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实践探讨:回顾与展望

2020-01-02

文化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国家大剧院艺术性歌剧

胡 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1]艺术当如此,作为呈现艺术载体之一的剧院亦当如此。国家大剧院2007年开业运营之初,就提出以“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为办院宗旨。人民性既是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投资建设的国家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必然要求,也隐含着面向市场、面向大众的经营定位。艺术性是任何一个艺术机构的立身之本,对于代表中国国家形象、致力于体现艺术发展最高成就的国家大剧院,艺术性更是举足轻重、生死攸关。国际性体现的是胸襟和抱负,在表达开放善意的同时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正式开幕运营13年来,国家大剧院恪守三大办院宗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艺术实践,奠定了在全球剧院行业的声名和地位,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行业的一面旗帜,同时也被社会各界寄予了更高期望。

在三大宗旨中,艺术性是中枢是纽带,只有突出艺术性,才能践行人民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也只有坚持艺术性,才能彰显国际性,融入国际表演艺术领域,才有与世界一流剧院交流对话的底气。从理论上说,艺术性主要指艺术定位、艺术风格、艺术标准、艺术质量等,从剧院的实务来说,艺术性就是指名家、名团、名作,或者说是一流的作品、一流的演员、一流的演出呈现。从国家大剧院来说,作为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的国家级艺术机构,艺术性就是如何保证在大剧院的舞台上群英荟萃、万芳竞艳,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为国争光,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攀艺术高峰。[2]

一、国家大剧院艺术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回顾

多年来,国家大剧院围绕艺术性宗旨,在实践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经典艺术门类。即聚焦于“歌剧、音乐、舞蹈、戏剧、中国戏曲”。这五大艺术门类在艺术的综合性、集成性上更加突出,艺术表现力相对更强,能够表现的主题、表达的情感更丰富。特别是歌剧,融音乐、文学、戏剧、舞美、舞蹈等形式于一炉,需要多个艺术领域艺术家的通力协作,在创作上、制作上、排演上都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和努力,因此常被喻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最高艺术水准。比如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之于意大利,维也纳歌剧院之于奥地利,英国皇家歌剧院之于伦敦,大都会歌剧院之于纽约,都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最高艺术象征。国家大剧院这么多年在歌剧上的热情和投入有目共睹,制作推出了近70部中外歌剧作品,引起了全球歌剧艺术同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由于国家大剧院的带动,近十年来国内掀起了歌剧制作的小高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成就和艺术进步。从国家大剧院2019年演出统计看,五大艺术门类的演出场次占到全年演出的99.5%,其中歌剧8.6%,音乐会42.1%,舞蹈16.7%,话剧24.4%,戏曲7.7%,其他0.5%。(1)本文主要数据均来自《国家大剧院年报》,2015-2019.

二是保持常态演出格局。一个剧院的演出场次虽然不等于艺术标准,但是却是判断艺术性的必要条件,倘若没有一定演出场次的支撑,艺术性也就无从谈起。国家大剧院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2年里,国家大剧院年均演出873场。2019年为保障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部分演出取消,演出场次历年最少,但也达到了839场。为了突出艺术定位和特色,国家大剧院每年推出歌剧节、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漫步经典音乐会、八月合唱节、北京戏剧舞蹈节等主题艺术节,持续策划“国际钢琴系列”“昆曲艺术周”等主题演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艺术影响力、票房号召力、市场凝聚力的演出品牌。坚持艺术性,就应该坚持海纳百川,所以在涉外演出的比例上,国家大剧院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在30%左右,广泛邀请国际著名的艺术家和演出院团在大剧院登台献艺。根据大剧院十周年运营统计,截止2017年走进大剧院的国外院团454支,演出1233场,占总场次14.1%,来自欧洲、北美、亚洲的院团数量分列前三。

三是坚持自主经营制作。与为演出院团提供场地收取场租的经营方式不同,自主经营就是剧院直接介入节目的产、供、销过程,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这既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经营方式,也可以更好把控节目的艺术质量。比如一场芭蕾舞演出,从演出团体、演出剧目、首席演员,剧院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标准加以选择。再比如一场交响音乐会,从乐团、指挥、演奏作品、独奏艺术家,剧院完全可以量身制作一场高水平、有创意的音乐会。同时,凭借剧院的平台优势、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国家大剧院通过委约创作、独立制作等方式,在10余年里创作推出了91部新作品,涵盖歌剧、舞剧、话剧、京剧等艺术形式。剧院先后与祖宾·梅塔、阿巴多、郭文景、印青、多明哥、里欧·努奇等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歌唱家联手,与意大利帕尔马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德国柏林歌剧基金会等国际艺术机构合作,推出了许多耳目一新的舞台作品,显示了大剧院在艺术上的追求和雄心。

