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学术论文中的英文使用规范问题

2020-01-01郑敏宇

外语与翻译 2020年2期
关键词:首字母外语教学外语

郑敏宇

上海外国语大学

【提 要】本文以6本外语类中文学术期刊的版面格式为研究对象,以《中文出版物夹用英文的编辑规范》和《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相关规定为参考,考察在中文行文中夹用英文表述时的相关编排格式,特别是在颁布的规则中并未明确提及的编排细节。笔者在总结期刊通行格式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分析现存格式的合理性以及有待改进之处。

外语类的中文学术期刊主要是指登载用中文写作的、探讨外语学术问题的期刊,比如外语院校的学报,专门讨论外语的语言问题、翻译问题及教学问题等的期刊。由于此类期刊的研究对象以外语为主,样本比较适合探讨本文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取样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外国语》、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现代外语》、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外语教学》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外语研究》,对此类期刊编辑规范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正文中英语人名相关部分的表达:统一为主

在《中文出版物夹用英文的编辑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154-2017))(下文简称《英文规范》)中,有一条总则(2017:2):“夹用英文的中文出版物整体的编辑方式应体现中文的特点,对夹于中文内的英文内容内部,应采用英文的编辑方式。”在此总的编排原则下,有一些细节问题不同的期刊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例1 本研究将通过自定步速阅读实验和语料库研究,从理解和产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考察汉语语篇中的空代词和显性代词的分工,包括在语篇连贯中的分工和在回指解析中的分工,并结合Kehler et al.(2008)和Kehler&Rohde(2013)提出的基于连贯驱动论的代词解析模型,对语篇连贯因素对于空代词和显性代词的回指倾向的影响进行探讨。(《外国语》2020年第1期)

例文中,“并结合 Kehler et al. (2008)和Kehler&Rohde(2013)提出的基于连贯驱动论的代词解析模型”一句中保留英语人名是合理的,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人名后的“et al”和“&”的英文表达方式。在《英文规范》中并未指出和英文人名相关的表述在中文行文是否保留英文形式,这些细节之处需要编辑揣摩定夺。从“总则”来解读,此处的英文作者等信息是嵌入中文行文的表述,照搬英文人名更为清晰并利于相关文献的对应查找,而其他相关成分若理解为中文句子成分也未尝不可,试改为:“并结合 Kehler等(2008)、Kehler和Rohde(2013)提出的基于连贯驱动论的代词解析模型”。例 1 中直接使用“Kehler et al.(2008)”和“Kehler&Rohde(2013)”,便是将两个英语表达看成独立的英语文献插入中文。本文主要取样的另外五本期刊也采用直接保留英语格式的做法。究其原因,主要是考虑到外语类学术期刊的受众以外语从业者、研究者或爱好者为主,不会因此而产生阅读障碍。但要注意的是,在两种形式均有据可依的情况下,编辑往往迁就作者的选择,这样便会出现在同一本期刊甚至同一篇文章中,同类表达的格式不完全统一的现象。因此,一本期刊最好有细则规定,以期刊内部统一为此类问题的应对方案。

2.普通英语单词小写原则

在《英语规范》7.1中,对于中文行文中的英语单词书写有着明确的规定:“中文句子内夹用普通英文单词或词组,无论其位于中文句子的开头、中间还是末尾,首字母一律小写。”通过考察6本外语类期刊可以发现,中文句子中插入英语单词或词组时,如果英语单词或词组出现在句子内部,则小写居多;如果在中文句子的开头,则经常会出现首字母大写的问题。请看下例:

例2(6)中的量词对事物进行了更好更细的分类,并暗含了说话人的主观评价意义。Breed暗含动物养育,race暗含人类学视角,species暗含自然物种。(《现代外语》2020年第2期)

例2中第二句开头是英语单词Breed,这里首字母用了大写,而后面两个英语单词race和species的首字母都是小写。可见,作者或编者应该是考虑到这个单词在句首的原因,因此首字母就大写了;也可能是作者输入时句首英语单词的首字母会自动转换成大写。但是英语单词在中文句子的开头并不需要大写,既然《英语规范》已有明确规定,编辑在定稿时遵从此原则,也许将Breed改为breed更为妥当。

