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
2020-01-02廖春兰
廖春兰
(昆明理工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26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本原理为基础。首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化的理论反复强调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起巨大促进作用和重要支撑作用,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必须将文化视作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视作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第二,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本原理为指导,维护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坚持文化发展多样性就是尊重包容各个文化的差异,保护不同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倡导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多元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主张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反对文化隔离、文化对立和排斥以及文化霸权主义[2]。不同民族文化在立足本民族的同时也应当面向世界,加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沟通是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基础[3]。自古以来,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不断交流融合,从生产生活、语言文字、节日习俗、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汇集了各民族的文化精华,形成了璀璨夺目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以更宽阔的视野怀着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来看待文化交流的意义。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与交流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环境各不相同,社会结构和经济政治各有特色,从而形成了各民族色彩斑斓的文化传统。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解读、对话和沟通是世界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化不断延续的动力。
二、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重要意义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和传播文化的有力载体,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书面文学不同,更加典型地体现了文学和文化的紧密联系。比如《苗族史诗》的内容包罗万象,是古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涵盖了从宇宙的诞生、人类的起源、苗族的大迁徙、社会形态结构、物质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传统医药以及民间习俗规约等等。黑格尔在他的代表作《美学》这部书的第三卷下册提出“中国人没有民族史诗”[4],这是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够而妄下断言,也是由于当时我们对各民族史诗的采集传播力度有限。其实《诗经》的《雅》《颂》中就有不少史诗作品。中国少数民族不但有与世界其他民族史诗相媲美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还有丰富的创世史诗,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创世史诗群,大多数以活态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英译民族典籍不但向世界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同时也是保护民族文化发展多样性的新形式。《大中华文库》工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该工程于1994年正式立项,从我国先秦至近代文化、历史、哲学、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中选出100种,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地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第一期为汉英对照版,2007年12月开始了《大中华文库》的第二期工程,翻译出版汉法、汉西、汉阿、汉俄、汉德、汉日、汉韩的《大中华文库》的多语种对照版。该文库丛书隆重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不过《大中华文库》没有纳入少数民族典籍翻译。
随着“国学热”在海内外不断升温和“汉语热”在全球持续深入,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汇集56个民族传统文化典籍,呈现多元一体多源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绚丽多姿。其中《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少数民族卷》涵盖了55个少数民族共42部传世作品,用汉语全方位展示了55个少数民族所创造的文化精华。这一创举可以惠及海外汉语读者,但是会使得那些想要了解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却又不懂汉语的人望而却步。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族典籍翻译和研究在全国已初具规模。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就传统典籍和民族典籍的翻译与研究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另外,该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民族典籍翻译研讨会(前三届名称为“全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研讨会”,第四届名称为“全国民族典籍翻译研讨会”),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会议重点就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理论与实践、现状与未来展开研究,为推动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有部分少数民族典籍被翻译成英文,比如《阿诗玛》《格萨尔》《福乐智慧》《少郎和岱夫》《萨满研究文集》《赫哲族伊玛堪史诗英译系列丛书》《壮族嘹歌》《布洛陀》《彝族开路经》《召树屯》《牡帕密帕》和《密洛陀》,李正栓教授编译的《藏族格言诗英译》收录了《萨迦格言》《水树格言》和《格丹格言》。吴一文、今旦和美国学者马克·本德尔等合作翻译的《苗族史诗》(苗文汉文英文对照)于 2011年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云南省是一个旅游大省,2016年9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云南省将通过5年的时间,大力发展八大重点产业,其中位列第二的就是旅游文化产业,该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建设世界遗产旅游区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吸引更多的国际入境游客;推动全省休闲度假旅游向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5]。云南正在逐步打造成一个面向世界的魅力之都,政府政策特别支持和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宣传,这是向外传播少数民族文学的良好契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民族民间文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集体智慧和创造力的艺术体现,民族典籍是民间文学的精髓。因此,做好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工作是向国际社会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云南省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现状
