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病人前哨淋巴结1~2枚转移、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影响因素和预后

2020-01-01陈小松吴佳毅何建蓉李亚芬陈伟国沈坤炜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阴性淋巴结辅助

陈小松,吴佳毅,黄 欧,何建蓉,朱 丽,李亚芬,陈伟国,沈坤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上海 200025)

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阴性乳腺癌病人的标准ALN手术方式。对于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阴性病人,可免除进一步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1]。ACOSOG Z0011研究证实,对于临床ALN阴性、cT1-2、SLN 1~2枚转移,且接受保乳和术后放疗的乳腺癌病人,进一步ALND并不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因此对于满足ACOSOG Z0011试验条件的病人,可豁免ALND[1-2]。但目前临床实践并不是所有满足ACOSOG Z0011试验条件的病人均按其手术方式处理,部分病人仍接受ALND。同时,目前尚缺乏我国女性乳腺癌病人相关的研究报道。故本研究拟入组满足ACOSOG Z0011试验条件的乳腺癌病人,分析影响其未接受进一步ALND的相关因素,并随访其预后,为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

资料与方法

一、病人特征和分组

入组2012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浸润性乳腺癌病人。对于ALN手术,首先接受SLNB。SLN术中冷冻病理检查或术后石蜡病理检查证实为1~2枚转移,后续接受或不接受ALND。其他入组标准包括:cT1-2N0、超声检查ALN阴性或可疑但细针穿刺阴性、未接受新辅助治疗、非多灶性或多中心病灶、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和术后接受放疗。所有病人信息及治疗、随访信息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乳腺癌数据库(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Breast Cancer Database,SJTU-BCDB)。SLN阳性未行进一步ALND为SLNB组,接受进一步ALND为ALND组。

二、分子分型

激素受体(hormonal receptor,HR)阳性包括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Luminal型乳腺癌为HR+/HER2-。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为HR-/HER2-。HER2阳性乳腺癌为任何HR状态/HER2+。Ki67高表达界值为14%,Ki67<14%为低表达。

三、SLNB

对于临床ALN阴性乳腺癌病人,行SLNB前,以生理盐水1∶1稀释亚甲蓝,在同侧乳房皮下或乳晕区注射2 mL,注射后局部按摩5~8 min。术中切开腋窝皮肤和皮下脂肪后,切取蓝染的淋巴结为SLNB。对于术中可触及的肿大淋巴结亦一并切除。以上两组淋巴结记为SLN。术中SLN行冷冻病理检查,术后再行石蜡病理检查,阳性为SLN转移。SLN转移个数以最终石蜡病理报告为准;SLN转移比例按照SLN转移个数/SLN总个数计算,根据其比例,将病人分为<1/3、1/3~2/3和>2/3三组。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病人的临床病理指标、术后复发和死亡采用描述性分析。SLNB和ALND组间指标差异及影响术后辅助化疗的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并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用优势比(odds ratio,OR)及95%CI表示。所有统计均为双侧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临床病理特征

本研究共161例SLN 1~2枚转移病人,SLNB组和ALND组分别有78(48.4%)和83(51.6%)例。平均年龄(52.7±12.9)岁,其中≥65岁29(18.0%)例。肿瘤分期为T1和T2的分别为108(67.1%)和53(32.9%)例。134(83.2%)例有1枚SLN转移,27(16.8%)例有SLN 2枚转移。按SLN阳性/总SLN数比值进行三分类,分别为<1/3比值125(77.6%)例、1/3~2/3比值19(11.8%)例和>2/3比值17(10.6%)例。137(85.1%)例表达ER,HER2阳性比例为13.7%(22例)。Luminal A、B型、TNBC和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分别为123(76.4%)、12(7.5%)和22(13.7%)例。按手术年份进行分类,分别有32、42、44和43例在2012~2013年、2014~2015年、2016~2017年 和2018~2019年接受手术(见表1)。在83例接受进一步ALND的病人中,在总ALN转移负荷方面,79例(95.2%)病人术后总ALN转移为1~2枚,4例(4.8%)总ALN转移为3枚;在清扫标本中发现11例(13.3%)有非SLN转移。

表1 临床病理特征[n(%)]

