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疾控部门统计信息化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01-01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疾病信息化信息

徐 婕

(如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通 2264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不断增加和完善,与此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统计信息也在不断增加。疾病控制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疾病统计信息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疾病信息模式已不能满足疾病控制信息化发展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统计信息化建设,提高疾病统计信息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 疾病预防控制统计信息化现况与面临的问题

1.1 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统计信息现代化管理水平还不高,疾病信息的统计大多数还基于人工统计和人工检测方式阶段[1]。在资金投入方面,与疾病预防统计相关的仪器和硬件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相应的网络设备和软件实施不到位,数据库建立和疾病控制业务信息建设明显落后,这直接导致疾病预防统计信息严重影响疾病控制的工作效率。

1.2 信息化建设观念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一些县级疾控部门关于信息统计的观念并不强,一些数据可以指导疾病的预防和医生诊断,数据整合可以预测疾病并得出一定规律性知识[2]。但是一些信息统计人员并非专业人员,大多数还是以兼职的身份充当,并没有将数据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整体性,造成专业人员储备力量不足阻碍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的有序进程。

1.3 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及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许多疾控中心,特别是基层疾控中心,在统计信息化上仍存在传统的纸质手工管理模式,疾病信息的信息检索、全文扫描和文件管理软件尚未完全实现。传统的纸质存储介质管理既费时费力,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些疾病控制中心网络建设和硬件设备还不够完善[2],导致在基础设施上并不能支持统计信息发展,配套的软件缺失同样影响了信息化时代疾控中心建设。在信息和设备安全方面,一些疾病控制中心并不重视安全防护,电子设备私接互联网,办公电脑私接优盘的现象仍随处可见。网络设备中也未安装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导致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1.4 缺乏统计信息化专业型人才

疾控中心是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但目前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多为从事公共卫生专业的医生,在从事信息统计的专业(兼职)人员中,不少也是医学专业出身,并不懂或不熟悉统计信息的专业知识[3],不能将统计信息熟练运用到疾病的预防和诊断中。从事计算机或者信息统计专业的专业人员缺失,导致一些数据并不能正确使用,专业数据无法正确收集、组织、存档和管理。

2 疾病预防控制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疾病预防和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疾控部门的新需求,疾病预防控制统计信息化建设尤为必要。

2.1 统计信息发展的必然需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统计信息化软件、平台、网站等已经广泛应用。目前新的传染病会时常涌现,慢性或非慢性传染病也威胁着人类的安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检测手段也在增加,这与统计信息的作用密不可分。疾病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还可以在疾病档案建设过程中探索规律,促进疾病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3]。

2.2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计算机应用的文件管理软件在各种文件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档案管理在处理、利用、存储等手段上落后,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管理。因此,疾病预防控制统计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疾病预防控制统计的信息化建设,是疾控部门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3 适应形式变化的要求

传统的统计信息,是以纸质、实物档案为主的信息档案,这些统计方式或存储方式有一个显著的缺点:既不利于收集、整理,又不易保管和利用。将信息化建设应用到疾病预防建设过程中,将会极大促进疾病预防统计行业的高速发展,疾病信息的获取、访问、分析将借助网络设备进行,有利于疾病信息的高效利用,极大发挥了统计信息的利用率。同时统计信息可以分发、复制,便于永久保存。

3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统计信息化宏观规划和顶层设计

疾病预防和控制信息化建设周期长、任务重,但对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疾病预防统计信息的建设和发展离需要宏观规划和设计,包括体系结构设计、职能机构建设,整合医疗部门的信息资源和公共的卫生资源。资源的构建、存储和使用需要细致的梳理,制定完整的实施方案,符合实际的使用和操作需求。在业务方面,也要与医院、卫生部门间加强联系与合作,使疾病信息不再是自产自销,而是借助信息化发展,使统计信息能够发挥最大效能。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部门要做好疏导和沟通,为疾病信息的安全共享、协同发展提供便利、积极推进部分疾控业务信息系统在电子政务外网上的安全应用。

3.2 积极争取信息化资金支持

各地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工作对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经费投入是必要条件之一。一方面要加强资源投入,包括硬件设备、网络环境、相关软件的构建和维护,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引导疾控信息向科学、高效方向转型。另一方面,各疾病预防部门、疾病控制中心等单位,也要借助自身技术和项目优势,积极与上级部门和地方高校展开合作,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借助合作项目,帮助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信息资源,改善疾控机构基础实施条件,将信息技术和新方法落实到日常疾病控制信息统计和检测中,加快提高疾病控制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3.3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统计和分析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这不只需要一个职能部门来负责,应包括信息、卫生、档案等多个部门相互协作。制定日常工作管理细则,使统计信息工作科学、规范、高效、有序进行。同时,也要与相关专业高校和上级部门进行学习和交流,将现代化统计方法和技术运用到实际,保障统计信息化建设稳步运行。同时,也要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加强引进专业性强的人才,做好疾病预防控制统计信息的录入、整合和处理,将信息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县级疾控机构应研究制订本地区的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以项目培养历练人才,重视信息统计人才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

3.4 开展疾控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疾病控制中心也要大力开展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宣传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网络平台宣传疾病预防控制预防知识,积极构建起各类传染病、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免疫规划等各项内容的宣传阵地。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共享传染病、慢性病、职业健康、死亡、预防接种、爱国卫生等公共卫生信息数据,实现疾控业务信息化建设。疾病的预防需要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疾病统计信息化建设也要做好疾病预防和宣传工作。

3.5 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及信息安全建设

疾病控制机构应大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站建设、软硬件配置和环境搭建,让疾病统计信息融入信息化。增加网络设施投入,包括增加网络带宽、更新终端设备等。同时也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包括基础设施的防护,机房的配置方面如防水、防火、防雷、防潮等;同时也包括电子信息的防护,增加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安全审计,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杜绝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的风险发生。同时也要积极宣传加强安全保密教育,杜绝将电脑私自连接互联网,禁止私自插入优盘等移动设备,防止防外而疏内的情况发生。相关网络设备也需要定期安排专业人员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排查,重要情况要逐级上报,网络建设科学规划和集中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高效落实。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县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统计信息化现状,得出目前存在资金投入、重视程度不高、网络基础设施薄如、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通过文献和调研,总结出疾病预防控制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宏观设计、资金支持、人才建设、业务方案、网络及安全建设方案给出建议和对策,希望对疾病预防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疾病信息化信息
月“睹”教育信息化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月“睹”教育信息化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