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叫会让孩子开启“求生模式”
2020-01-01林溪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不听话,或者表现不符合自己的期许而大吼大叫,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严格要求孩子的态度,能够引起孩子的重视,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开启的却是孩子求生的模式,孩子的成长也在吼叫的那一刻停滞。
吼叫中,“战斗或逃跑”反应会被激发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丛林中艰难求生,需要面对很多危险,因此大脑会即刻做出“战斗或者逃跑”的反应机制。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那种即刻的生存危险已经很少见,但“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模式,依然保留在我们的基因里。
当我们遭遇危险或者感受到重压时,位于大脑边缘系统的杏仁核,率先做出反应,释放出应激激素通知垂体,垂体又释放出特定的化学物质,促使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让身体做好一系列应对危险的准备——如增加心率、扩张血管、加快呼吸,并将血液从消化系统调集到肌肉和四肢,以便让我们有充足的力量进行战斗或者逃跑。
战斗或者逃跑,这是一种求生存的模式,目的是能够活下去。当生命遭受重压时,活下去会优先于其他任何心理需求。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父母的吼叫就足以让他感到重压——年龄越小越如此——从而激发他们的战斗或者逃跑反应。
当父母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在严厉要求孩子的时候,却不知孩子的求生模式已开启,大脑和身体蓄势待发——要么战斗,要么逃跑,根本不可能听进去父母在讲什么!至于心智的发展与成长,孩子在确认自己安全了之后,才会有可能发生。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创设安全的成长环境,吼叫会事与愿违。
那些被父母吼叫伤害的孩子
日复一日的吼叫,究竟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会让孩子感受到很重的压力!对孩子特别是青少年而言,压力源无处不在,多种压力的交织,各种情绪的创伤,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比如,出现抑郁、焦虑和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等,甚至会损伤大脑。
科学家发现,在正常的笼养环境里,大鼠能很好地学习迷宫走向,即便研究人员把它们放入新的笼舍里,其表现还是很好。但只要猫出现在笼外,大鼠就经常发愣,无法进行学习。
常常吼叫的父母,于孩子来说就是那只猫。吼叫让孩子木僵,大脑一片空白,此时,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基本停止了正常工作。长期的压力会损伤许多脑结构,其中之一就是和记忆以及学习密切相关的海马体。
科研人员借助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人脑,发现和压力下的大鼠相似,经受压力的青少年的海马体缩小了,这对记忆和学习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另外,负责对情绪做出反应的杏仁核反而长大了,因此容易对压力源做出过激反应。(来源于《青春期烦恼》,弗朗西斯·詹森等著)因此,可以说,吼着吼着,孩子就变笨了;吼着吼着,孩子就变暴躁了;吼着吼着,孩子就焦虑或者抑郁了。
父母吼叫时,大多数情况孩子是战不得也逃不掉。他们的身体,要么像启动的战车,在原地轰鸣或拼命地压抑自己“战斗或逃跑”的本能;要么呆若木鸡,像动物一样,发现自己打不赢又跑不掉的时候,就呆在原地一动不动,处于木僵状态,等待危险过去。
十岁之前,这种压抑因体能和体格与父母悬殊甚大,显得很成功。但到了青春期,格局就改变了。孩子的个头猛长,体内的荷尔蒙汹涌澎湃,大部分孩子不想压,也压不住了,他们就会尝试对抗父母(战斗),或者逃离现场(逃跑)。最极端的情况,有个别孩子会采取弑父弑母(战)或者自杀(逃),来结束被父母长期吼叫或者控制的局面。
这场博弈,没有赢家。
对“愤怒”三问,发展出更好的养育模式
双输的事情,当然没有必要去做。
但常有家长对我说:“道理我是明白了,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啊,不自觉地会去吼叫孩子。”
我一般会问,你会去吼叫领导吗?“不会,在领导面前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为什么在孩子面前就控制不住了呢?看起来是控制能力的问题,其实不然,所谓控制不住,只是因为我们在内心里已经做了利弊的权衡——弱小的孩子,是可以吼一吼的,孩子便成了父母宣泄的工具。
要做好控制情绪这件事,可以运用“愤怒三问”,来帮助我们发展出更好的养育模式。
愤怒第一问:我是不是在拿孩子泄愤?保有这份觉察,避免让孩子成为自己宣泄情绪的工具。
愤怒第二问:我想要通过愤怒实现什么目的?是想要孩子改?希望孩子能道歉?想让孩子难受?想捍卫自己作为父母的尊严?想让孩子知道,其实我很委屈。想让孩子知道,其实此刻我很受伤。想证明自己没有错。想证明自己其实很优秀。想要得到孩子的认可,不要嫌弃我 ……
去观察自己的愤怒,你会找到愤怒背后的心理寻求。愤怒不仅是一种情绪,还是一种手段,是我们无意识选择去用的手段,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
愤怒第三问:通过愤怒,我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吗?
如果可以,我如何愤怒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目的?如果不可以,我需要怎么做可以实现目的?
实现目的,有很多方法,愤怒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有局限、有代价的方法,只可偶尔用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你不可触碰的底线。至于怎么控制愤怒情绪,当你把其他实现目的的方法发展出来了,愤怒的用武之地,自然就少了。
比如,你希望孩子减少玩手机的时间,生气于他的沉溺。可以试着先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他那么喜欢玩手机?或许因为,学习压力太大,需要玩游戏舒缓压力;或许因为,父母陪他进行有益活动的时间太少了,他需要陪伴;或许因为,他在现实世界里的成就感太少了,需要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或许因为,他在现实里没有朋友,需要网络交友……
理解了孩子,就会知道,手机或者网络于他,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支撑,当他其他的支撑没有得到发展时,就斩断这种支撑,他的精神世界也许会轰然倒塌。
不去提升自己教养孩子的能力,只寄希望于通过大吼大叫去改变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
伴随孩子共同成长,是家长前行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