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及结构分析的研究

2020-01-02段东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3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城镇居民贡献率

■段东(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一、前言

近些年居民的消费结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来。而关于消费“降级”的讨论日益剧烈,目前这个发展阶段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经历消费升级,从消费结构这个角度能给出较好的一个说明。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从某种意义就要准确把握人民消费需求结构,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来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理论界已经有一些关于消费结构研究的优秀成果,但是大部分研究的是农村的消费结构的关系问题,没有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各个影响因素,并且对于中部地区研究的很少,所以对于处于中部地区的安徽省,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因此,本文将运用统计方法,运用安徽省2007 年到2017 年的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来分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方法上选取了主成分分析进行实证研究。

二、文献综述

20 世纪50 年代人们开始对消费结构进行系统研究。1954 年,英国学者R.Stone 提出一种称为线性支出系统的需求函数。此后,学术界开始对消费结构进行广泛研究。如洪荧等(2005)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做出预测[1]。余明江(2004)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政策导向因子分析模型[2]。王芳、胡立君(2018)利用我国2005 ~2016 年31 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全国和区域层面进行居民消费结构中介效应检验[3]。王雪琪、赵彦云、范超(2016)运用动态面板GMM 估计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习惯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4]。与此同时,各个省份也开始逐渐开始分析其省域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李俊华(2018)对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关联度的顺序[6]。杨雪、仝凤鸣、王菲(2018)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16 年河南省18 个省辖市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研究[7]。周启清、尹盼盼(2017)运用扩张的线性支出模型分析了西安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8]。

三、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综合评价

(一)实证结果

通过安徽省居民消费结构情况,选取了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的八个指标,食品烟酒(x1)、衣着(x2)、居住(x3)、生活用品及服务(x4)、交通和通信(x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x6)、医疗保健(x7)、其他用品和服务(x8),并利用《安徽统计年鉴》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了整理。用stata 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首先,进行KOM 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那么原始假设被拒绝,故指标间并非独立,是具有相关性的;KOM统计量的值0.648,所以由此可以得出各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差不多,用主成分分析是合适的。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如下:

表1 特征值、贡献率

从表1 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5.45% ;第二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0.72% ,特征值分别为6.836、0.858。此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6.17% ,接近于1,表明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可以用这两个因子反映。文章篇幅问题,没有展示碎石图反应的情况,反映的是各因子负荷系数的偏向情况。成分1 与成分2,成分2 于成分3 的特征值差距较大,而其他特征值差值较小,综合表1 和碎石图可以确定主成分的个数为2。

提取两个主成分的结果为:变量x1-x8 在成分1 上的因子载荷系数分别为0.3768、0.3585、0.2976、0.3726、0.3659、0.3785、0.3657、0.3021,成分2 上的载荷系数为-0.0918、-0.305、0.6576、0.1869、0.1822、-0.0429、0.0487、-0.6274;由此得到因子载荷矩阵,把两个主成分的得分分别记为F1、F2,然后以F1 和 F2 对原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 ,那么建立的2007-2017 年的因子综合评价模型为:F=0.8885F1+0.1115F2。

(二)结果分析

(1)第一主成分F1 可以解释为生活水平指标,反映了安徽省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且第一主成分F1 在各指标上的系数都为正,各系数值相差不大,说明第一主成分没有遗漏重要信息。第一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方差贡献率是88.85%,安徽省城镇居民的主要支出集中在这八项上,这表明安徽省城镇居民当前的消费主流正是第一主成分所代表的。(2)第二主成分F2 可以解释为居民居住指标。第二主成分在对原变量的方差贡献是11.15% ,由其他用品及服务指标和居住决定,说明居民在居住、其他用品及服务投入较大,也就是安徽省城镇居民在居住和其他消费品上支出较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2006-2016 年消费水平及结构的分析,发现近十年里,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及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居民消费从过去单一型向多层次消费结构转移;食品温饱等传统消费支出有所下降,医疗卫生等其他指标比例正在上升。居住指标在2014年比重骤增,相比之下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项的份额增加不高。因此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1)提高工资水平。作为全省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的工资是大多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再加上货币膨胀,物价的上涨幅度远远高于居民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就意味着居民实际工资收入其实是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政府要鼓励培养大型企业,为广大一般企业提供政策援助,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外资引进、技术引进,引导企业良性发展,提高企业规模效益,进而增加居民的工资收入。

(2)转变消费观念,增强消费信心。要扩大消费,就要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要从居民消费观念着手。通过倡导宣传文明消费行为,来改变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让居民接受新的与时俱进的消费观念。“信贷消费”“手机支付”等正是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消费层次,促进消费等级的提高,便利居民生活。

(3)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在服务消费中,政府加强政策引领作用,颁布政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城镇居民贡献率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