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应用研究
2020-01-01黄雪涛
黄雪涛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无锡 214000)
0 引言
现如今物联网已经正式的成为我国新型战略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时物联网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物联网发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物联网技术作为当前在社会中全新的一种行业,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例如:信息行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化行业等。但是,在实际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其中电力系统的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当前的电力行业中有效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电力企业生产的效率,并且物联网技术也能很好的保障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1 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点
目前为止,我国电力物联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内外的业务、数据共享以及基础支撑等相应的方面。而且传统的配电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新时期配电网发展的各项需求,急需利用一些新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改善,在根本上的加强配电网的建设、运行以及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而有效的实现配电网跨越式的发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能源的转型需求。所以需要通过配电网设备之间的有效的连接和操作来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配电网的全方位的感知、数据融合以及智能应用,从而有效的满足当前我国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方向上的基本需求。而且配电网本身就是目前我国的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核心,然而随着新能源发电以及直流输电等相关的电子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从而增加了电力系统的复杂性,进一步为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带来更加巨大的挑战。
2 基于物联网配电自动化应用的主要特征,
现如今我国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应用首先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就是智能化的配电网,同时还要满足配电网坚实可靠、经济高效等各项要求,从而充分的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以及业务流实现一体化的各项需求。基于此,我国当前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首先,在实际应用配电网的自动化应用过程中,其中的物联网必须是专用网,虽然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应用可以采取多种基层网络,但是应当根据现场以及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基层网络的运用,可以采取电力行业中通信的专用网,也可以是新型的专门用于电力物联网的通信网,当然在配电自动化应用中,如果说发生了突发情况,那么可以及时有效的采取应急的公众通信网。
其次,由于应用的配电自动化物联网会受到网络的影响,同时自身具有非常高标准以及高严格的用户身份验证与识别能力,针对不同用户的等级而享受不同的物联网服务。
再次,就是应用配电自动化的物联网本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由于电力物联网是支撑电网业务的关键,因此当前我国电力物联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说,针对这样的现象,需要全面的建设智能化的电网,这样能够有效的用于配电自动化,同时也能很好的加强和保障配电自动化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最后,就是在应用配电自动化的物联网过程中,其在终端层能够全面的体现出万物互联的一种连接能力,再加上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充分的体现在网络层的各个方向,并且具有良好的通信能力。
3 基于物联网的配自动化应用关键技术
3.1 基础应用支撑技术
目前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公共信息模型、信息安全防护以及人工智能等。例如公共信息物联网模型可以参考IEC61968/61970等,充分的结合我国国内配电网的特点,在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应用的基础上建立基本的信息模型,从而有效的为云、管、边、端等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交互以及数据信息交换提供最大化的支撑。根据我国当前配电自动化应用的具有节点数量多、分布广等一些特点,需要在开展配电自动化应用前阶段中设立科学有效的电力物联网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从而保证计算机边和端设备信息的安全,同时进一步促使我国当前电力物联网向轻量级通信方向发展,并且能够在轻量级通信过程中有效的实现加密认证。
3.2 分层协调应用关键技术
基于当前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应用必须要通过具有较高灵敏度的感知能力,并且该设备之间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互联互通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构建出灵活和智能相结合的配电网络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配电网的全方位感知、数据融合和智能应用,并且在大致的框架上可以细化分为云、管、边、端四大核心层级。云是整个架构中基础的应用层,主要的作用是用于配电网低压业务中的信息处理与分析,同时以物理形态形式存在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平台上。管是云平台和边缘计算节点的一种信息通道,保证了信息通信的质量。边则是利用了云平台技术到网络边缘节点的一种通信形式,同时自身具有存储和管理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配电网整体的计算能力。端就是用来感知以及执行配电自动化控制的终端单元,同时也具有辅助其他单元进行通信的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应用主要针对的是配电网信息的自动化以及互动化方向上,同时逐渐的形成物理的融合,最大化的实现即插即用以及多源信息融合等相应的技术,进一步高效的实现物联网配电应用自动化信息深入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