3.英语整句插入中文时的标点符号内部保留原则

3.1 英文句中标点的运用

根据《英文规范》,在英语句子内部应保留英语的格式,引号外则循中文表达之规,不能省略或被英语同化。对于有英语句插入的中文表述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应避免中英文互相影响。如:

例3 其实,很多译者在翻译“春眠不觉晓”时都是采取回避明说“人”(“我”)作为行为参与者角色的策略。例如,“Easily overslept is spring morning! ”(许渊冲),“How suddenly the morning comes in Spring! ”(John Turner),“Spring dreams that went on well past dawn”(Rewi Alley),“Asleep in spring unaware of dawn”(Elling Eide),“Spring slumber goes on and on”(龚景浩),“Spring slumbers unaware of morn”(任治稷、余正),“Spring dreams unconscious of dawning”(黄雯)。(《外语教学》2019年第5期)

在例3中,如果注意一下引号内英文译文的标点符号就会发现,有的译文句末有感叹号,有的译文句末没有任何标点,这么编排内在的逻辑似乎是:普通陈述性的英文停顿号可以省略,因为引号外有中文停顿符号;而表达强烈情绪的感叹号则保留。根据中英文混排的规则,英语内部应采用其自身的编辑方式。因此,英语句子应该保留其句末标点,不应受引号外中文标点的影响而随意删去英文的标点。现将例3修改如下:

其实,很多译者在翻译“春眠不觉晓”时都是采取回避明说“人”(“我”)作为行为参与者角色的策略。例如,“Easily overslept is spring morning! ”(许渊冲),“How suddenly the morning comes in Spring! ”(John Turner),“Spring dreams that went on well past dawn;”(Rewi Alley),“Asleep in spring unaware of dawn,”(Elling Eide),“Spring slumber goes on and on.”(龚 景 浩),“Spring slumbers unaware of morn,”(任治稷、余正),“Spring dreams unconscious of dawning,”(黄雯)。

这里增加了后5句英译文中的标点,分别为一个分号、三个逗号和一个句号,将原译文中的英文标点予以保留。引号内有的虽然不是完整的句子,但是断句标志仍应该保留,因此对应补上了原译文中的英文标点符号。

3.2 英文句子的分隔显示

《英文规范》在5.8.2中明确指出,中文句子内夹用英文单词或词组时,直接引用即可,无需引号对英语单词或词组进行分隔,整个句子使用中文标点符号。但是,“中文句子内夹用英文句子时,该英文句子用中文引号标示,全句句末应使用中文标点。”这里指的是英语句子插入中文叙述的情况,不是针对作为例句单独编排的英语句子。

例4 为避免学生识别出本研究考察短语动词的目的,填充句的设计规则为:包含习语的句子30个,如The girl is the apple of his eye;包含二项式短语的句子30个,如 A doctor’s job involves life and death situations;包含搭配的句子30个,如We have to find money to buy a house;不含有短语动词、习语、二项式短语以及搭配的句子30个,如 Her father looks so happy after the party。(《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6期)

这个例子中的英文句子介于单独编排的例子和正文叙述之间。在这个段落里,有4句英文,都紧随“如”后,是中文叙述中的英文例句。这段话中,中英文表达融合在一起,4个英语句没有任何符号加以分隔。从编辑的直觉来看,如果英语句明显插入并阻断中文表述,就应以引号来表示所引英语句,且在英语句内部保留英语的完整形式,在《英文规范》中虽未明确表述引用英文句是否用引号,但有典型的例子:“信中那句‘It depends.’显得模棱两可。”这里插入的英语句子虽短,但形式都得以保留:首字母大写,句末用英语标点符号。比较来看,例4的英语引用位置处于“如”后面例证的部分,其表述自由度虽看似比句中插入时自由度要大,但是究其结构,仍然属于英语句插入中文行文,因此英文句子和中文表述不做分隔的组织方式不够严谨,宜遵守《英文规范》中5.1.2.2:“夹用的英文句子用中文引号标示,英文句子内部用英文标点符号。”现将例4改为如下格式:

