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念词分析的三段式俄语教学研究
——以“自然”为例
2020-01-02刘冰玉
刘冰玉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572000)
1 观念词研究在语言学中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经验,即世界图景有规律的分类。每种语言中反映着操该语言者必须接受的固有的认知世界的方式。近年来,从认知及语言文化学角度研究语言的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人本中心的方法。世界图景由各种观念词形成,观念词是民族意识的组成部分,其中沉淀、积累着该民族的社会历史经验,形成独特的民族性格。观念是多维的思维结构,反映认知世界的进程、人类活动的结果、经验及有关世界的知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以各种观念词的运用为基础。
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出发点是外语教学的交际原则,词汇主题场固定在要求言语现实化的交际活动中,使这些词汇更加鲜明、逼真。
2 基于观念词分析的三段式俄语教学研究--以“自然”为例
该模式在教学中选择和注解语料时要考虑到交际、言语和语言三个层面,具体操作分为四个阶段,包括七个步骤。以观念词“自然”为例(该观念词属于人类文化意识中最古老、最重要的观念)来具体阐述教学过程:
2.1 第一阶段:联想世界即直觉联想阶段,任务是
语言层面上的,要求学生排列出与观念词“自然”相关的联想词汇并厘清该词汇的来源,选出同义词、反义词,找出在神话、文献、自然科学、文化中运用到该词汇的语境
步骤一:联想实验。将单词分成音节,运用标音法正确对该词进行发音。
排列观念词“природа”的同根词,如:природный, природопользование, природовед, природоведение, природоохранный, род, родители, родственники, породниться, Родина, народ, рождение 等等。
研究该词语的来源:“大自然”一词来源于俄语动词родить(生育、生来),意为天生的,生来如此的;拉丁语natūra,意为出生,世界秩序、社会制度。同义词有вселенная, мир, естество, натура, загород, сущность, подоплека;
列举谚俗语:дары природы(大自然的恩赐),природа вещей(本应如此,人之常情),Привычка – вторая природа(习惯是第二天性,习惯成自然),дано от природы(与生俱来)。分析什么样的含义将这些词联系在一起?人类从大自然学到什么?
步骤二:叙述卡拉乌洛夫编写的《俄语联想词典》中与该观念词相关的联想词汇的意义。词典中有513个“大自然”观念词的联想词,频率最高的是母亲一词,出现513次,自然和我们、自然与人分别11次,这些单词和联想词汇一样,如:вселенная, гармония, первозданная, нуждается в нас等等。
第三,经济合理。对于规模较大的农村供水工程,一般能做到通过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使得管道综合造价低,运行经济,使用寿命长,施工机具解决及安装容易,维护维修方便、工作量少、成本低。但对于规模较小的工程,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步骤三:让学生创建自己的联想、同根词、同义词词库。
2.2 第二阶段:显现出单词的词汇释义
步骤四:人与词典的对话。自然是宇宙物质世界,是自然科学主要的研究对象。自然一词常被运用到“生存的自然环境”(即被人类创造的一切)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服从于它的规律。
Природа:阴性名词,1、指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事物,有机和无机世界。非生物界即不是植物也非动物的无机世界,生物界即有机世界。2、与人类相对的整个无机和有机世界。Охрана природы环境保护,взаимоотношения человека и природы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3、城市之外的处所,如:田野、森林、山脉、水域。любоваться природой欣赏自然风光,На лоне природы在大自然环抱中,выезжать на природу (прост.)(到野外去郊游)。4、(转义)要求后面接第二格,指基本特征、本质,如природа социальных отношений(社会关系的性质). вирусная природа заболевания(疾病的病毒性质),熟语性结构:по природе(天性),По природе он добр. 他天性善良。от природы(一生下来,天生),Он уж от природы такой странный.他天生就这么怪。В природе вещей(书面语)事物性质。形容词природный(2,3和4释义). природные богатства юга. (南方的自然财富),природные ресурсы(自然资源),Природные условия(自然条件).
Вся природа стремится к самосохранению自然赋予每一种生物以自我保护的本能 (西塞罗.公元前).
Прогресс — закон природы. 进步是自然规律(法国:伏尔泰,1770年).
Природа не терпит пустоты自然界里无真空(亚里士多德)
学习者阅读以上名言,对比名人名言与词典释义,分析在这些名人名言中是否反映出学习者对大自然的看法。
步骤五:让学习者想象成为科学家后需要在现代词典中总结有关“大自然”的词条。以自身经验、伟人的论断、已有词汇概念为基础思考如何界定“大自然”下定义,在其定义中观察自然的视角,并陈述此视角的优势。
2.3 第三阶段:文化对话
在第三阶段并非仅仅整合“自然”观念词的含义,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分析和对比篇章时,以理解作为真正的自然科学家的作用,教会学生解读其生命中以人文视角对世界的认识。
步骤六:在上下文情景中分析词汇
自然观念是屠格涅夫个性世界图景中的核心观念之一。具有复杂的思维本质,其中包括以下思维层面:周围世界、自然科学、人类栖息生存的环境、物质存在最初原始的总和与基础、郊外风景秀丽的地区等。以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父与子》中叶甫盖尼•巴扎罗夫为例,小说中平民知识分子巴扎罗夫最初对所见自然并未有什么特别感受,后来在所处的环境中逐渐发生了变化,他称“大自然不是庙宇,它是一个精彩的工作室,人类是其中的工作者。”让学生从屠格涅夫的主人公排斥任何对大自然的享受出发讲解对这句话的理解。
2.4 第四阶段:价值和意义
步骤七:最后一步是知识点,提议学生进行独特的反射:有关“自然”观念词了解到哪些内容,对学生们来说极其重要的原因。实质上,概念阶段对于学习者来说起到完成构建新哲学思想的作用,改变学习者对待教育、在世界中的地位及对世界即世界观中的自然的看法。外国学生研究俄罗斯文化中的“自然”观念,在此基础上,不是简单的人和自然相互联系的思想,
随着学生深入理解“自然”观念词,在学习该俄语词汇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人和自然相互关系的观念,能够产生一种自己就是给出定义的学者的感觉,能够赞同或反对巴扎罗夫提出的研究大自然的科学家应该如何做的观点,能够在创建时间链的帮助下展望未来,能够影响时间的进程。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扩展文章并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那些产生创造性观点有才能的人的成功秘诀何在?
诺贝尔获奖者莱纳斯•卡尔•鲍林(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说过:想出一个好点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出很多的点子。 在创造性的问题上质量和数量之间没有折衷,质是伴着量而来的。
应该摒弃一种臆造评价天才的方式,即因为是天才,故其想法都是成功的。举几个例子说明: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而闻名,而他发表了248篇其它方面的作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不顾身体的不适与疲惫每周都谱写曲子;莫扎特谱写了600多首曲子;爱迪生一生获得1093项证书,想象下那些未获得专利而进行的研究。
(2)人与自然的关系前景如何?做出两种形式的预测,并附上在人类发展中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建议。创建一条未来的时间链,将自己成为当事人。
3 结语
应该指出,在进行观念分析各阶段的最后,个性鲜明的观念词是观念的假定模式。俄罗斯语言学家Попова З. Д 和Стернин И. А认为:观念是一种意识现象,研究者在任何时情况下可根据观念的间接形式特征来模拟观念。任何一种观念模式只是一种研究模式。这种模式正是俄语学习者个体自我发展的意义所在。
观念词对于俄语学习者来说可以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对象,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俄语过程中的个性和客观存在的实际要求相结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