二、SLNB组和ALND组临床病理特征差别

SLNB和ALND组病人在体质量指数、月经状态、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肿瘤位置、病理类型、肿块直径、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SLN转移比例、SLN转移个数、PR、HER2、Ki67以及分子分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年龄(P=0.044)、ER表达(P=0.040)及手术年份(P<0.001)在SLNB和ALN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SLNB组的平均年龄为(54.7±13.5)岁,高于ALND组的(50.7±12.1)岁;≥65岁的病人在两组的比例分别为25.6%(20例)和10.8%(9例)。ALND组有17例(20.5%)ER阴性,高于SLNB组的7例(9.0%)。2012~2013年期间接受手术 的32例,仅4例(12.5%)未行进一步ALND;而2018~2019年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病人中,未行ALND有36例(83.7%)(见图1)。

对年龄分类等3个单因素分析P值不超过0.05的指标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对于满足ACOSOG Z0011条件的病人,仅手术年份是SLN 1~2枚转移、未行ALN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年龄以及ER表达与进一步ALND无显著相关。相比2012~2013年期间接受手术的病人,有更多病人在2014~2015年(OR=5.07,95%CI:1.46~17.65,P=0.011)、2016~2017年(OR=6.78,95%CI:1.97~23.32,P=0.002)以及2018~2019年(OR=39.47,95%CI:10.15~153.57,P<0.001)期间未行进一步ALND(见表2),分别有17例(17/42,40.5%)、21例(21/44,47.7%)和36例(36/43,83.7%)。

表2 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指标与未行进一步ALND的多因素分析

三、SLNB组与ALND组辅助化疗和预后差异

图1 乳腺癌病人接受SLNB和ALND手术在不同年份的分布情况

图2 SLNB和ALND组乳腺癌病人化疗的例数

共14(8.7%)例术后未接受辅助化疗。SLNB组有14.1%(11例)未行辅助化疗,高于ALND组的3.6%(3例)(P=0.018)(见图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P<0.001)、月经状态(P=0.016)和ALN手术方式(P=0.018)与术后辅助化疗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病人辅助化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ALN手术方式不与辅助化疗相关(P=0.169)。

表3 复发和死亡事件

将入组且术后随访超过1年的131例病人纳入预后分析,SLNB和ALND组分别有51和80例。中位随访42.0个月,9例复发,2例死亡。在SLNB组6例(11.8%)复发病人中,3、2和1例分别为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和第二原发肿瘤,其中同侧ALN和胸壁复发各1例;而在ALND组的3例(3.8%)复发中,2例和1例分别为远处转移和第二原发肿瘤,无ALN复发。SLNB和ALND组各有1例因乳腺癌远处转移后死亡(见表3)。

讨 论

SLNB是临床ALN阴性乳腺癌病人的标准手术方式,对于满足ACOSOG Z0011试验条件SLN 1~2枚转移的病人,进一步ALND较单纯SLNB并未显著改善预后[2]。目前临床已常规推荐[1],但在中国乳腺癌人群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共入组161例满足ACOSOG Z0011试验条件的病人,其中78例未行进一步ALND,并发现其与手术年份相关。从2012~2013年的12.5%,上升到2018~2019年的83.7%。SLNB和ALND组病人均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仅2例在SLNB组发生局部复发。

乳腺癌手术治疗从“最大的可耐受”发展到目前的“最小的有效治疗”[3]。对于ALN手术的处理,从原先的ALND、内乳淋巴结清扫到目前的SLNB。NSABP B32研究证实,对于临床ALN阴性的病人,SLNB与ALND具有相似的预后[4]。在此基础上,针对cT1-2N0、接受保乳和计划放疗的乳腺癌病人,ACOSOG Z0011试验证实,对于SLN 1~2枚转移的病人,SLNB组和ALND组具有相似的10年ALN复发率。提示对于满足ACOSOG Z0011试验条件的病人,可豁免ALND[5]。IBCSG 23-01试验发现,对于SLN微转移的病人,进一步ALND不提高病人的局控率和总生存[6]。本研究161例满足ACOSOG Z0011试验入组标准的病人,78(48.4%)例未行进一步ALND,低于国外报道的约80%未行ALND,可能与外科医师对ACOSOG Z0011试验结果的认可,以及与病人沟通以及放疗等学科沟通有关[7-10]。对于在2018~2019年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笔者发现未行ALND的比例为83.7%,接近国外研究报道,提示外科医师对ACOSOG Z0011试验结果认可后,逐渐增加其在临床的应用。本研究中位随访42.0个月,共有9例复发,其中胸壁复发和ALN复发各1例,均在SLNB组,但由于其随访病人数较少,两组事件数均较少,尚不能就两组的复发率做统计比较。

