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在服饰上的研究

2020-01-01

文化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卫衣印制流行语

刘 佳

一、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服饰

新疆的汉语方言真正受到学术界重视并展开大规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构成成分内容丰富,新疆汉语方言词汇既能反映新疆特有的地域民俗文化内涵,也能反映语言在其发展变化中融合的特点[1]。

(一)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研究

新疆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北方言区。本文所说的新疆汉语方言词汇是指传播范围广、再生力强的新疆汉语乡土话。语言学界对于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疆汉语方言词汇来源和构成研究方面影响力较大的研究成果,例如:周呈武[2]认为新疆汉语方言词汇既有继承古汉语词语的特点,也有借入了外族词语的特点,还有自创的新词特点,在构词构句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张洋列举了新疆汉语方言的维吾尔语借词及出处,分析了借词的特点及历史[3];陈汝立等编著了《新疆汉语方言辞典》[4],收录了近3 800条新疆汉语方言俗语。

在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地域研究方面影响力较大的研究成果,例如:张洋、田云华[5-6]对哈密方言中的“走”“哪达”进行了分析研究;牛炜、牛彩芹编写《巴里坤汉语方言俗语》一书,其中收录巴里坤方言俗语4500余条,还有大量的谚语、歇后语、歌谣、谜语等,并且给每一个词语注音、标调,还进行释义和举例;吴若愚、程如铁[7]对《巴里坤汉语方言俗语》不太妥帖之处进行了考索和修正。

前人较为详细地考证了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的来源,收集了大量少数民族语借词,补充了较为完备的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和新疆地方特色的词汇、谚语等,为今后的学者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二)新疆服饰研究

服饰指人类穿着和自身装饰,一般分为服和饰两类。服饰不仅能表现一个人的审美,更能向他人传递有效的信息。新疆服饰研究方面,多以探究新疆少数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服饰为主。如尚衍斌[8]探究了古代维吾尔族在不同时期内流行的主要服饰、质料以及与中原地区在服饰方面的交流。王萍、陈文福[9]认为哈密地区维吾尔族妇女的传统服饰中的图案艺术不仅有着独特的造型、色彩等形式语言,还有着深刻的象征寓意和文化内涵。近年来也有将新疆民族服饰与出口贸易、社会文化功能、时尚元素相结合的研究。如:柴利、丁艳[10]将新疆民族服饰企业与政府政策以及新疆自身的地缘优势相结合,提出要发展新疆民族服饰产业、扩大新疆民族服饰出口的观点。王晓玲、马振林[11]通过研究新疆回族服饰纹样的变化发展,认为新材料构成的纹样体现了审美趣味,逐渐成为时代的选择。

将语言研究与服饰相结合,是让语言和生活相结合,将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和服饰相结合,是语言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体现。

二、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出现在服饰上的特点

服装和各类饰品在人们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类时尚元素快速融入服饰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时尚服饰融入了大量的新疆元素,诸如艾特莱斯、哈密刺绣、小花帽,其中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在服饰上体现的情况较多。以新疆特色为主的实体店、网店逐渐兴起,印有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的服饰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新疆汉语方言凭借其强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以及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幽默感,在服饰装饰中脱颖而出。探究出现在服饰上的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笔者发现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多为使用频繁、结构简单的方言词汇

新疆汉语方言传播范围广、感染力强,反映出新疆特殊的生活条件和风土习俗。这是新疆方言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也是新疆汉语方言词汇能在时尚服饰中流行的原因之一。这些方言词汇凭借人们的高使用率和自身结构的简单性迅速蹿红服饰界,在体恤、卫衣、大衣、帽子、手机壳、车贴等地方盛行一时。因为服装饰品上的空间不够充足,所以印刷在服饰上面的方言词汇要简洁,韵律感强、感染力强。例如:

劳道(厉害、能干的意思):多印制在男女士休闲卫衣、手机壳上。新疆汉语方言中“劳道”是夸赞别人厉害、优秀、能干的意思,表达对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例句:昨晚篮球赛,中国队得了第一名。中国队就是劳道!

尔视(理睬的意思):多印制在男女士休闲卫衣、车贴、手机壳等装饰品上。多以否定的形式出现,“不尔视”多表达不理睬、不重视轻视的态度。例句:你就别自作多情了,人家根本不尔视你。

(二)多为有词义变化的方言词汇

汉语中,词形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新疆汉语方言在发展过程中有些词语发生了词义变化,这些词义发生变化或者有多重含义的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印制在服饰上,表现出浓郁的新疆韵味和风土习俗。诙谐幽默、简洁不失风趣的新疆汉语方言有很强的代入感和调节作用,深得大众喜爱。例如:

歹歹的[歹,坏(多指人和事)]:多印制在男女士休闲卫衣、手提布包上。如今新疆方言中“歹”的意思发生变化,可当作“好”来使用。如《新疆汉语方言词典》中解释为“〈形〉好”。本义是“坏”,方言中有些也可当“好”讲,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歹”字叠用加强了语气,表达一种高度满意、极度优秀的感受。新疆方言也常说“太歹了”“歹得很”。例句:昨晚里看的那个电影子歹歹的。

骚(有“举止轻佻放荡”之意):多印制在男女士休闲卫衣、手机壳、手提布包、鼠标垫、徽章上。在新疆方言中“骚”字是夸赞人长得漂亮,事情做得好,形容人或事情特别厉害,极其优秀。例句:艾力打篮球太骚了,一般人比不了。