四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了确保艺术质量,必须有一套可以具体操作、推进落实的流程规范、标准指标。演出排期制度既是大剧院策划组织节目的抓手,也是艺术质量管理的源头。经过多年努力,大剧院目前已经可以提前一年排定节目,提前7个月公布排期,这就意味着有充足的时间在全球选择节目、沟通谈判、敲定技术细节,确保预期的经营目标和艺术目标。在演出排期过程中,从项目人初选、部门研究、各部门排期专题会一直到院长办公会,每个环节都是对节目的一次审视,既要考虑演出成本,更要考察节目的艺术风格、艺术品质,保证符合剧院对于节目的艺术定位和质量标准。在自制剧目过程中,从跨年度制作规划、题材选择、剧本创作、音乐创作、主创主演、音乐作业、钢琴排练、戏剧联排、带妆彩排、正式演出,几十上百个重要节点,成百上千个工作细节,都需要有一个细致周密的时间表、一张完整清晰的线路图,专人统筹、各负其责,只有连珠成串,把众多任务、工作进程、各个节点、有关要求、相关人员等等都不惮细碎地组织起来,才是对艺术性的最好阐释,也才会有最终高质量的演出呈现。

五是打造艺术人才高地。人才是实现、保持、提升艺术性的关键。国家大剧院通过全球招聘、人才引进、内部培养等多种途径,培育了多方面的艺术人才,形成了显著的人才优势。2009年到2010年,国家大剧院先后组建了合唱团和管弦乐团,在完成全年歌剧制作任务的同时,各自推出独立的乐季计划,举办乐团音乐会、合唱音乐会。由于常年担纲歌剧演出,两团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在与中外艺术家的合作中进步神速,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艺术团队。随后几年,国家大剧院又先后组建了歌剧演员队、戏剧演员队,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表演艺术人才,为推动国内表演艺术发展培养了新力量。国家大剧院拥有一支庞大的舞台技术团队,由于常年承担大量演出任务,既要负责演出技术保障,又要参与自制剧目舞美制作,舞台技术团队的人数之多、专业之全、经验之丰在国内剧院行业无出其右,他们与大剧院乐团、合唱团、驻院艺术家一道,成为大剧院艺术生产的基石。大剧院还有一个高水平的艺术监督顾问团队,三位在各自领域造诣深厚的艺术家分别担任剧院的戏剧、舞蹈和歌剧艺术总监,对节目的引进、剧目的质量提供咨询把关。为了确保欧洲歌剧的复排质量,剧院还从意大利聘请了一位歌剧专家,常年参与指导经典歌剧的复排制作。

二、国家大剧院艺术实践面临的主要挑战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艺术性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所产生的审美感染力及其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等方面所达到的完美程度。国家大剧院坚持艺术性,实际上是表达一种愿景,期盼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每一部舞台艺术作品,无论是感染力,还是形式结构、表现技巧上都臻于完美,为此在组织架构上、演出策划上、业务流程上、生产组织上、质量控制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艺术目标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10多年来,国家大剧院在艺术上的努力,得到国内外同行以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同——无论是引进剧目的质量,还是自制剧目的水平。尤其是考虑到作为一家刚刚开业的剧院,每年有近千场的演出量,又毫无艺术生产制作的经验,却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对待艺术的进取精神和审慎态度,更是难能可贵。但是,国家大剧院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并非没有遇到成长的烦恼,特别是与自身设定的国家表演艺术最高殿堂的高远目标相比,与舞台艺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相比,与中外同行创新进步的效率质量相比,以及与市场和观众对优质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相比,国家大剧院既有远虑也有近忧,还有漫长的旅途需要跋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如何保持艺术的开放性。自由是艺术的天性,把艺术关进观念的笼子,常常导致艺术生命力的丧失。国家大剧院提出坚持高品位、高水准的中外高雅艺术,初衷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艺术定位和艺术标准,但无形中也可能成为一个笼子,限制了笼内的自由飞翔,也忽略了笼外的大千世界。还是以歌剧为例,这么多年来,在经典歌剧成为大剧院舞台的座上客同时,现代歌剧、音乐剧等似乎被选择性忽视了,而在近几年民族歌剧开始井喷的时候,西洋经典又有被淡化的趋势。大剧院始终强调经典、精品,这也就意味着一些创新、实验之作难以获得展示的机会,而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艺术观念、艺术形式、艺术主题的创新如果不能得到关注,就不能认为艺术性得到了真正的诠释和推进。如果我们的选择面越来越狭隘,选择标准越来越单一,大剧院是否会在某一天成为一个“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封闭舞台?

