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三清殿“三教”并置简论
——以乾隆《伊江汇览·坛庙》为中心的探讨

2020-01-02咸成海

文化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伊犁道教神仙

咸成海

方志乾隆《伊江汇览·坛庙》载:“老君庙在火神庙之东,相距数武。前殿三间,供设公输子神位,是为鲁班殿。后殿三间,塑儒、释、道三教像,是为三清殿。”[1]清朝统一新疆之后,大批信仰道教的内地军民陆续迁至天山南北,道教文化亦随着远迁至此的内地人于边疆地区迅速传播。伊犁时为新疆之都会,故而是内地人最为聚集的地区之一,于是伊犁各城兴建众多坛庙,惠远城老君庙便是其中之一,系商民所建。但“儒释道三教像”为何并置于三清殿中呢?下文将一探究竟。

一、“三清”的历史演变脉络

(一)道教概论

欲知“三清”,必先了解道教,因为“道教所崇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2]。道教教徒以得道成仙作为修道目标,道教是以“道”作为最高崇拜的一种信仰。它用中国原始宗教信仰作为思想资源,杂糅了方仙道、黄老道等的宗教思想和修道方法逐渐发展形成。道教创始时尊老子为教主,尊崇彰显“清净自然”精神的《道德经》为主要圣典,并加以宗教化的利用和阐释。以老庄哲学为立教基础的道教,在战火连绵的东汉末年形成时主要流行于民间,此后获得极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道教史上众多名垂青史的道学家的改造创新和积极推动,使道教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力量的宗教。著名的高道大德(道学家)有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丘处机等。其二,魏晋以后,道教为封建君王所崇奉,一度获得优越又显赫的政治地位。道教作为中国传统宗教,立足于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基所在,其“清净自然”“修身养性”等哲学理论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风习紧密相连。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信奉道教者多为汉族,但55个少数民族中亦有22个吸收了道教作为其主要或重要的宗教信仰[3]。

就教义和宗旨而言,道教教徒信崇神仙之说,以长生成仙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故神仙成为道教的核心信仰。事实上,道教是一种奉祀神仙众多的多神教,天神、地祇等俱是道教诸天神之统称。组成“神”和“仙”的信仰系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扩充而逐渐建构起来的。道教所信奉之“神仙”源自中国原始宗教的鬼神崇拜,不过道教神仙信仰亦虚构了其中的至高之天尊、仙真等神,反映在道教发展史上,不同时期及不同宗派中所尊崇之神仙亦有所变化。综合以上信息,“三清”信仰之形成反映出道教漫长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特点。

(二)“三清”之历史演变脉络

“三清”是道教名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不过当时仅指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征诸史籍,“三清”尊神之雏形是在南北朝后期经过各派进一步融合才逐渐形成的。考《犹龙传》云:“道不可无师尊,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天尊生亿劫之前,为道炁之祖,所以道君为天尊之弟子也。”[4]

据此史实,庶见在道教中,正因此种师徒关系,才使道教之三位最高神灵(玉清、上清、太清),逐步固定成三位一体之格局。

自唐宋开始,道教进入隆盛的历史发展时期,奉“三清”为最高之尊神,三清殿遂成为道观建筑的中心。供奉“三清”之三清殿乃每一座正规道教楼观中最为主要的建筑。考诸史实,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神仙信仰,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之一步步演变,“迄至宋代才为道教各派所认同而最后定型”[5]。因此,道教的“三清神”是其神仙信仰中一个重要的特点,经唐宋至明清,此后鲜有更迭,无大变化并一直保留至今。

道教的神仙理论体系在四个历史节点上值得注意:其一,道教初期,太上老君为最尊者;其二,两晋时期,元始天尊之尊位超越了太上老君;其三,南北朝时,“太上道君”又在诸尊之上;其四,隋唐之季,终于形成老子一炁化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之宗教格局。由是,“三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最终定格为道教至上神。

考诸史实,格琫额生活的清乾隆年间,道士、羽客所奉祀的“三清尊神”信仰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早已定型。史料中清代伊犁在此社会背景下建造的老君庙,内设有三清殿,供奉的是儒释道三教之塑像,而非“三清”,实为清代乾隆年间西北边疆社会生活的特殊历史现象,亦为清代边疆社会民俗信仰文化的缩影。