为避免学生识别出本研究考察短语动词的目的,填充句的设计规则为:包含习语的句子30个,如“The girl is the apple of his eye.”;包含二项式短语的句子30个,如“A doctor’s job involves life and death situations.”;包含搭配的句子30个,如“We have to find money to buy a house.”;不含有短语动词、习语、二项式短语以及搭配的句子 30 个,如“Her father looks so happy after the party.”。

具体的修改就是把4个“如”后面的英文句加上了中文引号加以分隔,英文句子结尾加上表示结束的英语句号。

4.英文文献格式

笔者考察的6本期刊文末的英文参考文献格式,发现各有其细节特点,和《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著录规则》)、《英文规范》的示例格式均略有出入,以下择要论述。

4.1 书名和文章名的正、斜体规范

《著录规则》中,英文参考文献的书名和期刊名均不使用斜体,且书名和期刊名仅限首词首字母大写。其著者-出版年制的文献示例如下:

例5 STIEG M F,1981.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historians[J].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42(6):549-560.(《著录规则》第15页)

以此规范,虽然有文献类型标识加以分隔,但是光从格式来看,难以区分是文章抑或专著。在此规则中虽然示例如此,但是示例不是强制规定,在6.6中明确指出:“著录西文文献时,大写字母的使用要符合信息资源文种本身的习惯用法。”本文考察的6本期刊英文书名、文章名格式均与《著录规则》示例有异,但都符合英语文献本身的习惯用法。6本期刊中英文篇名和书名的编排形式较为统一,即:外文论文的篇名以正体书写,仅其首词的首字母大写;外文书名、期刊名以斜体书写,所有实词的首字母均大写。该编排规则对外文书名及篇名的规定严谨,非常实用。

而英文学位论文题目的格式却是困扰众编辑和作者的问题之一。6本期刊在英文学位论文题目格式上也不尽相同:《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英文学位论文题目格式同普通论文题目格式;《外语研究》格式示例显示,英语学位论文题目以正体书写,但文题中首词及其他实词的首字母均大写;而《现代外语》则将学位论文名等同于书名编排,采用斜体及题名中所有实词的首字母大写的格式。在投稿网站未发现《外语教学》和《外语与外语教学》对英语学位论文题目的具体示例或要求,但从发文的文献格式来看,《外语教学》的英文学位论文格式与《外语研究》类似,而《外语与外语教学》格式则大体同于《现代外语》。

参考Feal(2016:1.2)的 MLA Handbook第 8版可以发现,6本期刊对书名的格式要求与该手册要求吻合,但手册中未对学位论文题目格式给出特别规定,因此不同期刊的编排也体现了它们对学位论文归属的理解:题目格式同文章名者,将学位论文作为论文呈现;同书名格式者是将学位论文和专著等量齐观;对学位论文题目既不用斜体,又实词首字母大写的规定则体现了将学位论文置于普通论文和专著之间理念。

4.2 责任者格式

在这6本期刊中,按照惯例,英语文献的第一作者都是先姓后名。《外语教学与研究》在“投稿须知”中给出了英语文献责任者的书写要求:“英文仅第一作者的姓名(或汉语拼音姓名)按照姓+名的顺序给出,姓与名之间加英文逗号,其他作者的姓名按其本来顺序给出。英文作者的名仅给出首字母”(见http://www.fltr.ac.cn:8080/journalx_wyjxyj/basicinfo/viewHtmlFile.action?id=8)。《现代外语》的格式要求也很详尽:“文献的作者或编者须全部列出,具体情况:1)独立作者或编者的外文文献,姓氏在前,名字的首字母(如Labov,W.)在后,中文文献则使用完整姓名。2)外文文献中两个以上作者或编者之间统一使用&(不用and),如(Cole,P.&J.Morgan),中文文献则统一使用顿号,如(史地夫、金磊、王晖)。3)参考文献有多个作者时,第一个作者的姓氏排前,后跟名字的首字母,如(Labov,W.),其余作者均先排列名字的首字母,再跟姓氏,如 (Hauser,M.,N.Chomsky&W.Fitch)”(见xdwy.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xdwy)这两段陈述的格式要求是一致的,《外语与外语教学》中也有类似的陈述。另外几本期刊对责任者书写要求总体上与此亦无二致,只是在具体编排时存在一点细微差别,如在书写多位作者时,《外国语》习惯将“&”前的作者格式固定为先姓后名,“&”后的最后一位作者是先名后姓。

