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建设全流程解析

2020-01-01韩华

中国教育网络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智慧信息化

文/韩华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积极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模型和参考路径,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

在2010 年之前,国内高校信息化工作大多处于“数字校园”阶段。通过“数字校园”建设,实现了简单的资源“数字化”和部分业务的“共享化”,推动了高校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数字校园”建设较大幅度地改善了高校信息化环境,启蒙了学校传统业务流程的再造、教学模式的变革,但是在核心业务环节的融合度和联动性上仍有很大局限。随着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演进和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到了十二五期间,“智慧校园”逐渐替代“数字校园”,成为国内高校信息化发展的热门主题与主要潮流。

智慧校园建设路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随着各高校信息化部门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不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日渐丰富 ,为其他高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但是目前大多从智慧校园的总体框架组成的空间维度加以分析,缺少从实施建设路径的时间维度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将融合空间、时间两个维度,开展研究。

考察参观调研

在“智慧校园”成为高校信息化的主题和潮流的大背景下,一定要谋定而后动。建议由校领导带队到三类院校调研:一类为国家一流知名大学,深入了解当前智慧校园建设的最新成效;一类为同体量的先进大学,了解当前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成效;一类为同行业的先进院校,了解其智慧校园中的特色成效。调研结束后要总结提炼出调研报告,作为开展下一步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参考和依归。调研报告要在学校重要会议中作宣讲汇报,从而进一步加深全校上下对当前智慧校园建设的认识,引起共鸣。

领导机构建设

通过深入调研、学习先进、校内报告、交流思想,进一步增强全校上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以加强学校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为标志,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IT 治理体系架构。不少高校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要职能部门组成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执行小组”,执行小组包括负责具体业务的工作组。“三个机构”往往是跨部门的议事协调机构,要辅以必要的常态化议事制度,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责,切实发挥三个机构统筹协调、咨询指导和决策执行等重要作用,从而形成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各负其责、上下贯通的信息化工作新格局。

编制建设规划

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需要紧密结合学校业务工作需求和信息化现状,经过专家委反复研究并报校党委,制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或类似纲领性文件。纲领性文件要有一定前瞻性、阶段性,一定要有很强的可行性,包括经济可行性、场地可行性、队伍可行性和制度可行性等。

规章制度建设

新时代信息化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狭义、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制度建设指信息化相关制度。要构建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制度体系,从制度上明确学校信息化软硬件资源的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培育有效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向“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信息化制度体系目标迈进。

信息化不断融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学校在制定修订各类规章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广义的信息化制度建设”。实践证明,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后,往往需要配以相应的信息管理手段,才能够更好的实施和落地;如果现有制度与信息化理念不相适应,则需要予以修改。这种“制度先行、技术保障”的模式,更能体现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也将成为今后学校各类制度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日渐成为新时期学校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的一种新常态 。

智慧平台建设

智慧校园起步阶段的核心工程就是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智慧校园基础平台一般包括主数据库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校园服务总线、流程总线和应用管理平台等。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可以和学校各类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一号通”;通过主数据平台,可以打通与各类基础数据的共享共用链路;通过服务总线和流程总线,可以研发面向全校师生的流程化微应用;通过应用管理平台,可以向全校师生提供业务微应用。最终形成内容较为丰富的网上一站式智慧服务大厅,作为广大师生网上办事的主要平台。上述建设,对破解长期以来制约业务系统协同共享的数据孤岛难题,以及学校深入开展“智慧校园”的业务整合与应用创新等工作,奠定了软件基础,积累了实施经验。

业务系统群

在智慧校园平台的基础上,需要开展业务系统建设,进一步丰富业务流程和数据资产。这需要各业务部门通过各类项目经费,以新建、自建或迭代升级的方式,共同推进,构成较为完备的学校业务信息系统群。业务信息系统群,是以学校各业务部门为主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学校党建、教学、培训、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业务系统建设为学校提供了“个性化教育和治理服务创新”,为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必要的业务和数据基础。

移动化应用

移动应用具有传统电脑和网页应用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不受校内校外的空间限制,不受白天晚上的时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访问,已经成为信息化应用的主流方式之一。因此,移动应用建设虽然和前述业务系统建设有所交叉重叠,但可作为业务系统和平台建设的移动化扩展甚至是移动化转型。

目前,较为主流的建设路径是以微信、钉钉等移动应用平台为基础,与学校现有智慧校园平台实现用户和数据对接,并集成或研发一定的业务流程,面向教师、学生、离退休人员和校友提供全方位移动信息服务,解决广大师生的痛点问题。

今后的智慧校园平台和业务系统群建设,要默认支持移动端访问,从而减少二开的成本。

站群门户建设

信息化时代,学校各项工作的宣传展示、各项决策的部署落实,离不开网站这一传统的重要阵地。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推进网站群建设:一是由宣传、综合、外事、网络信息等部门,基于网站群开展智慧校园门户建设;二是校属各在编、非在编机构依托网站群建设部门网站、专项工作网站等;三是基于学校人事、教务、科研数据,开通全校教师的个人主页。

此外,某些阶段性的专项工作网站,最好以某个专栏的形式,成为责任部门网站的一部分。

公共服务

智慧校园建设,除了智慧平台和业务系统群等核心工程外,不能忽略公共类的网上服务,一般包括邮件系统、云盘、短信平台、网络电视、在线视频、虚拟主机、数据中心、FTP 等。