二是如何保持艺术的独立性。只有坚持艺术独立,最大限度为艺术家提供独立创作的空间和条件,才能发掘发挥艺术家的才情,打造百花齐放的艺术作品,形成争奇斗艳的艺术风格,或者说,唯有独立的创作人格才有独立的艺术风格。大剧院作为出品人,对自制剧目、委约作品的创作、制作提出想法和要求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是把握好分寸、尺度,除非有违政策法规、公序良俗,否则应尽量减少对艺术家创作的干预。在大剧院以往的一些自制作品中,虽然编剧不同、作曲不同、导演不同,但制作手法、舞台风格似曾相似,还有部分作品显得温温吞吞中规中矩,更像是习作而不是创作,这都可能与创作过程不够独立有关。在现行出品人制度框架下,老板愿意出钱又出力,对于创作者来说何乐而不为?所以出品人与创作者如何保持一臂之距,是事关艺术独立、艺术风格的大问题。

三是如何保持艺术的引领性。国家大剧院自来有一种天降大任的使命感,党委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公众、艺术家对大剧院的殷殷期待,使大剧院在艺术上既如履薄冰,又踌躇满志,时刻以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国际知名剧院的领袖级成员自加压力。从实践来看,国家大剧院在过去十多年体现出的意志、活力、专注,的确在文艺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尤其是为剧院行业注入了强心剂,让大家看到了振兴的希望,也激发了许多剧院纷纷效仿。但是从艺术引领的效果看,还存在引领的标准不够明确、引领的效应不够突出、引领的作用不够显著等不足。比如,从上演节目来说,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顶级大团、一流演出,如果能在大剧院上演,一般也能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国内其他地区上演,这里的艺术性往往与资金实力有关。从剧目制作来说,大剧院在制作的数量上、速度上一骑绝尘,但是在质量上还没有表现出独领风骚的态势。尤其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大剧院拥有的政府扶持力度之大、地方资源优势之深,放眼中外亦不多见,相应对其艺术原创能力和产出效益也会有更高的期望。国家大剧院多年来在歌剧制作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公认的高峰作品并不多,目前唯一获得过文华大奖的是一部舞剧,这部舞剧也是剧院10多年来首次获得的国家大奖。作品的艺术质量是否与资源的投入相匹配,这应该成为衡量引领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应该成为大剧院负重前行的一个重要动因。

四是如何保持艺术的持续性。持续性体现着一个艺术机构的耐心和毅力,也体现运营的智慧。保持持续性,就可以更好把控发展的节奏、更加从容开展创作生产,不会停滞不前,也不会累到虚脱,就像一个参加马拉松的专业选手,会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永远不会幻想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全程。多年来,大剧院始终保持大干快上只争朝夕的势头,据说曾任英国皇家歌剧院总裁的托尼·豪某年在访问国家大剧院后惊叹不已,认为国家大剧院用5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剧院几十年的路程。高强度的奔跑容易造成两个后果,忽视细节和后继乏力。忽视细节往往会与精品擦肩而过,后继乏力则常常导致前功尽弃。比如,大剧院制作的近70部歌剧,目前每年复排上演的不足20部。近几年来,大剧院每年话剧制作量开始超过歌剧,认为最能体现艺术水准和制作实力的歌剧制作在创作排演上遇到了种种不顺。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歌剧制作的锐减,两支专为歌剧制作组建的管弦乐团和合唱团(分别达上百人)面临工作重心调整,国内最大的舞台技术保障队伍工作量开始减少,驻院歌唱演员开始担心如果排练演出不足怎么保持嗓子。如何科学把控节奏,持续稳定推动艺术生产经营,始终保持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可能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大剧院的重点和难点。

三、国家大剧院艺术实践的未来展望

在过去的10年里,世界已经开始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而进入20年代之初,一场猝不及防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变化的速度和强度。一方面,看似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面临悄然退潮的危险,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并没有消弭人类固有的分歧,闭关锁国的孤立主义和民粹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另一方面,人类又始终怀着文明重构的美好愿望,仍然在毫不气馁地为实现世界大同殚精竭虑、奔走呼号。

艺术是时代的镜像,是现实的观照,既回荡着大地的声音,又在以自己的方式展示、解构、警示人类未来的命运。在这样一个充满危难和机遇的新时代,每一个艺术机构,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希望聆听命运的召唤,成为这场大转折、大变革的见证者、记录者。而素来以艺术引领者自励的国家大剧院,又该怎样恪守“艺术性”宗旨,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创作奉献振聋发聩的时代精品,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为国际表演艺术领域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是继续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重大体现,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大窗口,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加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的神圣职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掘在艺术创作上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勇攀艺术高峰,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充分运用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凝聚力,为国内外艺术院团提供优秀作品的展演平台,在传承弘扬和融合创新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尊重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既需要有利于艺术生长的沃土,也需要不期而至的甘霖和天才的灵光乍现。国家大剧院在艺术生产的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筑巢引凤、循序渐进,防止急躁冒进、揠苗助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却得不偿失。要进一步完善艺术生产的体制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在题材、作品的选择上更加审慎,尤其是大制作大投入作品,既要考虑当前实际,也要顾及长远效益,防止出现“一轮游”现象。要尊重艺术家的独创性,作品既要坚持大剧院的艺术品质也要体现艺术家的个性风格,防止标签化、套路化、概念化。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为更多艺术提供展示平台,“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