对照《著录规则》,这6本期刊在英文责任人编排的格式上更显合理。《著录规则》的示例中,姓和名字缩写之间没有英文逗号隔开,英文名缩写字母后也无点号,但将姓全部用大写字母表示,如LABOV W.,这种格式在国际通用体例中并不多见,但是和中国姓氏同时出现时这样会显得结构统一,因为中文是先姓后名,姓放在前面是正常顺序,无需逗号分隔。全部用大写字母意在突出其为姓,如FAN X,SOMMERS C H,这是《著录规则》的示例。如果说姓的全部字母大写彰显了中国特色的创意,方便和中国姓氏统一格式的话,名字缩写后不用点号则欠缺改造的必要性。本文考证的6本期刊的格式显得更为合理,示例可改为:FAN X.,SOMMERS C.H.,缩写点后如还有名字,则用逗号隔开,如无,则省略最后的句点。

此外,虽然有的期刊没有统一规定英文作者的名字用首字母缩写,但是实际使用格式均为“姓+名字缩写”。这是可取的,因为英语参考文献中经常会有多作者并列的情况,如果作者的姓和名都全部拼写,责任者区域会过于冗长,甚至在不同作者之间以逗号隔开,姓和名之间也以逗号隔开的情况下,会显示不清。

关于英语文献的编写格式,建议在尽量配合中文文献编辑规范的同时,可以参考MLA、Chicago、Vancouver等通用英语格式手册,以求体例上的统一与合理。

5.英文夹注的重复引用标注

学术期刊的文中夹注经常用来表示文献的参引出处,一般用圆括号隔开,英文出处亦是如此标注,所参考6本期刊无一例外。其夹注内容为“(著者姓+出版年代+:页码)”,如:(Chomsky 1990:65)。这里,笔者将括号里的英文文献作为一个整体插入中文行文,因此括号内的表达都可以用英文惯用形式。如有多位作者一一列出,最后一个姓前面可用“&”表示and。这里为了简洁起见,建议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姓,后面用英语通用的拉丁缩略语 et al.来表示“等”,如:(Quirk et al.1985)。对文中夹注的英文参引格式,6本期刊都统一使用英语的惯用表达法,应无争议。

此外,夹注中参引的英文文献如果与中文行文中的上一个文献相同,《外语研究》格式要求中规定:“如果夹注内容相同,相邻的随后的夹注可简略表述:英文文献使用‘ibid.’,中文文献使用‘同上’。”(见 nwyj.cbpt.cnki.net/WKB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navigationContentID=31a5ba0e-6d3f-484c-af05-063f263ec7fe&mid=nwyj)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这样操作。即使引用与前面相同的英文文献,也不使用英文来表达,因为括号夹注中除了ibid.以外并不存在其他英文表达,而且外语类中文期刊不一定都是英文,如果以此类推,其他语种的文献出现“同上”的情况,是否还用其他语种的“同上”来表示呢?出现ibid.时括号内并无其他共同的英语信息,直接插入中文表述,文章的连贯性可能会受影响,因此即使紧随在同一本英文参考文献后,标注时也可考虑用中文的“同上”来表示,或者直接重复文献标注。

6.结语

本文重点探讨了外语类中文学术期刊中所惯于采用的英文表述的编辑方式,目的是抛砖引玉,提出本人的观点,或者给出现象求答案,供业界同仁探讨。

本文出发点不是囿于《英文规范》或《著录规则》来求疵于这些期刊,而是通过对6本期刊的考察,总结此类期刊的英语相关编排的通行格式,以使汉语文章中夹用英语时,格式上更趋合理化。针对《中文出版物夹用英文的编辑规范》,主要起草人陆建平(2016:39)指出:“《规范》属于推荐性行业标准,区别于强制性标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外语类期刊基本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用格式。对于《著录规则》或《英文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格式,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编排期刊论文,在不背离总体规则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期刊特色的细则。这些期刊正是朝此方向努力,当然也有进一步规范、统一的空间。

猜你喜欢

首字母外语教学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5 STEP BY STEP随堂通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4 STEP BY STEP随堂通
Unit 12 STEP BY STEP 随堂通
Unit 7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