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20-01-0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实效性思政

王 珺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1 相关定义界定

1.1 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现在所称的新媒体概念相对宽泛,主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传播等方式,利用与现代人联系密切的手机、电脑、平板等数字化终端,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新媒体这种新的媒体形态,最大的特点应该所有人之间都可以双向传递,即所谓“alltoall”。

1.2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实效”一词,是由英文中“actual effect”翻译而来,直译的意思是真实的、实际的效果。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实效性是指实际的效果,或者在实际中产生的具体作用以及影响。笔者认为所谓实效性,可以概括为一个事物的存在或活动对另一个事物的存在或活动的实际作用效果,这种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要求相比较,所带来的事物存在或活动的有用性大小。大学生党员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部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是对在校大学生党员进行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专业文化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一系列教育。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特点,运用当前新的媒体形态对在校大学生党员进行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专业文化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一系列教育所带来的实际效果[1]。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分析

2.1 传统媒体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的经验与启示

传统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往往是“排好讲座、记好笔记、写好心得”模式,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都很朦胧,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以扬州市高职院校为例,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创新党员教育手段,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效。其主要教育手段可归纳为:

2.1.1 讨论式

大学生党员在党组织指导下,就讨论主题进行思考、对话、演讲、辩论等。在有领导小组的讨论中,组织者联系当前实际,有意识地选取国内外时事热点、难点或者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引发学生党员思考和对话;在无领导小组的讨论中,首先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有观点交锋,突出不同的意见想法,引导学生发表演讲,进行辩论,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例如,在开展“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如何看待抵制日货行为”的讨论时,主持人首先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国际形势以及长久以来历史形成的民族情绪、民族对立,留给学生思考:“在经济全球化的对立环境下,是否应当抵制日货?”。学生党员在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观点,就各自不同的见解进行对话和讨论,发表看法,党组织书记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就对话和讨论中涉及的见解看法用正确的理论、充实的实践案例、准确的观点去阐述,使学生党员心悦诚服。

2.1.2 专题式

以专题形式将教育内容渗透到“三会一课”中,既提高了学生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又拓展了知识面,更好地理论运用于实际,从而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针对“党的十九大召开”、“西藏问题由来”、“扬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市民道德修养提高”等既紧跟时事、又吸引大学生兴趣的课题,专门安排课程、安排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让大学生党员教育能突显出鲜明的时代气息,既能引发学生党员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又能通过专题活动及时把握学生党员当前的思想状况和最新变化趋势,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收到良好的党员教育效果。

2.1.3 案例式

结合学习教育内容,选取大学生身边典型的人物与事件,通过剖析案例,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在党员教育中,实际应用的案例还重点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党员自主学习能动性,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最终提高党员教育的实际效果。例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讲到“创造人生价值”时,引入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事迹、讲到“培育职业精神”时,引入当代工人的模范——许振超的事迹,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和讨论,把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暂时解脱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掘思维,夯实教育效果[3]。

2.1.4 多媒体式

多媒体辅助是传统教学手段之一,主要是将图像、视频、动画、声像等结合文字说明,以多种形式的媒介载体融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广泛,特点是生动直观、形象具体、信息量广,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易于激发学生党员学习抽象理论的热情。例如,大学生党员集中学习时,不仅播放和组织收看党性教育影片,还指导大学生党员制作“我是党课主讲人”PPT、“微党课”视频,将党课的形式由单一枯燥的教学讲授发展为多维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交流互动,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既易于突破党员教育中的难点和重点,又易于学生党员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教育效果。

3 新媒体视域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路径探索

3.1 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大学生党员思政教育方式

与传统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同,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的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多元化,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网站教学与微信教学。第一,建立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新媒体环境中重视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建设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仅仅能够丰富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还能够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大学生党员思政教育网站中需要融入思政教育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网站中的思政教育内容要贴近时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还可以设置让大学生党员参与互动区域,如问答区域、讨论区域、调研区域或竞赛区域等,这些都可以增加大学生党员的参与感,使得大学生党员思政教育网站更具吸引力。总的来说,大学生党员思政教育网站要贴近现实、靠近生活,具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大学生党员,从而达到建设网站的目的。第二,利用新媒体移动平台开展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移动设备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学生党员也可以从更多途径,更加简单便捷获取大量信息。因此,利用新媒体移动平台开展大学生党员思政教育也十分重要。如可以添加大学生党员的微信号来与其保持密切的沟通,时刻观察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生活状态等,适当给予相应辅导与帮助,与大学生党员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微信群聊功能,建立大学生党员聊天群,在群组中发布相关主题的内容讨论、任务制定等[4]。又如可以建设大学生党员教育微信公众号,重点突出互动性,大学生党员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与思政教育人员进行在线互动,也可以留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始终保持通畅的沟通渠道。大学生党员还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延续大学生党员的课后思政教育。同时,还可以将大学生党员学习的时间、内容等信息记录在系统中,作为日后考核评价的依据之一。

3.2 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专业素养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仅要具有敏锐的新媒体意识,掌握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手段,同时还需要熟悉常用的流行新媒体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够时刻与大学生党员进行对话,寻找精神共鸣,从而与大学生党员进行深入对话,实现思想启迪与价值引导。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面对时刻更新的新媒体时,要正确面对自身姿态,积极学习并掌握新媒体技术特点与新媒体传播规律。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新媒体培训辅导工作,提高自身新媒体技术运用技能,以便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熟练灵活的运用新媒体技术,创造性的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工作。同时,由于新媒体环境中海量信息以及时效性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教育的优势。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依然停留下简单说教的形式则难以开展新媒体进行思想教育与价值观建设。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思政教育者运用扎实的新媒体理论功底与丰富新媒体经验来解读新媒体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大学生党员工作中妥善应对,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实效性思政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