二、“三教”历史格局的演进

儒、释、道“三教”作为构成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核心成分,分别呈现出各自独特而又鲜明的人生智慧,故“三教”有着自己的价值和系统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儒教作为入世之教,长期以来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正统思想,曾一度取得独尊的地位,与以宗教面目出现的释、道二教有所不同。但在解决世人面临的困惑问题上,儒、释、道三家教化的功能和效果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逻辑与行为方式。由于地理条件和政治施策的影响,清代之“三教”呈现出内地和边疆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从东汉末期迨至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大变动大发展之阶段,此间儒、释、道由相互排斥、相互攻击逐渐发展为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故此,唐宋以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之形态呈现出由三足鼎立走向三教合一的趋势。自明代中期而降,儒、佛、道三教走向合流。迨至清代,三教归一的思想观念更进一步深入社会。伊犁地处偏远的边疆地区,清朝统一新疆后,战乱初平,人心未安,从事水利开发和屯田固边的兵民大多来自内地,且往往都是只身一人,在此背景下,移民对于儒释道的社会需求往往迫切而又强烈。

由于受内地文化的影响,故而边疆社会出现儒释道三教合为一体,共同发展,处于并置的历史状况。这种局面可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解释。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简而言之,探寻天人之际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质鲜明,儒、释、道三教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和而不同,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中三大支柱之基本格局。伊犁是当时新疆坛庙数量最丰之地,清政府通过软控制手段满足当时社会的多元政治需求与文化需求,使各等级各行业各安其位,各行其是,儒、佛、道因此在伊犁并存流传。很大程度上,“三教”在边疆的传播和发展起到规范社会秩序进而稳定边陲的历史作用。

如前所述,作为伊犁地区现存首部方志,乾隆《伊江汇览》详细记载了清代伊犁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史实,是研究清代新疆历史的珍贵资料。格琫额于乾隆三十年(1765)至新疆伊犁,先后任惠远城满营佐领、协领。乾隆《伊江汇览》一书将合称“三清”的道教三位最高尊神之塑像在乾隆时代的伊犁记述为“三教(老子、释迦牟尼、孔子)像”,并且,老君庙内还供奉鲁班。该庙将儒、佛、道三教与民间神的信仰融于一处,成为综合多种精神信仰的宫观,为信仰各异的善男信女提供了朝拜的场所,这是地处西陲的老君庙所特有的,为西域道教注入了新奇的元素。

值得提及的是同样地处新疆的奇台县。作为清代大批内地军民开发水利、屯垦戍边的移民辐辏之地,该地亦曾出现类似于伊犁“三教并置”的宗教景观。《奇台县乡土志》由清代奇台知县杨方炽编撰,成书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详细记述了清代新疆奇台县满城内修建大量的坛庙,其中明确记载“民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捐修的“三教庙”[7]便是此种情况之写实。清中期以来,清政府对新疆之文化治理逐步深入,边疆地区的中华传统文化得到较大普及,至清后期,“三教”有了自己的庙宇而不需错进三清殿。行文至此可知,当时伊犁老君庙三清殿中误放着儒释道三教的塑像,应为清代统一新疆之初边疆社会道教文化不发达的客观原因所致。

三、结语

据上述可知,众多坛庙的兴建实际反映了清政府于边疆地区因势利导发展“三教”的文化政策。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央控制边疆的政治和军事成本,更重要的是稳定了边疆秩序。需要注意的是,清朝政府统一天山南北之初面临复杂形势,清政府从边疆治理的宏观战略考量,遂实施移民实边之策,大批内地人至新疆戍屯,其中包括道教信徒。从西北道教史上看,随着移民实边政策一浪高过一浪,道教于边疆地区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由是观之,对多元文化交汇之地新疆而言,道教作为清代新疆历史上独特的移民文化,“是博大深远的中原文化在新疆的绽放”[8]。

由于伊犁地处边陲,道教文化资源相对贫瘠,而儒、释、道三教信仰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处于并存共融之基本格局。“明清之际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观念更加普及”[9],于是信众在边疆传承中原道教的过程中误将三清殿和三教殿等同。实际上,三清殿是香客为求功德圆满拜祭道教“三清”之宫观,而在三清殿,道教神仙由左到右是灵宝天尊、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总之,作为清代新疆地区弥足珍贵的方志资料,《伊江汇览》中的有关记载恰好可以补充后世对清朝治理新疆背景下道教文化的认知,进而稍补清代道教研究中的不足。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教授的宝贵意见,谨致谢忱。)

猜你喜欢

伊犁道教神仙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自主
北京地区现存元代道教碑刻形制研究现状
遇见老神仙
老神仙变魔术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道家道教研究
丝绸之路与伊犁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