱化。从目前经济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收入,较改革开放以前有了快速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由于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滞后,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加之“农村人地比、劳地比严重过高,从而人均、劳均的土地产品和农业收入难以提高”,并且“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投资消费等发展严重滞后”①谭德宇:《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95、98 页。,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受到严重考验。一定的经济决定了一定的政治和文化,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农民只有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追求个人价值、社会地位、精神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虽然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正在逐渐消除,但是相对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和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农村产业空心化问题也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建设的因素,使农民受困于经济发展难题而无力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因此,经济问题尚未解决之前,农民群众会集中精力解决吃穿住行等现实问题,而这些现实问题阻滞了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文化教育的落后致使农民主体意识薄弱。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农村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前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奇缺、师资力量匮乏、教学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时至今日,农村地区教育状况虽大有改观,但相对落后的现实依然未能改变,故农民群体整体文化素养偏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由于缺乏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又没有合理的方法论指导,因此大部分人还处于半文盲的状态,他们无法理解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也不会主动地去关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时政动态,更难以体会到自己肩头所担负的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责任与义务。文化教育的落后使得农民学识不高、思想落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容易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难以发挥主体作用。

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农民群体的思想观念。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农村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农民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第一,拜金主义冲击优良家风、村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资本”具有无穷的魔力,它使人们趋之若鹜,又使人们欲罢不能。在对“资本”的追逐中,人们逐渐迷失自我、丧失亲情,重塑价值观和“信仰”。第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让人们背离伦理道德。市场经济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其运行的基本模式,这直接导致了各种市场主体不择手段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忘记了重义轻利的优秀传统。第三,享乐主义腐蚀着农民的身心。以往农村地区一直视勤俭持家为传统美德,而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的欲求不断膨胀,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也使得享乐之风日盛。这三股不良风气的滋长,在弱化家风、村风教育功能的同时,也使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弱化。

小农意识抑制了农民主体地位的培育。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对广大农民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在长期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农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都深深地打上了保守、封闭、消极、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知足常乐的烙印。”①吕宾:《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主体地位被弱化的原因与对策》,《理论与改革》2013 年第2 期。小农思想的长期影响,使大部分农民认为地方政府应当是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并把振兴乡村的希望寄托于政府,希望靠“等”和“要”来完成农村的文化建设任务,而不是自发、主动地参与建设,这是农民主体意识不强的重要表现。

建设主力的流失导致农民主体地位弱化。农村地区教育普及率以及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人口空心化的进程。许多80 后和90 后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很少有高学历人才返乡支援建设。因此,教育情况的不断改善并没有缓解农村人才缺失的困境,反而使有希望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这一批逐渐流失的青壮年劳动力是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本可以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人才队伍的流失无疑会导致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弱化。

(二)基层政府管理错位

政府管理错位促使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居于被动地位。其一,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重配角、轻主角,农民成为“局外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一直扮演着“主角”,且一味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忽视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热情,导致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逐渐成为“局外人”。其二,地方政府管得多、统得紧,农民显得很被动。地方政府一味强调给各村不断输送先进文化,以主导地位快速实现农村地区的文化振兴;然而却不重视在农村“种文化”,一般通过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通俗方式进行文化宣传,这些都只是一时之计,影响的受众少、范围小、时间短。地方政府统管失度,一味强调“输血”,忽视“造血”,致使农民依赖性增强,故而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

政府缺乏机制建设使得农民难以发挥主体作用。财政保障体系的缺乏,造成农村地区文化设施落后,文化消费水平低,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乏味,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较少;教育机制的缺乏,使农民文化素养偏低,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能力不强;宣传机制的缺乏,使农民无法全面了解乡村文化建设对农村、农民、农业的重要性,也限制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激励机制的缺乏,使一部分挣扎在贫困红线附近的农民缺少内在动力和参与热情。缺乏各种保障农民成为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长效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在具体工作中必然成为最重要的主体力量。

(三)社会组织参与滞后

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协调面临困境。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社会组织要想顺利开展工作,就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但这在实际运行中并非易事。首先,乡村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某些社会组织的发展良莠不齐,如果部分社会组织打着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旗号在农村传播不良思想,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地方政府往往难以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任交给社会组织。其次,有一部分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实效,给某些地方政府带来一定压力,会显得地方政府在文化建设层面“不作为”或者“怠政”,因此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行为多多少少会遭到某些地方政府的拒斥,这也暴露出地方政府在容纳和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上还显得比较保守。这些社会组织如果无法与地方政府协调矛盾,就难以在农村的文化建设中施展拳脚。

群众基础薄弱影响社会组织参与力度。一是大部分社会组织在农村地区的群众基础薄弱、影响力较小,难以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并没能很好地契合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没能改变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的现状。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组织难以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帮助农民群体更好地认识并发挥主体作用。

社会组织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足。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又使得其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动力不足,比较突出的两点是:其一,缺乏固定经费支持,活动资金不足。没有固定的经费支持,同时又受限于活动的场域,一些社会组织难以长期持续开展比较大型的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和项目。其二,组织内部向心力不强。一些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坚强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不能形成合力,难以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以上两个因素是限制大部分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性因素,由于这些痼疾的存在,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参与滞后、力有不逮。

