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怀感恩 传递希望

2020-01-01

武汉广播影视 2020年7期
关键词:荣军病友病房

郝 丹

我叫郝丹,今年36岁,本命年。我是武汉音乐广播《第一喜事》的主持人,也是一名新冠肺炎治愈者。在《第一喜事》这档节目中,我不仅为大家的喜事服务,也传递着幸福的人生理念。因此被听众们称为“幸福主播”。

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1月23日凌晨2点,我突然高烧39度。我赶紧请假,闭门休息,希望能尽快好起来。

连续高烧3天之后,我按照社区规定,1月26日办好相关手续来到医院检查,当时ct显示我的双肺大面积感染。作为疑似病例,我很快就被省荣军医院收治,2月2日在医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者。

刚入院时,我和病友们每天都密切关注各类疫情信息,病房里的气氛很压抑。出于职业习惯,我察觉到自身和病友们的心理变化。就拉着另外三位病友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叫“必胜小分队”。在群里,我除了分享疫情相关的好消息,还会转笑话和段子逗大家开心。除了精神上鼓励大家,我还主动承担起病房里的重任:按呼叫器。在发热阶段,每个病友每天大概要打7瓶吊针,而病房里呼叫器数量有限,需要有人及时按呼叫器提醒护士换输液瓶。我几乎每隔十几分钟就要起身按一次呼叫器,让病情更重的病友得到更多休息。

治疗期间让我觉得最幸运的,就是和我一起先后住院的六位病友都已经健康出院。

得知我生病的消息后,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他们说:工作的事情不用担心,让我安心养病。一位12年没联系的大学同学在得知武汉疫情后,给我寄了500个口罩和300个中医香囊;远在澳大利亚的朋友寄来了两套防护服。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也让我非常感动。有一次当日派发的午饭不够,医护人员说:“我们不吃了,你们病人吃,你们更需要营养。”

当时我就想,如果我康复了,我应该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告诉更多的人,让人们能了解现在的武汉,了解治疗情况,了解治愈后身体如何恢复,化解人们的担心和忧虑。

2月10日出院之后,我在小红书上以“郝哥”为名直播分享自己的康复经历,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患者和对陷入疫情恐慌情绪的人一些温暖和信心。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直播中,我分享了感染后从沮丧到与病友们相互支持,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的心路历程。不少网友说,他们很受鼓舞,也有人说,本来心里很害怕,但看了我的直播,不焦虑了。还有一位连线的网友,了解到荣军医院物资紧缺,捐赠了3800个N95口罩和300套防护服。

也许是有了一点热,发了一点光,不少媒体开始关注我。

2月中旬新华网和《北京青年报》的报道被转载。

2月23日新华社发布了视频《武汉:我的见证》。

2月28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专题节目《治愈回家的日子》。

3月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战疫公开课#邀请我作为主讲人分享治疗过程和情绪调节的经验。

3月26日,新华社首部武汉战“疫”全景纪录片,出现了我的身影。

3月31日,央视综艺频道《呼叫027》节目里我和朱迅、董宝石、刘宇宁云合唱,歌声鼓励所有正在抗疫的人!

说实话,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被这样报道。我只是希望别人能从我的经历中受到一些鼓舞,获得一些帮助。

对我来说,康复后的生活和以往有了不同,面对各种声音,我会坚持传递温暖与信心。现在我报名了心理援助志愿者,利用长期的电台职业经验,帮助更多人调节焦虑心情,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

我希望能有机会兑现自己在病房里的承诺:能为喜结连理的医护人员举行一场有意义的婚礼,继续传递幸福的人生理念。

猜你喜欢

荣军病友病房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visual angle model with anticipated time and stabilizing driving behavior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based on BILSTM model and data denoising scheme
An extended smart driver model considering electronic throttle angle changes with memory
Stabilization strategy of a car-following model with multiple time delays of the drivers∗
乙肝病友,远离酒精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病友之声患者之音》征文通知
便宜的病房
“神经”病友
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