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与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2020-01-01齐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区域水平经济

齐斌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101)

现代教育发展到如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不同地域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一直都是教育发展与地域经济差距的重要体现,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样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区域间的发展状态来看,除了地域间的经济差异之外,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基础、结构资源、政府财政能力、居民生活水平等,也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差异就很直接显露出来。加强对区域经济与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协调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平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平衡、稳定以及和谐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协调性研究现状

1.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拥有广袤的领土。受到自然、人文、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极为严重,甚至已威胁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协调性差的主要表现有: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水平较为发达,而且发展速度较快,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水平则较为滞后,而且发展速度缓慢,整体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此外,在具体的省市区域范围内,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发展速度快。主要依赖第一产业的省市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1]。

1.2 高等教育水平发展现状

首先,我国各个地区的高校数量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展的地区拥有更多数量的高等院校,高校密集程度较高。其中,知名高等院校大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在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高校数量要明显少于东南沿海地区,其顺大城市拥有更多的高校,而中小城市的高校数量较少。

其次,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对于专业课程的设计没有与区域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两者相互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与专业相符合的工作,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此外,学科专业设置较为落后,无法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造成当前高效毕业就业困难的主要问题之一。

最后,不同的高校其教育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其中重点高校更受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各方面资源也相对充足。而一般地区的高校受重视程度往往较差,其得到的教育资源也不够充足,与重点高校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此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其高等教育资源要明显好于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

2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1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

首先,良好的高等教育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端人才以及先进科学技术、设备等,这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和普通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在分工方面进一步细化,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烈的目的性和专业性,是专门针对某一方向、某一目标培养专业化人才。此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给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强大的科研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科研力量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力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次,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招扩招的实施使得高校中聚集了大量的学生。大量学生涌入高校能够有效带动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给区域经济建设注入了巨大的活力[2]。

再次,在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社会资本对于区域经济进行投资时,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投资时需要参考的一个重点指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也更频繁。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够给企业带来强大的科研力量,这已成为企业发展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因此社会资本在进行投资时,也要对这方面进行更加慎重的考量。就这一方面来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越高,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更能给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带来更加雄厚的资金基础和更强大的科研力量。

最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给高等教育发展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科研经费等,良好的区域经济能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物质基础。此外,良好的区域经济也能够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合理化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2.2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平衡发展的理论依据

2.2.1 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理论是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平衡发展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平衡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持。所谓教育公平,就是指国家在分配教育资源时,其分配依据、规范和原则的合理性。在教育公平理论中,其内涵主要包括3 个方面,即教育起点公平性、教育过程公平性和教育结果公平性[3]。

2.2.2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在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平衡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论,教育资源配置,就是指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或者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中,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分析。从实践中产生创新,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汲取经验,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对当下的教学成果进行自我评估,以教学资源配置作为整体教学的重要基础,把课堂资源配置优化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方面,进行课堂评估,使学生为教师的不足之处提供有效的建议,并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改进,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各个组成部分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个地区、各个群体之间的分配等。

3 区域经济与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3.1 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

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高等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分析,不难发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高等教育水平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两者要真正的共同发展,就需要充分结合起来,真正意义上实现两方面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只有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区高等教育建设之间实现平衡及协调,才能够使两者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否则,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制约,既会限制自身的发展,也会限制另一方面的发展。这也是要促进区域经济和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4]。

创新现代化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需要在课堂上引入了创新式教学的方法,教学中要以帮助、引导、交往为方向作为创新型教学当中的主导方向,应该以帮助学生为目的,正确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价值观方向去发展,与此同时在这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地发掘传统教学之中的教学价值并在其基础之上进行利用创新。一方面教师要全面的深化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带领学生共同探索教学之中的奥秘感受其中的魅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与授课状态找到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培养需要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为教师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当中注重,帮助与引导,对待自我上做到设疑、反思、创新,要以反思性教学为最终突破口,不断寻找体验式教学的最优方案,要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与地区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这是进行区域经济与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归根结底,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和根本都是人,因此,以人为本是现代化教育的根本原则。要建设现代化教育,就必须要促进教育的终身化和国际化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在高等教育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更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在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国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及素养,包括要让人才掌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认识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观念,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当代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3.2 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已与过去产生了巨大的区别。而要培养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高等院校在培养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对人才培养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未来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入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详细了解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创新适合当代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培养质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必须要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且彻底的调查了解,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合理调整和设计高校专业课程。同时,高校还要和企业加强合作,与社会进行深入接触,实现高校与社会、企业有效接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开展结构化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体心理等多个方面都有更多的体验,只有亲身经历,进行深入实践,学生才能够有更加真实的个人感受,才能够在日常教学的影响下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知识水平。在我国各地域的高校中教学大多都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引导教学,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处于支配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施行言传身教,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要依靠教师引导,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数恰恰忽略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在日常教学当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引导作用,建立互利平等的师生关系,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是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以学生的姿态去了解学生,解决学生困难,平等的教学更会使整个教学课程处于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与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密切有着深远的影响。有效强化对人才实践技能和实践经济的培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培养真正具有专业化知识技能以及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为区域经济提供充足的人才力量。此外,人才的发展,也是提升区域科研力量的重要促进因素。因此,对人才培养方式的有效改革,显著强化人才培养效果,也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间接提供强有力的科研助力[5]。

在区域经济和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协调发展的长期建设过程中,两者的均衡发展不仅对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两者的均衡发展同样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推广和普及高等教育,也具极为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促进区域经济与地区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区域整体发展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各个地区在发展经济和高等教育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协调性,促进两者平衡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水平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张水平作品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区域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