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对台湾近代交通发展的贡献
2020-01-01林洁
林 洁
福建船政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于清同治五年(1866)在福州马尾创办的,以“自强”为目的,成为晚晴洋务运动的最先产物。随着福建船政的发展,其所制造的新式轮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闽台间以帆船开展海洋运输的局面,使闽台海洋运输业向依靠机械动力转变。这不仅大大加快了商品运输的效率,而且提高了海洋运输的安全性,极大地促进了台湾交通的发展,增强了闽台间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往来。
一、加强海峡两岸海上往来
福建船政自清同治五年(1866)创立以来,左宗棠和沈葆桢就致力于建造新式轮船。虽然建造新式轮船是以创建近代化海防舰队为目的,但客观上这些新式轮船却在闽台海洋运输中得以广泛使用,直接推动了闽台海上往来与经济交流,促进了台湾近代海洋交通的发展。
(一)闽台海上运输
台湾物产富饶,特别是粮食产量大。《台湾通史》记载:“采办京米委员前赴台湾购米,俟购有成数,饬万年清前往装运。”[1]《船政大事记》记载,自福建船政第一艘船“万年清”下水以来,船政轮船就开始负责赴台载米。船政人逐渐意识到这其中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船政建造的新式船担负起了台湾粮食运输至大陆的这一重要任务,也成为台海经济交流的重要桥梁。据载,光绪四年二月十六日(1878年3月19日),山西、河南闹饥荒,需要船只运送粮食。时任船政大臣吴赞诚立即派出“永保”“海镜”“琛航”等船到台湾装载粮食北上救灾,就连在南京的“登瀛洲”也被调派前往运粮赈灾。而当台湾遭受灾害时,福建船政的船只也及时承担了救济的任务。据载,光绪八年五月初一日(1882年6月16日),澎湖闹饥荒,船政船只“超武”号从福建运送粮米前往澎湖接赈灾民。正是船政轮船架起了大陆与台湾的桥梁,台湾的粮食解决了福建及其他省份粮食紧缺的问题,而当台湾发生灾害时大陆各省也相继伸出援手救济台湾。此外,驻闽官兵每年的军粮及其随军家属的口粮很大部分都是由台湾供应。由此可见,船政船只在海峡两岸海上运输往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光绪七年(1881),福建巡抚岑毓英为解决闽台海上交通问题,加强闽台经济往来,商准船政大臣黎兆棠设福州(五虎口)至台湾基隆线,派拨船政“琛航”“永保”两艘船只“按五日往返,连环开行”往返于福州与台湾基隆,并准许搭客载货,以加速闽台两岸信息传递、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等。同年闰七月二十四日(9月17日)起,清政府为了闽台经济发展,准许商民搭乘船政船只往返于闽台各口岸进行商业贸易。其中,“永保”号第一次即搭载数十名商民由福州前往台湾基隆。后福建船政又增派“伏波”“万年清”两艘轮船往返于海峡两岸,缩短邮递时间,加快闽台信息沟通交流。光绪十一年(1885),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期间,为进一步加强台湾与全国各重要港口的交流与往来,又派“飞捷”“威利”“万年清”三艘轮船往返于各口岸,繁荣了港口的经济贸易。直至光绪十二年(1886),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埕设立商务局并购买“驾时”“斯美”两艘船只后,才减轻了福建船政在闽台海上运输中的压力。文献资料记载,光绪二年(1876),驶抵台湾淡水的帆船有111艘,而抵达淡水港口的轮船仅有44艘。到了光绪十六年(1890),帆船数量锐减至8艘,而抵达的轮船数量则增至126艘,其中大多数轮船来自大陆,吨位总计超过17.75万吨。不难看出,在福建船政的大力支持下,台湾海洋运输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后又直接带动了台湾港口贸易的发展,进而把整个台湾经济向前大大推了一步。就福建船政船只在闽台两岸经济往来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船政大臣吴赞诚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同治十三年,台防事兴,护送兵勇,转运军装,接济粮食,均由轮船自达重洋,克期而集。”[2]福建船政直接开启了台湾海洋运输近代化进程,加强了闽台的经济、人员等方面的交流和往来,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二)台海海难救援
福建船政不仅提高了台湾海洋运输能力,加强了闽台经济交流与往来,还积极参与台海海难救援,保障了台湾海峡的航海安全。台湾海峡风浪急,各国过往船只常遭遇险情,不论是国内船只,还是外籍船只,船政总是全力相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救遇险船只与民众。海防档乙《福州船厂》载:“近年省厦洋面华商遇险,无不派船拖带;即外洋船只遭风搁浅者,亦往往仓卒乞援,臣立饬拔碇前往,或保其全船,或拯其人口,佥以化险为夷。”[3]同治十一年五月二十日(1872年6月25日)英籍夹板船“吞顿”号和“丝马儿”号,在台湾基隆港因风遇险,船政“福星”号轮船在管带杨永年的带领下前去救助,并将其护带进港,方才脱险。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初一(1874年1月18日),在福清海坛海面上,一批闽南地区的商贩及水手遭难,福建船政及时派遣船只“海东云”号进行救援,所幸有24名水手得救。可见,福建船政轮船成为闽台海洋运输安全保护的重要力量,也为保护闽台海洋运输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推进台湾铁路建设
