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结合阿托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20-01-01杨娜
杨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肺动脉高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常规他汀类药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改善心肌重构、刺激内皮祖细胞分化的作用[1]。本研究将阿奇霉素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4~12月于本院收治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患者中男33例,女31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7.83±4.40)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54±1.52)年。对照组患者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8.94±4.70)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06±1.7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2];②呼吸困难指数分级>Ⅱ级者[3];③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2排除标准 ①对阿奇霉素过敏者;②合并心血管疾病者;③依从性差者;④近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吸氧、解痉平喘、止咳祛痰治疗,改善喘憋症状。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口服治疗,20 mg/次,1次/d,晚间服用,治疗1个月。实验组患者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098)静脉滴注治疗,0.25 g/次,1次/d,治疗1个月。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包括:FEV1%、FEV1/FVC、DLCO、FEF50%、FEF75%、MMEF。FEF50%、FEF75%、MMEF中任意2项结果<65%,即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4]。
1.4.2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 ①PaO2:正常值为75~100 mm Hg;②SpO2:正常值为95%~100%;③6 min步行距离: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6 min步行距离测定,行走距离越长,说明患者的心功能越好[5]。
1.4.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显效:经治疗,患者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临床症状消失,且半年内无复发;有效:经治疗,患者慢性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缓解,病情偶有复发;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EV1%、FEV1/FVC、DLCO、FEF50%、FEF75%、MM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aO2为(70.83±1.28)mm Hg,SpO2为(95.02±1.38)%,6 min步行距离为(389.40±1.34)m;对照组患者的PaO2为(62.20±1.93)mm Hg,SpO2为(91.39±1.03)%,6 min步行距离为(300.92±1.39)m。实验组患者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循环类疾病,肺动脉高压是最主要的并发症,病因以吸烟为主,临床表现为肺血管阻力升高,慢性咳嗽、痰多、气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机制气道、肺实质存在慢性炎症,局部肺组织损害,发病率高,病情反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并发肺动脉高压,严重的可使患者死亡,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的压力显著升高超过生理临界值的病理状态[6]。临床治疗在对其进行吸氧、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外,主要是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气促等的临床症状,改善疾病进展为主,进行药物治疗,使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
阿托伐他汀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抑制患者体内胆固醇的形成,在降脂方面疗效显著,同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有研究者指出[7],他汀类药物在心肺血管重塑方面存在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通气,逆转心肌重构。而存在的抗氧化、抗凝、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修复肺损伤,延缓肺功能伤害,对内皮素-1(ET-1)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能够收缩血管,减轻肺组织损伤,达到预防肺动脉高压的目的,对患者运动耐量的提升及动脉血氧分压增高作用显著[8]。阿奇霉素属于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松弛的气道平滑肌具有收缩作用,减轻患者不适感,临床显示不存在过敏现象,通过抗炎、抗菌作用调节患者的免疫力,彻底清除感染,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频次,增强血管内皮保护功效,改善肺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EV1%、FEV1/FVC、DLCO、FEF50%、FEF75%、MMEF均高于对照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将两种药物合用,可以增强协同作用,不仅能控制肺部感染症状,还可改善其肺功能,降低呼吸运动难度,增加患者舒适度,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肺功能恢复佳,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