(三)多为加“子”尾词缀的方言词汇

新疆方言中,“子”尾词使用频繁,其构词功能和表意功能很强大。这些带“子”尾缀的方言词汇具有浓厚的新疆特色,印制在服饰上作为一种独树一帜的指物名词,既能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又能显示说话者的喜爱之情。例如:

儿娃子(指男孩):多印制在男女士休闲卫衣、T恤、手机壳、车贴上。新疆方言中也称男孩为“儿子娃娃”,两者都是表示男孩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也会表示“勇敢的、坚强的、优秀的”等褒义。例句:能吃得了这种苦的,都是儿娃子。

丫头子(指女孩):多印制在男女士休闲卫衣、T恤、手机壳、车贴上。新疆方言中常用“新疆丫头子都……”来表达新疆女孩一种独有的特质、行为方式。带有丰富的个人情感色彩。例句:对于新疆丫头子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碗炒米粉解决不了的。

(四)多为维吾尔语音译后的方言词汇

新疆汉语方言受到维吾尔族语言的影响,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方特色。为方便交流,汉语方言中出现了一些维吾尔语音译后的方言。这些特殊的新疆汉语方言不一定所有人都能理解,因此将这些独具新疆特色的方言文字印制在服饰上,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增强语言的表达力,既能拉近人与人的感情距离,又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例如:

嗨买斯(全部,一股脑地):多印制在男女士休闲卫衣、T恤、手提布包上。“嗨买嘶”源于维吾尔语,“全部”的意思。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流学习中,逐步将“嗨买嘶”一词用于各民族的口语中。例句:红的、绿的嗨买嘶给我装上。

阿达西(朋友):多印制在男女士休闲卫衣、T恤、手机壳、车贴、徽章等装饰品上。“阿达西”维语是“朋友”的意思。新疆方言中“阿达西”的使用率极高,见面相互问好、指代某个朋友、称呼少数民族朋友都会用到。

三、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出现在服饰上的社会影响

劲松[12]提到:“流行语基本上发源于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推进汉语方言走向流行。陆俭明先生[13]说:“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应用。语言研究包括汉语研究在内,其研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语言应用服务。”李宇明先生指出“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新疆汉语方言词汇能出现在表现个性的服饰之上也印证了这些观点。其深刻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疆方言词汇逐步发展成为流行语

新疆汉语方言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方言,也在逐步发展成为流行语。对于流行语的概念,孙曼均[14]指出:“流行语是语汇中特殊而敏感、变化极快的词语层面,是在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城市人(主要是城市青年)的惯常用语,或某一阶层、行业的习惯用语。”祁伟[15]指出:“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频频在媒体上亮相的 ,并且广为流行的词、句子。”张普[16]指出:“流行语是语言问题,但又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当前在流行什么,流行语都有反映。”

新疆汉语方言作为新疆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新疆各民族情感,增进各民族交流的作用。当新疆汉语方言词汇逐步在人们社会中和网络上流行起来,它不仅发挥了自身丰富的表现力、戏剧性、艺术性的特点,为语言表达增添无限活力,而且更好地助力于使用者情感抒发,表达感受,增加了语言交流的生动性,为使用者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拉近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在综艺节目上出名的新疆说唱歌手那吾热克唱着歌曲《儿子娃娃》时,活力无限,点燃全场,场下观众也被带入慷慨激昂、心潮澎湃的情绪之中,而情感的淋漓表达和激情的全面释放将听众的内心情感推向极致。说唱歌曲《儿子娃娃》也被广大青年喜爱并演唱,歌曲中的新疆方言词汇也激起了听众探讨新疆方言的兴趣。不可否认,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在媒体频频亮相,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广为传播。诚然,新疆方言词汇进入流行语的方式多种多样,原有形式可能会改变,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色彩可能也会发生转变,但这并不影响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在流行语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二)语言服务社会的方式在增多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在服饰上的印刷是一种广告,是一种装饰,也是一门艺术。如何将一个简单的方言词汇通过变换字体、格式、颜色来吸引大众眼球,博得大众欢心,创造语言艺术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除此之外,自语言服务的概念提出后,语言服务的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广泛。李宇明先生提到,语言服务是利用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知识、语言技术及语言的所有衍生品来满足语言生活的各种需要[17]。将新疆汉语方言词汇通过各种变换形式展现在服饰上,增添了服装饰品的趣味性、观赏性,形成了社会中各色各类的时尚热潮,也促进了人们的情怀消费、经济消费,促进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关心社会发展情势,洞察社会发展需求,关心社会发展趋势,运用语言、语言的所有衍生品服务社会。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反之亦然,语言的发展也在不断促进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为大众提供更美好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四、结语

融入时尚服饰之中的新疆汉语方言词汇有四个较为显著的特点,通过研读学者的文献期刊,搜集印有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的服饰,举例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使用,笔者探索出了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出现在服饰上所产生的影响。新疆汉语方言词汇印制在服饰上被广大青年所热捧这一现象,体现了从服装饰品到生活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探讨意在指出语言研究要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猜你喜欢

卫衣印制流行语
内容丰富印制精美老挂历成为收藏界新宠
卫衣怎么穿得和别人不一样?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嫁衣的裙摆——重庆印制一厂山鬼精品酒店改造
经典百搭不受限工装卫衣皆大欢喜
大学流行语考察
卫衣叫我怎能不爱你
巧借 流行语
用古诗文翻译2017年流行语
图书印制时效保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