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思想教育创新》评析
2020-01-02刘吉发
刘 吉 发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64)
《人力资本与思想教育创新》(三秦出版社,2019年12月)是由商洛学院张亚强先生主持完成的一部探讨思想教育与人力资本关系的专著。该书不落窠臼,从思想史的角度,着力论证了人力资本在经济、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融通点;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又另辟蹊径深度阐析了人力资本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和意义;该书的视角较为新颖,创新性地探索了经济学理论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路径。
毫无疑问,该书的理论视角和探索实践,不是突发奇想的“标异”,而是有一定的学术依据的。“空间、能源、耕地”等资本,其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的知识”,而“人类”对于上述资本的投资与使用,一方面必须凭借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必然是依赖于人们对资本的思想认识。显然,后者较前者更为关键。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人类对资本的利用与分配,而忽视了人力与资本结合的思想内涵,即人力资本思想。因此,该书的立意既符合人力资本的经济学理论,又富有创新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本思想。
人力资本思想很显然是人类资源思想之支脉。因而,张先生在涉及该书的逻辑结构时,率先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经济学的角度,详细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史,如“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发展”;进而深度阐释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思想。因此,张先生的破题是有宏观性的,从资本理论的发展史和人力资源的思想史出发,因而该书中的相关结论是有学术支撑的。基于此,在第二篇中,张先生便重点论证了人力资本的具体要素,如生产要素、资源分配等,在绩效审计、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的具体实现。
张先生从事高校思政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近三十年。长期的思政教学,使张先生的科研目光聚焦在思政教育、德育建设、学生就业、辅导员队伍等方面,那么,人力资本思想如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实施?这个问题,无疑是该书的重中之重。张先生将人力资源思想中的风险投资理论,运用于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选择风险”问题,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指出了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财产损失、权益侵害、实际收入较低等“选择风险”。对此,张先生通过抽样调查、走访调研等实证主义方法,深入地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原因,提出了多维度、立体式、全方位的对策,以及具有针对不同层次需求毕业生的可操作性建议。该书还涉及人力资本思想在高校助学贷款、女大学生就业、高校创新审计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
当然,任何研究都不能穷尽所有相关的学术问题,也不可能完美而无憾,该书亦不例外。例如,我们说,人力资源思想是资源思想中的一部分,那么该思想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的,相对来说,该书的对象还主要集中于高校,能否将其拓展至更广阔的领域,进行再探索和尝试。这不仅可以检视现有结论的适用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和拓展应用性研究结论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