对于SLN 1~2枚转移且满足ACOSOG Z0011试验条件的乳腺癌病人,哪些因素会影响医师未行后续ALND?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大、ER阳性以及手术年份近是影响病人未行ALND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只有手术年份是影响病人未行进一步ALND的相关因素(P<0.001),单纯SLNB比例从2012~2013年的12.5%,上升到2018~2019年的83.7%。Howard等[11]根据SEER数据库分析发现,对于SLN 1~2枚转移的病人,在2010年ASCO会议报道以及2011年发表ACOSOG Z0011正式结果后,ALND比例即发生显著下降。对比2008年,2012年ALND比例下降比值达到32.6%,提示临床外科医师对ACOSOG Z0011结果较为信服,结果公布后即改变临床实践。来自荷兰的研究显示,对于cT1-2N0、SLN阳性的乳腺癌病人,ALND比例从2011年的75%下降到2015年的17%。除手术时间外,年轻、浸润性小叶癌、高组织学分级(低分化)和非教学医院手术是影响不豁免ALND的因素[12]。

对于满足ACOSOG Z0011试验条件的乳腺癌病人,行进一步ALND,有27%的病人有额外的ALN转移[2]。在IBCSG 23-01试验中,对于SLN微转移的病人,有13%的病人有非SLN转移[6]。本研究83例接受后续ALND的病人中,有11例(13.3%)存在非SLN转移,低于ACOSOG Z0011试验的27%,可能与本研究入组病人脉管癌栓比例低、且超声检查均为阴性相关。笔者既往研究发现,对于cT1-2、ALN阴性的病人,如其超声检查ALN阴性,SLN阳性率为16.5%,非SLN转移比例为19.6%;如超声检查ALN可疑,但细针穿刺阴性的病人,其SLN阳性率为21.5%,非SLN转移比例为12.5%,提示本组病人非SLN阳性率较低可能与术前ALN超声检查相关[13]。

乳腺癌辅助化疗与原发肿瘤的分子分型、解剖学分期以及病人意愿相关[14]。对于SLN 1~2枚转移的病人,额外ALN转移数目的检出,是否会影响病人辅助化疗的决策?ACOSOG Z0011试验发现,SLNB和ALND组病人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比例分别为57.9%和58.0%,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IBCSG 23-01试验中,对于SLN微转移的病人,SLNB和ALNB组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2%和23%[6],提示对于SLN阳性的病人,辅助化疗的选择根据SLN状态和分子分型等因素即可决定,额外ALN转移的检出,不影响其辅助化疗方案的制定。本研究共147例(91.3%)术后接受辅助化疗,高于ACOSOG Z0011的58%,可能与其组织学分级高、ER阴性率高以及T2病人多相关。SLNB组未行辅助化疗的比例高于ALND组(14.1%比3.6%,P=0.018),可能与SLNB组年龄较大相关,≥65岁的病人比例在SLNB组为25.6%,高于ALND组的10.8%。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辅助化疗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与ALN手术方式无关。

ACOSOG Z0011试验的10年随访发现,SLNB和ALND组病人的淋巴结复发率均较低,分别为1.5%和0.5%[5]。本研究中位随访42个月,仅1例SLNB组病人发生同侧ALN复发,复发率为1.3%。如延长随访时间,SLNB组是否有更高的ALN复发率?ACOSOG Z0011试验发现,在7例淋巴结复发病人中,仅1例发生在术后5年,提示淋巴结复发较多发生在术后5年内,延长随访时间对于淋巴结复发率的检出价值不大[5]。除局部区域复发外,SLNB组有3例发生远处转移,而ALND组为2例。两组各有1例死亡,提示进一步ALND可能并不改善此类病人的预后,待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分析验证。

本研究发现,对于满足ACOSOG Z0011试验条件的病人,具有较低的ALN复发率,进一步ALND并不提高其预后,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阴性淋巴结辅助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倒开水辅助装置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