福建船政在注重台湾海洋运输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台湾铁路运输的发展极为重视。历代船政大臣都极力主张在台湾修建铁路,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台湾防务建设,促进台湾经济发展。台湾铁路的建成是台湾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开始,也是台湾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船政人谋划论证
船政大臣丁日昌十分重视台湾的铁路建设。早在光绪元年(1875),他向清廷奏呈的《海防条议》中就明确提出“铁路亦将来之所不能不设者”。抵台后,丁日昌积极筹划台湾铁路建设。光绪三年(1877)丁日昌请奏《统筹台湾全局请开办轮路矿务疏》,建议“速将轮路、电线、练兵、购器、开矿各事分投速办”,指明“轮路(铁路)矿务”是台湾加强防务建设的首要措施,认为台湾四面环海,内部山地又尚未开发,如果没有铁路,既难以御防敌人,又难以安内。同时,他还从台湾矿务发展和海防建设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修筑铁路的必要性,说明台湾建设铁路的“十利”:“轮路(铁路)计一日约行二千余里,由台南至台北顷刻即达,军情可瞬息而得,文报无淹滞之虞。利一也;后山瘴疠盛行,若有轮路,则屯军择善地驻扎,遇有紧急方轨而驰,朝发夕至,不必使有用之兵受瘟疫之害。利二也;……自府城视澎湖,由澎湖为咽喉:自鸡笼视澎湖,则澎湖为枝指。而且鸡笼渡海,水程近三分之一,不必经由澎湖。彼族知澎湖不足以制我之命。断不聚全力以争之,则我亦不必聚全力以御之。兵减饷轻,利八也;……轮路开,矿务兴,则兵事自强,而彼族之狡谋亦自息。利十也。”陈列了台湾建设铁路在军队调度、军情瞬息既得、减轻兵饷、矿务发展等方面带来的十大益处,表明了在台建设铁路的主张和决心。清政府批复同意了丁日昌规划的“从前山极北之鸡笼起,至极南之恒春止,计程约在千里”的台湾铁路建设奏请,这是清廷批准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沈葆桢也支持丁日昌的主张,力主台湾修筑铁路。光绪三年(1877),已任两江总督的沈葆桢下令将吴淞至上海的铁路铁轨运往台湾,以备台湾铺设铁路之用。但后来由于经费筹集困难,台湾铁路建设一直进展甚微。尽管这样,沈葆桢、丁日昌等人的坚持与努力成为后来刘铭传修建铁路的先声,推动了近代台湾铁路的发展。
(二)刘铭传主持建设
台湾的铁路直至刘铭传任台湾巡抚时才最终建成。光绪十二年(1886),刘铭传上奏清廷试办铁路,强调了铁路对台湾防务、商贸的重要性:“台湾既为我国海防之要,当此建省之时,宜速振兴殖产,招徕工商,以为富强之计。而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然以台湾内地运输未便,遂致沿山货物,不能配至港口。……拟请筑造铁路,起自基隆,以达台北,与各港连络,不特可以振全台之商务,而亦大有裨于海防也。”[4]刘铭传指出了修建铁路的三个好处:“台湾四面皆海,防不胜防,……若筑造铁路,则调拨军队,朝发夕至,是其便于海防者一也。台湾既建一省,选择省城,控制南北,……然距海较远,将来建筑衙署庙宇,鸠工治材,运输不便。若铁路开通,则商业可致繁盛,是其便于建省者二也。自台北至台南,计程六百里,中多巨溪,春夏之际,山水暴涨,行旅遏绝。臣今拟于大小各溪上流窄处,架设桥梁,……今若许准建筑铁路,则此桥梁二十余条,一齐兴工,可为朝廷节省巨款,是其便于台湾工事者三也。”[5]
光绪十三年(1887),刘铭传一面奏请清廷批准修建铁路,一面在台北着手成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委派杨宗瀚为铁路商务总办。修建铁路的最大问题即资金困难,刘铭传提出募集民间资金修建铁路的想法,得到了清廷同意。光绪十三年(1887)四月,铁路北线从台北到基隆的铁路正式开工,于光绪十七年(1891)完工。光绪十四年(1888),南线从台北至新竹的铁路正式开工,途经桃仔园、中坜、大湖口,历时5年,1893年完工。这条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筹资金自己建设的铁路,开台湾风气之先。这条铁路,除了铁轨、机车、铁桥等是向外国订购和外国工程师参与外,铁路的枕木为台产木材,铁路沿途桥梁主要由侨居美国的华侨工程师张家德设计建造,而最先奔驰在铁路上的火车头,即由当年(1877)时任两江总督沈葆桢令人把上海至吴淞铁路器材运到台湾的火车头“腾云一号”。台湾史学家连横称:“及刘铭传任巡抚,乃立富强之策,购轮船,筑铁路,设邮递,通电线,经营布置,面目一新。”[6]
三、结语
沈葆桢、丁日昌等船政人在台期间,率领船政优秀人才,利用船政成功经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新型经营方式,对以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为代表的近代台湾交通运输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整个台湾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客观条件,也极大地加强了闽台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