当前,云南省少数民族典籍对外翻译工作亟待重视和开发。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云南就有25个。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等15个民族为云南省独有。各民族民俗风情各异,民族文学异彩纷呈,民族典籍璨若明珠。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32项民间文学作品,其中有16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些民族典籍英译译作不多;译者严重缺乏,人员结构不合理;翻译研究不足。
根据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云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译作有以下几部。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被誉为“西方纳西学之父”,他于1939年将纳西族的爱情叙事长诗《鲁般鲁饶》的一部分根据东巴经翻译成英文发表在《法国远东学院学报》上。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的英译本于1957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译者戴乃迭女士是当今译介中国经典作品的著名英国翻译家。傣族民间叙事长诗《朗鲸布》的英文版Not a Dog: An Ancient Tai Ballad于1962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译者路易·艾黎(Rewi Alley)是新西兰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美国学者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用英文翻译的彝族文献《赛玻嫫》于1982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并于1987年3月将彝族创世史诗《梅葛》翻译成英文在美国《探险》杂志上发表。英国学者拉祜族文化专家安东尼·沃克(Anthony Walker)和中国民俗学家史昆合作翻译了《牡帕密帕》(Mbupa Mbipa)。傣族民间故事《召树屯》有三个翻译版本,一个是由焦振龙改编徐朴英译的汉英双语对照版《召树屯:Zhao Shutun》;一个是袁海旺翻译的Princess Peacock;还有一个是苏珊娜·雷(Suzanna Leigh)绘图和编写的填色绘本The Peacock Princess:A Self-Rescueing Prince[6]300。此外,吴炯在硕士学位论文“《召树屯》汉译英翻译报告”中给出了全本译文。
由此可见,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虽然极为丰富,相应的英译作品并不多,翻译队伍人员结构不理想,仅有的几部译作中,大部分译者是外国学者。外国学者在翻译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时难免会有意识形态的不同和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误译漏译,以及对原文的删减改动等。译介方法有直译和意译,有直接从民族语言翻译成英文的,如洛克翻译的《鲁般鲁饶》,译本体例为“四对照”的格式,包括东巴经象形文字原文、文本转写、英译和注释。洛克没有翻译前半部分,而是从《鲁般鲁饶》第一卷第25页第8幅开始翻译的[6]272。他的译本属于学术型翻译,是为了研究的需要,为了直译和严格忠实于原文,不惜以牺牲目标语言的通顺和语法结构为代价,加上繁冗的注释,因此可读性不强,受众范围较小。还有以汉语文本为中介翻译成英文的,如《朗鲸布》的译者艾黎注重翻译传神达意,他认为诗歌的韵律和语言之美是不能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他的译本以意译为主,语言自然流畅,可读性强。不过他的译文太过自由以至于不按照原文的意群和韵律节奏随意拆分和组合诗行,而且在对文化意象的处理上为了迎合英文读者的审美趣味有意识地对原作进行修改,没能真实地传达傣族的民俗风情,对傣族文化的译介也有所损失[6]344-345。
四、云南省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对策
首先,加大对少数民族典籍英译项目的支持和支助。典籍翻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没有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非常艰难。其次,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队伍,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熟悉的翻译人才。鼓励精通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报考翻译专业,也可以在高校的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选修课,鼓励有志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学生选课学习。第三,组织团队,加强团队协作。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不仅要求译者要精通少数民族语言也要精通英语,能达到这样要求的译者当然是完美的,但是少之又少。可操作的途径是通过建设团队以汉语为中介来协作完成,团队由既懂汉语又精通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学者、精通汉语和英语的译者和精通汉语并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构成。上文提到的《苗族史诗》苗汉英三文对照版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成功典范。吴一文教授是研究苗族古歌及其文化的专家,他出身在一个演唱苗族古歌的世家,他的父亲今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从事苗族古歌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工作。美国学者马克·本德尔教授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专家,他翻译了好几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中国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样优秀的团队精雕细琢出来的译作《苗族史诗》苗汉英三文对照版在2012年11月的史诗研究国际峰会上被学者誉为“跨国合作的经典文本”,这部80万字的成果获得贵州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第四,深化民族典籍英译的理论研究,鼓励跨学科研究。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既属于译介学的研究内容,也属于民族学、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对象。要做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必须对该民族的民族历史和风俗习惯等有丰富的了解,所以跨学科研究是实现准确理解源语言的最佳途径。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典籍如创世史诗几乎无所不包,代表了各民族的精神财富,涵盖了文化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典籍对外翻译和传播可以全方位系统性地向世界展示我国兼容并包、和谐共存、灿若星辰的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