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分类法在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2020-01-02刘斌国电达州发电有限公司
■刘斌(国电达州发电有限公司)
一、ABC 分类法的概述
该理念最早由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并且成为“二八定律”的衍生成果,即将事件或物品根据各自的权重来划分为ABC 三类,A类为主要影响因素,B 类为次要影响因素,C 类为一般影响因素。通过对群体的权重划分,就可以更好帮助工作人员明确事件或物品的轻重缓急,这也成为了经济领域常用的一种管理办法。对库存管理而言,ABC 分类法就是将库存物品根据数量和占用资金的多少来进行分类,A 类为特别重要的库存物品,B 类为一般重要的库存物品,C 类为不重要的库存物品,然后根据库存物品的不同分类来制定差异化的管理办法,最终达到压缩库存总量、释放占压资金、库存合理化与节约管理投入的效果。
二、ABC 分类法在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一)数据分析
一般而言,库存物品可以分为可量化金额和不可量化金额两类。大众商品均属于前者,对这类库存物品只需要根据其种类来计算金额,并根据金额总数大小及占用库存金额的比率来进行降序排列,即可得出累计频率,累计频率0%~60%分为A 类,累计频率60%~85%分为B 类,累计频率85%~100%分为C 类。而针对不可量化金额的库存物品,则需要管理人员根据经验来进行判断,具体可依据其对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影响力来进行划分。待数据收集整理后,将其绘制成ABC 分析表(详见表1)。
表1 ABC分析表
(二)对A 类物品的库存管理
根据上表1 可以发现,A 类物品虽然在数量上仅占总数的10%左右,但其消耗的金额却占了总金额的70%左右,所以A 类物品就成为了做好企业库存管理的“关键少数”,管理人员可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A 类物品上,力求保障A 类物品的安全,以及降低A类物品的库存数。另外,如果从需求角度来看,A 类物品无疑是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中的重要物资,单纯为了降低库存成本而过分追求存储数量的下降,则可能出现缺货的风险,甚至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果说降低A 类物品的库存是手段,那么保证A 类物品的供给则成为了基本原则。具体而言,首先,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企业对A 类物品的实际需求量来进行采购,并通过少量多次的办法来按需存储,避免大批量存储造成资金占用过多的情况,或者在涨价前进行一定批量的存储,以为企业节省采购成本。然后,管理人员要实时监控企业对A 类物品需求的动态变化过程,以明确划分出哪些物品是日常需求的,哪些是临时需求的。最后,对日常需求的A 类物品要设置最低定额、安全库存和订货报警点,以防止因缺货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必要时可寻找类似物品的替代品,以提高企业在采购价格博弈中的优势地位。
(三)对BC 类物品的库存管理
ABC 分类法最显著的优势,就是量化分析海量库存物品的轻重缓急,以实现将“关键少数”与“不重要的多数”区分开来,确保企业可将工作重心放在“关键少数”上,这就符合了“二八定律”的客观要求。但对商品流通企业而言,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所涉及到的物品有很多,如果仅仅是注重了对A 类物品的库存管理,而忽视了BC 类物品,则有可能导致整个生产活动的停工待料。因此,“长尾理论”也强调了对BC 类物品库存管理的重视程度。对B 类物品而言,其虽然不像A 类物品那么重要,但对其的库存管理也不应放松,具体可依据物品的大类来进行数量和库存金额的管理,并且做到每周一次盘点;对C 类物品而言,虽然单个种类所占权重较低,但因种类和数量较多,所以占用的库存资金也比较大,针对具体的某种物品而言,可采用集中采购的办法来压低单价,并且通过“双堆法”的方式来进行库存管理。比如,将某种物品分为两堆,当第一堆物品用尽后开始发出采购订单,并开始从第二堆里进行供给,确保第二堆用尽前第一堆到货即可,如此循环往复,便可以满足企业生产的日常所需。
注意事项:库存物品的周转成为了生产管理活动的必要环节,其强调了陈列代售物品与库存物品间的周转问题,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做到对陈列货架物品的及时补充和更新,另一方面要做到库存物品的先进先出,确保提供的物品永远是新鲜的,并且及时登记物品的保质期、代码、存放条件及存货数,以更好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商品流通企业而言,库存管理不仅关系到了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而且事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强调ABC 分类法在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更好解决库存管理重心把握不当、库存物品积压带来成本增加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意识到库存管理的重要性,以尽可能将其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来对待,另一方面要确保库存管理人员可以严格按照ABC 分类法的要求来进行库存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库存投资成本和存货损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