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美食散文的审美趣味
2020-01-02郝瑞瑞
郝瑞瑞
相较于诗歌、小说,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也是一种传达作者个性心灵、艺术趣味的工具,多数文人借散文来表现自己的情志,抒发自己的胸怀。周作人另辟蹊径,借美食散文来表现自己的文学趣味,传达自己的题外之旨,把最真实的情感通过美食展现出来。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周作人散文集中收录了关于美食的散文有近百篇甚至更多,周作人如此热衷谈论美食,定有其独特之处。自古以来,文人谈吃并不仅仅是谈吃,重点在于文人意旨。文人把美食与自己联系起来,借美食来传达一种审美趣味,这使得美食散文增添了审美色彩。因此,美食的力量不可小觑,其往往是文人思想或精神的象征。用《庄子》中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来形容周作人的美食散文,更能够道出美食散文的精神主旨。即“醉翁之意不在酒”以美食为媒介,传达一种更高的精神意蕴的创作方式。
一、知识性与人情味并存
周作人深受王充“疾虚妄”精神的影响,痛恨一切虚伪的、矫饰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周作人散文中的知识性,强调“知”的重要性,这种特点几乎在周作人的每篇美食散文中都有体现。读过《炒栗子》一文后,读者会惊叹于周作人散文的知识韵味。文中借用了陆放翁的《老学庵笔记》、赵云松的《京师炒栗》、孟云老的《立秋》、郝兰皋的《晒书堂笔录》等,炒栗子这一美食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被周作人述说得头头是道。这种引经据典的写作方式使得文章的知识性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并且让读者在阅读之后有一种渴望探求这一知识的欲望。读者在阅读美食散文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美食,更增长了知识,增加了美食散文的韵味。
人情味在周作人的美食散文中更是随处可见,从散文的题名来看就很有人情味。《腌菜》《锅块》,想必这些吃食人们也都很熟悉,《六谷糊》《臭豆腐》也是平民生活的吃食,《馒头》《吃青椒》等文中所涉及的食物更是平民生活的必需品。这些以下层人民的饮食为题名的作品没有任何的修饰与美化,可以看出他对底层民众的生活相当熟悉。其创作也在朴素之中见真情。正是周作人亲身经历过这种朴素的生活,才能设身处地为乡下人着想,创作出表现他们日常生活的文字。
周作人对儿童生活的密切关注度也可体现出其作品的人情味。周作人在一篇针对儿童所做的文章《卖糖》中讲,如果绍兴没有夜糖,那真不知道儿童的生活会是怎样寂寞。对于儿童来说,夜糖与炙糕一样都是一种恩物,不管是野孩子还是上层社会的子弟,他们对糖都是情有独钟的。这些对儿童生活细小之处的描写,这些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慈爱,这些对儿童天性的深切体会和关注,足以表露其散文中所具有的人情味。
二、简单味与涩味相生
周作人被认为是20世纪系统地提倡人生趣味的文学家之一。周作人的美食散文是艺术与生活浑然的典范,谈论美食的作品也是追求的文人趣味的体现。周作人的美食散文喜欢借说理叙事来表达内心的情愫,看似无聊的说理却有其巨大的人文关怀。如果不仔细品味周作人的美食散文,很难发现其表现的情感态度,可以说其美食散文是简单味与涩味相生,需仔细斟酌。
张铁荣在《周作人平议》中说:“周作人极力淡化感情表现对人间由浅入深的悲悯,正是他的人生审美标准的追求。”[1]以《北京的茶食》为题的一篇文章似乎从头到尾都没有写到什么像样的茶食,而是从日本东京的茶食出发,多历史考据,而无真实食物。述说的是一种生活追求,而不是庸俗的吃食。“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2]这是作者的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享乐主义,这样的美食散文创作借美食来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可以说这是涩味无疑了。《北京的茶食》《喝茶》等人们耳熟能详、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是周作人文学主张的具体体现,是他文化关怀和文人趣味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其“人的文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他在《人的文学》中传递出这样一种哲理——人类是以动物的生活为生存基础的,但是人类与动物相去甚远,他们是具有思想意识与精神追求的,能够通过饮食达到高尚平和的境地。还有周作人关于花的论述:花固然是以美著称的,但并不代表花就没有美之外的益处,而有益于人的花并非就不美。这些论述对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学主张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周作人的笔下,美食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生活艺术,是其借以驰才泼墨、挥洒情感的一种方式。他认为,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用素雅的陶瓷茶具,所用之水为清泉,所泡之茶为绿茶,得半日之闲,与两三人同饮,可抵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重整旗鼓继续出发,去修各人的胜业。不管是为了追名还是逐利,都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有闲下来的时间去品那清泉绿茶,片刻优游亦不可少。如此这般享受与庄子的“逍遥游”所传递的精神向度、人生态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追求自由、追求精神满足与生命价值的一种方式。这无疑为其忙碌而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意义,亦是其简单味与涩味的真实而具体的体现。
三、民俗文化的载体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中国每种传统食物背后几乎都蕴藏着来自民间的人民的智慧,每种美食在产生之时似乎都伴随着一个有意义的故事或者是传说,并且具有历史传承的意义与价值。周作人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关注并且积极倡导民俗学的现代知识分子,撰写了一系列有关民俗学理论的研究文章,他对民俗的关注自然也就无可非议。美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形态之一,其力量在表现民俗文化的丰富形态过程中不可小觑。美食的独特意义和价值自然而然地成为周作人传播民俗文化的一个载体。
《吃菜》一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吃菜所体现出来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菜”本是日常吃食中极为平常的种类,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周作人却把“吃菜”这一行为上升到了民俗学的高度,把吃菜分门别类,分为道德的和宗教的两类吃菜主义。进而分析道德派的吃菜主义崇尚朴素的生活,而宗教派的吃菜主义崇尚佛法忌杀生的价值观念。这就使得“吃菜”这一行为或者说“菜”这样的一个种类具有了独特的民俗意义和价值。
《结缘豆》一文首先引用范寅《越谚》卷中因豆结缘的风俗习惯来开篇,说明这种风俗是南北都存在的,从而说明结缘的由来,进而上升到作者自己写文章的真实体会,使得结缘豆这一普通事物被赋予了独特性。正如大部分读者所认为的,那就是几颗普通的豆子,被食用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根本不会被铭记于心。但是在周作人的笔下,这几颗普通的豆子具有了结缘的功效,立刻把使普通的甚至已经不存在的豆子文艺化了。普通的豆子被赋予了民俗的意蕴,使得其意义丰富多彩,别具一格。
四、结语
周作人情感细腻,细心探索,善于把生活中细小的、平民的饮食写入文章之中,善于借助平民的饮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文章之中。在周作人的笔下,美食被赋予丰富的意义与内涵。凡是生活中的美食,几乎都可以通过周作人的笔触传递一种不一样的情感与志趣。他借美食回忆故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对知识的追求、对平民文化的关怀以及对民俗文化的思索。周作人徜徉在美食的长廊中,体味着人间百态、世事沧桑,诉说着思乡与怀念。在当今急需把“吃”上升到一个精神高度的过程中,去体会周作人美食散文中的涩味与简单味无疑是精神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