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分析
2020-01-09王悦阳
王悦阳
中央性前置胎盘属于产科危重症代表,是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并附着子宫下段导致胎盘剥离后子宫下段出血情况,且短时间大量出血可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障碍休克等并发症风险,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安全。为了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的安全性,在予以产妇剖宫产分娩的同时需做好止血治疗工作。既往临床工作中针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一般采取子宫收缩剂、持续按摩子宫等保守治疗方法,效果不佳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动脉结扎术等,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无法有效止血者需切除子宫。很显然,对于女性而言,尤其是有妊娠需求的女性,切除子宫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身心负担较重。所以,需不断优化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止血治疗工作。基于此,本文就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2月于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7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4.0±3.7)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10例;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1.0)周;产科病史:剖宫产手术史8例,产前出血10例,流产史10例;孕期增重10~19 kg,平均孕期增重(14.0±3.3)kg。观察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34.5±4.9)岁;初产妇23例,经产妇12例;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8±1.2)周;产科病史:剖宫产手术史7例,产前出血11例,流产史11例;孕期增重10~20 kg,平均孕期增重(14.3±3.6)kg。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科病史以及孕期增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产妇和家属签署手术方案知情同意书;②上报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③产妇无其他并发症;④产妇意识清楚、身体耐受,具有配合能力;⑤产妇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②精神病史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产妇下腹部纵切口进腹,子宫切口避开胎盘,子宫前壁有胎盘附着者行子宫体部纵切口,切缘进行止血处理,使用鼠齿钳钳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手指伸入宫腔内撑开切口并上下延长,推开胎盘、破膜后娩出胎儿并进行胎盘人工剥离处理。另外,按摩剖宫产产妇子宫,宫体、子宫下段注射催产素(20 U)以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250 μg)。
对照组产妇行常规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术后予以抗感染、促进子宫收缩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产妇行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治疗。拉开产妇子宫切口暴露内腔,切口下位置(约1 cm)以圆针(大号)、可吸收肠线(1号)从宫腔内子宫侧壁前缘进针,自前-后穿过子宫肌层,浆膜层除外,以上操作完成基础上自肌层穿至子宫侧壁前缘出针,宫腔内打结处理,止血无效情况下进行多重缝扎至宫颈外口处,对侧处理方法相同,术后治疗同对照组。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效果、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感染、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发生情况。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的疼痛情况,总分0~10分,分数越高说明产妇疼痛主诉越强烈[1]。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止血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止血成功34例,止血成功率为97.14%;术后发生感染1例、失血性休克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
对照组产妇止血成功28例,止血成功率为80.00%;术后发生感染5例,失血性休克2例,子宫切除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71%。
观察组产妇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6、5.2851,P=0.0242、0.0215<0.05)。
2.2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为(447.80±25.50)ml、输血量为(415.80±20.50)ml、手术时间为(51.05±6.50)min、VAS评分为(1.20±0.30)分。
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为(888.80±33.50)ml、输血量为(1065.50±30.50)ml、手术时间为(70.50±6.80)min、VAS评分为(3.50±0.60)分。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9697、104.5923、12.2323、20.2841,P=0.0000、0.0000、0.0000、0.0000<0.05)。
3 讨论
临床工作中发现,产科中前置胎盘情况呈明显多发趋势,这与孕次、剖宫产次增加等因素有关,其中,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更为汹涌,具有病情危急特点,增加了止血难度以及对产妇安全性的威胁。中央性前置胎盘即孕>28周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情况,针对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前置胎盘附着于产妇的子宫下段,平滑肌收缩力较差,加上紧邻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垂直分支且血管、血窦丰富,增加了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时大出血问题,增加了对剖宫产产妇的生命安全的威胁,需积极干预。既往针对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多行加强子宫收缩、宫腔填塞等,并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选择子宫压迫缝合术等治疗手段,但是止血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2]。临床工作中发现,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机械性压迫导致子宫壁弓状血管挤压的基础上血流减少并刺激子宫收缩,从而达到压迫血窦止血的效果,广泛用于单纯宫缩乏力导致出血、生命体征平稳、可以移动的产妇[3]。但是,对手术技术以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有栓塞后缺血以及盆腔感染等并发症风险。而考虑子宫下段接受宫颈以及阴道动脉血供,导致前置胎盘剥离面大出血产妇行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孕晚期产妇输尿管随子宫右旋、升高,子宫下段充血水肿,导致子宫动脉结扎治疗情况下产妇输尿管、膀胱损伤风险较高。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能够在间断缝合子宫侧壁肌肉全层、子宫动脉分支的基础上有效止血,且进一步保护了输尿管、膀胱[4]。徐海元[5]研究指出,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整体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了患者的损伤风险,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提高了产妇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止血成功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6、5.2851,P=0.0242、0.0215<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为(447.80±25.50)ml、输血量为(415.80±20.50)ml、手术时间为(51.05±6.50)min、VAS评分为(1.20±0.30)分;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为(888.80±33.50)ml、输血量为(1065.50±30.50)ml、手术时间为(70.50±6.80)min、VAS评分为(3.50±0.60)分。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9697、104.5923、12.2323、20.2841,P=0.0000、0.0000、0.0000、0.0000<0.05)。由此说明,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行多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的术中止血效果好。
综上所述,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术中出血风险较高,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可以减少产妇术中出血、输血量,止血效果好,产妇预后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