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的文化价值及其当代体现

2020-01-02潘佳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译者交流价值

潘佳音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引言

翻译行为大多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但翻译并非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中,语言发挥了促进人们沟通交流的作用,大大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进步,然而语言和文字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深层次的文化因素。从古至今,不同民族、国家间往往由于语言不通导致双方交流困难,无法顺利达成交流目的,甚至产生误会以及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活动变得不可或缺,早期的翻译也许并非是专职翻译,没有受过严格培训,但是却起到了连接说话人双方、令其得以交流沟通的作用,而直到现如今,翻译的目的始终保持不变:即促进交流。语言交流的背后正是文化的流通与融合,在说话双方交流的过程中,其语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翻译的作用在于在文化之间搭起桥梁,将差异双方的行为进行解码再编码,沟通双方,从而促进文化交流。语言作为双方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产物,本身就是该文明内含文化的一部分,翻译活动并非局限在语言和文字之间,更与人文、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密切相关。长久以来,人们把语言当做工具,更把翻译当做语言的附属品,不够重视翻译的价值,但翻译在历史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否认的。

1 翻译具有文化价值

翻译在文明发展史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上,翻译曾为我国文化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放眼世界,翻译也为世界各国的文化往来提供了便利。另外,翻译不但促进了文化传播以及人们的交流沟通,其自身更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价值。学术界对于翻译曾经进行过数次“转向”,然而在此之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翻译的本质属性问题,而翻译的文化价值正是其本质属性中一个重要成分。

有学者认为翻译活动具有相应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语言价值、创造价值及历史价值[1],也有学者认为翻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社会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与学术价值三大方面[2],还有学者认为衡量翻译时,不能只注重翻译的实用性与工具性,更要从翻译本身的价值出发。从翻译的发展史来看,翻译的文化价值毋庸置疑,而这种文化价值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翻译在促进文化发展方面的价值,二是翻译自身的文化价值。

1.1 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

翻译自诞生起就起到沟通不同语言持有者交流、推动文化进步的功能。在我国近代,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导致了我国与世界信息不流通、不对等,他国扬帆起航开启大航海时代时我国还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正是缺少交流、缺乏外来新鲜文化注入所致。季羡林先生曾道:“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灵应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而后来,我国先进知识分子将西方先进理论、文学等翻译过来,方才起到了开启民智、推动停滞不前的中华文化不断向前的作用。孤立的文化容易陷入困境,及时通过吸收融合外部新鲜文化才能令文化保持活力,这正是从我国近代史中得到的教训,而在这个过程中翻译活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翻译行为不仅局限于不同国家间跨语言的语际翻译,还包括语内翻译。我国国内共计五十六个民族,大部分民族都有本民族独特的语言与习俗文化,有的民族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和语言系统,文化有相通之处自然也有相悖之处。而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这样一个五十六个民族和谐融洽、互为手足的大家庭,离不开不同民族的人民对于相互文化的理解与沟通活动,这种主动的沟通与交流正是文化中的翻译行为,是为语内翻译。这种语内翻译促使不同民族的人民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友爱和谐。

放眼世界,数百个民族与国家林立,每个国家之间语言、文化、习俗的差异巨大、摩擦频繁,未知令人恐惧,而了解使人有了互相亲近的可能。翻译活动可以促进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是世界上的国家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奠定友好对话局面的基础。

1.2 翻译自身的文化价值

“文化”一词在辞海中有四条释义,此处取其第三义: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翻译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除了附加在社会、历史中对人类产生的价值之外,翻译行为本身也具有十分宝贵的文化价值。翻译作为一门促进人们沟通的艺术,其自身的价值完全不逊色于语言、绘画、书法等。翻译行为的产生依托于语言、行为、文化差异以及差异双方想要了解对方的渴望,但这并不意味着翻译是语言等行为的附属品。