随着云服务技术的成熟,不少高校都采用租用企业邮的方式,为广大师生提供电子邮件服务。这既可以节省学校资金的投入,也降低了学校技术维护的人力成本,还减少了学校网络安全方面的隐患。

各单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硬件设备和通用软件的支持。虚拟主机云平台是学校的软硬件资源配置管理平台,为各单位部署业务系统或数据资源平台,提供了公共服务。

数据中心承载着所有业务平台、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是宝贵的数字仓储中心。数据中心管理是各高校网络信息主管部门必须要逐步加强的长期性工作,重点解决各单位、师生对算力、存力、服务能力的需求。

基础网络

基础网络是保障各类资源能够高效互联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及配套管理体系。智慧校园阶段,在更多关注智慧感知终端设备体系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底层的基础网络建设。实现有线无线、室内外全覆盖,支持师生随时随地接入校园网,保证校园出口带宽不拥塞。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强eduroam 漫游系统建设,加强校园无线网络安全接入管理,为提高学校国际化交流能力提供有力的网络支撑。

网络安全保障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网络安全的有力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要针对学校网络拓扑的特点,按照各类网络节点和资源的重要性不同,实施学校出口、数据中心等多级安全防护,提升对数据中心承载信息系统,特别是对外公开访问网站的安全防护水平;二是针对日益严峻的互联网安全形势,提升紧急情况下网络安全管控能力;三是大力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与定级, 推进终端软件正版化与安全软件升级,提升学校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能力。

人才队伍培养

通过积极参与各类论坛会议和专业培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参与各类论坛、学术讲座和技术研讨会,开拓信息人才队伍特别是信息化领导层的视野,并通过会议认识一些新的朋友和同行,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二是派业务骨干参加相关技术培训班,提高信息化专业水平。

培训宣传推广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应用。通过宣传培训,提升全校上下的信息化理念、信息素养、应用能力。这是信息化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强信息化理念、建设和应用的宣传引导。

一是通过信息化在线培训,引进大家名师的信息化讲座,营造浓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氛围,提升广大师生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培养信息素养和数据思维;二是通过视频点播平台,发布各类最新信息化特别是智慧校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宣传短片,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对智慧校园的感性直观认识;三是通过网站和移动端,发布各类系统应用的操作说明,专门就某一个热点应用问题进行宣传培训,快速提高广大师生的应用技能;四是通过线下专题培训,就学校某一具体业务应用进行推广培训,提升广大教师的应用水平。

做好经验总结

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都需要边实施、边总结、边提升,智慧校园建设也是如此。通过总结,可以进一步固化有关成果和经验,供自身和其他院校借鉴参考。

经验和做法

1.政策背景:技术革命、社会发展、国家政策,是智慧校园一期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必要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社会发生重大跨越或转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时,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必然会随之改变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习近平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重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了信息获取方式,必然要引发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促使教育生态的变革。

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举措,这给我们为什么要推进智慧校园、以及如何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指明了前进方向。

因此,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遵循社会和高校建设发展规律、对标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是保证信息化工作方向正确、有据可依的三条宝贵经验。

2.参与要素:校党委高度重视、各单位积极推进、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是智慧校园一期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

第一,学校智慧校园一期建设,离不开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不少高校校党委确定了信息化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校党委重视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此外,党委专门听取信息化建设汇报,对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校党委理论中心组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信息化专题讲座等,都是可行路径。

第二,单位积极推进,是学校信息化成果能够“遍地开花”的关键。当今时代,各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重心,已经由网络信息部门引领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过渡到由职能部门引领的业务系统建设阶段,下一步将进入工作流程整合升级阶段。当前的智慧校园建设,业务驱动型的信息化工作建设、管理、运用的主责部门,必定是各职能部门,或者说是各业务部门。网络信息部门如何提高各业务部门的积极性,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命题。

第三,师生广泛参与,是信息化应用的群众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以及治理和服务创新。广大师生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个性化教育参与者、执行者和服务创新的最终用户,必然是信息化建设成效的试金石。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并畅通线上、线下渠道,积极对接广大师生,培养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信息化应用的义务测试队伍,能够及时有效的对信息化应用提出建议和意见,从而便于改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各类细节。

3.推进举措:借鉴他山之石、部门协同配合、项目迭代推进是智慧校园一期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举措。

信息化建设要学会借鉴他山之石。各项重大规划决策的出台,都离不开大规模的调研考察。当然,信息化建设可以借鉴他山之石,但是不能拿来主义。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特殊的校情,信息化建设必须切合学校实际。

信息化建设要各部门协同配合,实现流程融合、数据共享。各职能部门按照校党委的统一决策和部署,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思维,在开展自身业务系统建设的同时,通过学校网信办和执行小组等多个协调议事机构,逐步推进和其他单位业务系统之间的流程融合、数据共享,从而避免造成数据孤岛、信息烟囱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要通过项目实施,迭代推进。实践证明,信息化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无法做到“包揽一切、包打天下”。信息化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要分阶段开展,需求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随着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各类新需求不断产生,信息化建设需要不断更新、迭代。

智慧校园建设阶段,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前期基础和历史背景,因此,建设内容和推进举措应该各有不同,但是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积极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模型和参考路径,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必将成为各个高校网络信息化部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可行方式之一。

猜你喜欢

校园智慧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