三、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力量参与文化振兴的路径

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问题是大事、要事、急事,也是难事。仅仅依靠一方力量,很难顺利推进,必须协调各方、统筹联动,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农民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的主体力量,使其高效地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全过程、全方面之中,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领导作用

其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政治领导,政治领导是根本。首先,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基层党组织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在正确的政治原则、政治方针和政治路线的指导下,将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切实抓好文化建设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其次,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农村地区相对闭塞,党组织要做好政策的上传下达的工作,积极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政策的普及宣传力度,帮助农民进一步了解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事宜。

其二,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思想领导,思想领导是灵魂。基层党组织成员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即要掌握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运用合理的教育载体,根据群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道路。

其三,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组织领导,组织领导是保证。主要通过推荐优秀人才担任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工作来实现。首先,要严把入口关。要确保让党性原则强、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雄厚的优秀人才担任领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乡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其次,要严把监督、考核关。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督促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更加尽心尽力地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之中。最后,要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一是要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确保成为帮助村民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的得力助手;二是要增强外部的凝聚力,即要正确处理好基层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保证两者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共同致力于乡村文化建设。

(二)激发农民群体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第一,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实现农村产业现代化。其中包括,实现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努力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实现生产内容的现代化,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交换过程的现代化,改变传统单一交易方式,采用实体经营以及线上经营两种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要实现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主体思路即要发展规模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促进接“二”连“三”齐发展。首先,要根据地方实际发展特色规模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区位农业生产,扩大农业种植的规模,增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还可以根据地理条件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等。其次,以工促农,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发展。在规模农业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就近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供应。农产品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包括粗加工和精细加工,如把水稻加工成大米、酒水或者米制食品等等。然后,以第一、第二产业为基础,带动第三产业创新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大力发展给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农民既可以进行农产品贸易,也可以开展工业产品贸易,还可以根据本地的区位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等。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拉长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使农民改变过去单纯从事农桑的落后面貌,在现代化背景下着力打开产业发展新局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地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将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也为农民群体主体力量的发挥夯实物质基础。

第二,促进就业带动人才返乡。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乡村建设。首先,推进农村产业现代化以及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都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常住人口的就业问题,还能给更多高素质人才提供优质就业机会。其次,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助力乡镇发展。乡镇领导可以根据某些乡村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招商合作企划书,然后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宣传,在广泛招商引资的基础上,吸引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投资农村的产业发展。农村产业经济蓬勃发展,就业岗位也会不断增多,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更多的人才会不断涌现,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才会蓬勃壮大。

第三,提高农村教育文化水平。农民群体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力量,必须从两方面着手,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文化水平,以确保其主体力量的有效发挥。一方面,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帮扶与倾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水平,建立素质过硬、能力出众、管理科学的一流教师队伍,努力缩小与城市的教育差距,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培育农民的文化素养,提高农民群体助力先进文化建设的能力。要帮助农民群众搭建信息化、现代化的学习平台,开展网络知识学习活动,使其能够接触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科技生产知识;培育农民的现代化意识,使其开拓眼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认识世界、逐渐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推广和普及方便快捷的交流媒介和宣传载体,使农民能够更便捷高效地接收信息、学习知识。以文化人,努力提高农民群体的整体素养,既有利于积极塑造优良家风、文明村风,又有利于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力量。

第四,培育农民主体身份认同。首先,要着力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培育主体意识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先要通过宣传教育破除农民群体头脑中固有的“等”和“要”的小农思想,帮助农民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践主体地位,从而以积极的主体身份认同参与到实践进程中。其次,要保障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各级政府在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或者乡村文化建设新政策时要畅通信息传达渠道,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农民能够知晓规划或者新政策的内容;乡镇政府或者村委会可以依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农民群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使其有更多体验感和收获感;基层党委和村委会要重视村民的精神文明发展需求、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确保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方面,才能不断激发他们的主体力量。

(三)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协作。首先,社会组织需与地方政府充分沟通。社会组织要想取得地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第一步就是要消除芥蒂、开诚布公。相关组织应该把自身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向地方文化部门阐释清楚,并共同探讨其可行的活动范围,坚决抵制非法的文化宣传活动,如要组织活动需事先和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后再实施以免引起争端。其次,社会组织需与地方政府精诚合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都是重要的主体力量,其作用就是携手帮助农民群众更好地实现主体作用。二者应该保持通力合作、互相补充的关系。地方政府应该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容纳和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社会组织也要积极响应地方政府的政策号召,不越界地帮助农民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活动。

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需要积极巩固群众基础。首先,要深入研究农村人口构成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活动。开展活动前要做详细的调查工作,充分掌握活动对象的特点以及活动对象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拟定活动计划、推动活动进程。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一定要符合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要能充实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其次,要深入群众,收集意见,积极改进。相关社会组织需要成立专门的意见收集小组,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积极接收农民群众关于社会组织所举办的一些活动的各种反馈意见,再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整改。最后,坚持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无论开展各种活动,还是通过教育宣传手段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都只能站在“配角”的立场给予农民必要的帮助,而不能替农民包办乡村文化建设事宜,能否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可否巩固群众基础的现实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到最后冲刺阶段。然而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乡村文化建设却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块短板。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是一项事关每位农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村地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切实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提升农民主体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充分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要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还要充分借助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及时化解制约多元主体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努力构建符合农民真实意愿和利益诉求的风清气正、文明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猜你喜欢

主体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论碳审计主体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