三是要在善于创新上下功夫。创新是艺术的本质,是艺术性最重要的表现。国家大剧院多年来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众所周知。勇于创新展现的是勇气,而善于创新看重的是能力。从勇于创新向善于创新转变,体现的是一个艺术机构的成长进步。善于创新强调专业化水平,不是一哄而上、随心所欲,而是科学决策、有序推进、善做善成。善于创新注重成本效益观念,既关注制作成本、也关注仓储成本、巡演成本,既关注社会效益,也关注经济效益,确保每一分钱都是花在艺术身上。善于创新重视整合各类资源,准确把握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的契机,把创新与时代吁求紧紧结合起来,大胆探索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在主题内涵上、艺术呈现上与时俱进。要提高剧院现有场地资源的规划统筹水平,在主推经典艺术传承创新的同时,为创新实验作品留出时间和空间,鼓励探索,积极扶持新作品,培养青年艺术家,为艺术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积蓄力量。

四是深入推进文化交流互鉴。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国家大剧院多年来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共享的理念,通过吸收国内外剧院的先进经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在剧院建设和艺术创新方面都收获了累累硕果。每一种文明都植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国家大剧院登高望远,既要为中国文明注入生机活力,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要勇于突破剧院对现有表演艺术门类的限制,积极稳妥展现国际表演艺术的最新探索和最新成果,为新的艺术形式、当代艺术作品搭建高质量的创作展演平台。继续加强与全球艺术机构和著名艺术家合作,交流借鉴新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手法、表达方式,进一步提升剧院自制剧目的创新能力和艺术水准。要充分发挥大剧院的品牌影响力,既做艺术创新的引领者,又当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本土艺术家和中国风格作品通过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走向世界。

五是优化完善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任何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任何一部经典的诞生都需要反复推敲打磨。优化完善艺术作品的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有助于在创作中及时发现和弥补作品的软肋和不足,有助于为下一轮演出提供修改完善的方向和依据。国家大剧院要在更大范围内借助外脑力量、吸收专家智慧,在艺术总监制基础上,完善艺术委员会的设置,明确艺术委员会的地位、职能和运作方式,为艺术生产规划和剧目制作实施建言献策,对艺术生产全过程进行把关。探索建立独立客观的文艺评论体系,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敢于正视和理性对待批评意见,及时把有益的意见建议转化为调整提升的具体思路举措,专心致志打造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诚意之作。

六是继续建设高素质的艺术团队。艺术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团队是支撑。开业之初的国家大剧院,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家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百炼成钢,如今已经成为剧院的骨干中坚。艺术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能力和付出,需要整个团队——经营管理团队、项目制作团队、艺术表演团队的共同提升。团队的提升既靠高度的文化认同,也靠高效的管理方式,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的团队氛围。要努力克服演出场次和制作剧目数量下降带来的消极影响,保证足够的排练演出时间,让团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中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实力。要努力克服事业单位体制下容易出现的人浮于事的现象,建立符合艺术机构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方式,增强个人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要继续通过联合制作剧目、乐团交流巡演、定期举办国际论坛等途径,加强与国内外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开阔视野增长本领。

四、结语

进入2020年的国家大剧院,受肆虐全球的疫情影响,迎来开业以来最难的一年。自1月下旬直到4月底,总共取消商业演出171场,办理退票近4万张,直接票房损失1700多万元,新春祝福系列音乐会、歌剧节、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等主题艺术节被迫停办。在生产创作方面,大剧院的制作剧目取消5部26场,另取消管弦乐团音乐会9场、合唱团音乐会8场。当然,不仅仅是国家大剧院,全世界的演艺行业都按下了暂停键。与此同时,半年前国家大剧院中外嘉宾高朋满座的欢聚情景恍如昨日,2019年国家大剧院先后举办了世界剧院高峰论坛和国际交响乐论坛,来自全球的嘉宾为大剧院的好客和情怀所感动,许多行内的人士兴致勃勃地预言,世界剧院的未来、交响乐发展的未来,在东方,在中国。2020年初,北京市已经把由国家大剧院牵头筹建世界剧院联盟的工作列上了全市今年文化建设的议事日程,并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筑面积达12.5万平米的新剧场的建设交由国家大剧院建设经营。使命责任、盛誉期待之下的国家大剧院,如何化危为机逆水行舟,引领剧院同行走出困境再续精彩,既充满悬念也让人满怀期待。

猜你喜欢

国家大剧院艺术性歌剧
大剧院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三年只为这《兰花花》——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兰花花》观后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国家大剧院 北京音乐厅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