翻译同样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拥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而目前人们对于翻译本身的探索相较于自然科学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亟待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与发现。译者通过自身翻译行为,可以从翻译过程中提取总结出各种翻译手段、方法等,而这种实践得来的经验又将反作用于他们的翻译活动。与此同时,翻译理论也一直处在发展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添加新的内涵,翻译实践是动态的过程,翻译理论也是如此。翻译学科作为独立学科经受人们探索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人类的翻译行为却是由来已久,这是一门源远流长且值得研究的学科。

2 翻译的文化价值之当代体现

当代世界处于飞速发展之中,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没有孤岛,因此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所有国家都被联系了起来,大部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往来首先要跨越的就是语言这一关卡,而翻译在这期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化推动了国家间往来,更提高了翻译在社会上的地位,而翻译活动又促使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合作。在当今时代,人们不再被空间束缚在原地,而是得以跨越空间的界限。翻译可以为这种全球流动性推波助澜,使得不同文化的人民能够自由沟通,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3]。

2.1 文化引进来

世界上每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都需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并丰富自身,以达成进步,翻译是了解外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当代世界,没有国家能够闭关锁国。就我国而言,我国积极引入外来先进技术、优秀文艺作品的过程中首要面临的就是语言问题。翻译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前沿学术论文、优秀文艺作品等通过翻译为国内大众所了解,人们越来越了解到外来文化,社会风气更加自由开放,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没有束缚。全世界的人们肤色不同、语言不通、文化各异,但在思想方面却得以跨越这些界限:翻译令全世界各地的文化得以在全球流传,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我国国内如今盛行美剧、英剧、韩剧等,有一部功劳可以归功于各大字幕组。他们将优秀的剧作从不同语种翻译成汉语,令国内观众可以了解到国外的日常文化与思想,与国际思想浪潮接轨。

翻译有助于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注入活力,推动人们思想文化进步;而在另一方面,翻译也可以推动文化走向世界,令文化具有更远的辐射力。

2.2 文化走出去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背后的译者居功甚伟,陈安娜、葛浩文等译者将莫言的作品翻译成多种语言,让更多人民了解到这位来自东方的作家。其实国内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反映了当代国人的思考以及对世界的感触,在国内有较好的反响,但是想要将它们翻译地精彩从而走向世界却并不容易。翻译文学作品难度很高,不亚于自己进行创作,各国译者需要具备很高的本国文化素养与文字功底,并透彻了解原作的深意与意境,最终找到原文与译文和谐与平衡点,巧妙地将原文含义传达给译文读者。西方世界一贯喜欢用“神秘”来形容东方,这可能正与中西双方差异较大的语言系统有关,将汉语外译出去并非易事,优秀的译者为我国文化走出去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国内的翻译思想偏重于遵守“信、达、雅”的标准,但是我国与西方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导致完全忠实原文难免会令译文晦涩难懂,并不利于我国文化出口。因此在当代社会,如何在文化和语言之中找到平衡点并将作品的文化内核巧妙地翻译出去,从而彰显出其文化价值是译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介于中西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这更加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如何将中国特色文化翻译出去,令世界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是译者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文化成功走出去有利于增加文化的活力,延长中华文化的生命,令其在发展中更具活力与生命力,而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影响到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接受程度[4]。

3 结语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对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翻译会对社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令文化更加焕发活力。在历史上曾有许多次翻译成果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先例,这是因为翻译意味着传递新鲜事物,意味着不同文化正在慢慢交融并共同进步,因此翻译的文化价值十分重大。与此同时,翻译本身也具有文化价值,翻译自诞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学科,然而迄今为止对于翻译的研究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我们对翻译理论展开的进一步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

当代世界国家之间关系愈发密切,翻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无论想要将先进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引进国内还是将本国文化推广出去,翻译都是第一步需要攻克的难题,而翻译的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研究翻译的价值有利于译者了解和把握翻译的重要性,而翻译的文化价值在当今世界也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起来。

猜你喜欢

译者交流价值
如此交流,太暖!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