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研究

2020-01-01陈雪晴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重庆市重庆高质量

陈雪晴

(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重庆 400067)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达9.5%,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赶超,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参加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提出,重庆应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积极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2]。基于这样的基本经济特征,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8—2017年来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并进一步对重庆市高质量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水平进行研究。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揭示制约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为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寻找突破路径。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评价体系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目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定义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丰富且全面,不仅有数量的增加,还有质量的改善,是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3]。胡敏提出高质量发展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高质量发展体现为宏观有效调控、产业和区域发展、产品与服务高质量[4]。杨伟民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发展理念角度,提出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创新发展、结构协调、绿色生态、加大开放和成果共享5个方面[5]。综合现有研究,本文认为高质量发展应体现在经济发展、结构协调、创新发展、对外开放、绿色生态和成果共享6个方面。

(二)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对话中,任保平提出,高质量发展评价应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协调性、创新型、持续性、分享性等方面入手,这样经济发展不仅能在量上增加,还能在质上提升。李琳等人从经济的有效性、稳定性、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分享性出发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用投影寻踪法对湖南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6]。周吉等人认为对高质量发展评价应该考虑经济发展、结构协调、创新驱动、开放升级、生态文明、成果共享6个方面,因此他从这6个角度入手构建了江西省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7]。可见,目前学者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和高质量发展在各方面的综合体现来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金碚在本真价值理性的基础上,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机制,这种新动力机制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分别是创新引领和人民向往[8]。刘国斌等人在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中,基于制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分别从创新、市场、社会组织、政府制度4个角度探讨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9]。许思雨等人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出发,提出进行政府制度体系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企业效率等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10]。在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研究中,温涛等人提出要以固定资产精准投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准确实施针对各产业的政策、提高收入促进消费等方式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11]。

二、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一)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以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基础,构建包括经济发展、结构协调、创新发展、对外开放、绿色发展、成果共享6个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近10年来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见表1)。

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从“有”到“好”的转变、从“量”到“质”的飞跃离不开经济发展这一中坚力量,因此本文选用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衡量经济发展。结构协调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包括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选用城镇化率、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衡量经济结构的协调稳定性。创新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新常态下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使经济发展更有活力,因此本文用R&D内部经费占GDP比例、R&D人员折合全适当量、专利授权数来衡量地区创新能力。对外开放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必经之路,要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开放能改善区域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使人民获得更有品质的生活,因此本文选取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进出口总额、外商投资企业数来衡量开放程度。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核,想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就要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因此本文用单位GDP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单位GDP废水排放总量、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森林覆盖率来测度绿色生态状况。成果共享是用来检验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标准,是用来衡量人们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性,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否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人民有更高品质的生活,因此本文选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居民消费水平、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来衡量成果共享。

表1 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因子分析法是通过降维将多个错综复杂的变量表示为少数的公共因子,用公共因子来解释变量间的关系[12]。因子分析常用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评测上,黄莉等人就运用该方法对直辖体制下重庆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13];陈清河等人也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价[14]。本文基础数据来自2009—2018年各省市统计年鉴和科技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将数据标准化,除去单位的影响后,得到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总方差分解表(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前两个因子累计解释了总体方差的91.581%,且满足特征根值≥1的要求,因此本文可以提取出两个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对因子进一步加以解释和说明,如表3的公共因子载荷矩阵所示,第1个公共因子(F1)主贡献率较大,包含了经济发展、创新发展、对外开放、绿色生态下的全部指标,同时还包括了结构协调和成果共享下的5个指标。第2个公共因子(F2)只在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上有较大载荷,贡献率相对较小。

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评不能片面地分析单个公共因子,而是要对所有公共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将每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作为相应的权重,计算每个因子得分,然后将其相加可得到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见表4)。由此可知,2008—2012年重庆市经济发展质量得分为负,低于平均水平,且变化波动小。自2013—2017年重庆市经济发展质量得分由负转正,高于平均水平,且逐年增加。总体上来看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从2012年开始提升,并在2013年开始达到近10年来的平均水平,之后一直呈稳步上升状态,近10年来,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显著提升。

为了更好地分析2007—2018年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根据表4的数据绘制出因子动态变化趋势图。从图1可以看出,F1与总得分变化趋势一致且高度重合,说明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主要是由F1决定,而F1包括了经济发展、创新发展、对外开放、绿色发展下的全部指标,说明重庆市经济总量的增长、研发能力的提升、对外贸易的加强和对绿色发展的重视是其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F2与总得分偏离较远,说明对重庆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其包含的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存在不足,还达不到重庆市高质量发展要求。所以要提升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还需要重视创新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协调以及发展结果的共享。

表2 2008—2017年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总方差分解表

表3 旋转后的重庆市高质量发展公共因子载荷矩阵

表4 重庆市近10年高质量发展水平因子得分表

图1 重庆市2008—2017年高质量发展水平因子得分走势图

2008—2017年这10年内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为了进一步厘清重庆高质量发展状况在全国范围内的水平,依照重庆市2008—2017年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继续运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全国31个省份2008、2017这两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排名,以观察10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排名变动情况(见表5)。由表5可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和北京等省市发展水平较高,位于前3名的广东、江苏和浙江在2008—2017年10年间排名保持稳定,山东和北京均前进1名,只有上海的排名在10年间下降2名。具体就重庆来看,2008年和2017年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排名处于中等偏后位置,因子总得分虽然从2008年的-0.225上升到2017年的-0.204,发展质量水平在10年内有所提升,但得分仍为负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同时重庆市排名在全国范围内下降了2名,说明重庆市高质量发展速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5 全国31个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变动情况

三、重庆高质量发展突破路径

(一)优化现代产业体系,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经济新常态下,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实力的提升,重庆应努力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壮大,加快完善以金融、商贸、旅游为核心的体系建立。同时,创新对一个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意义,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往往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国家的创新投资长期集中在东部地区,重庆近几年来虽不断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但起步较晚,在研发创新成果上还是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城市。因此重庆要积极引入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各大企业研发平台,快速建成国家级创新基地,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推动外向经济发展,使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个区域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积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推动城市营商环境,可以提高重庆对外开放高质量。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节点上,具有打造外向型经济的天然优势。首先,可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具体的行动帮助本地实体产业发展,为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创造合作交流、互利共赢的机会,积极完善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链,努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其次,重庆旅游资源丰富,要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可以加强与重庆周边区县以及周边省市联系,合力打造西南地区旅游经济圈,大力发展旅游业;重庆还可以制订更加优惠的引入政策,以更开放的态度欢迎优秀人才的到来,实现进一步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山水城市

高质量发展的内核是绿色发展,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与自然的关系: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庆要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一是倡导绿色生产,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污染,同时推进土地、能源等资源循环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全面降低能源消耗;二是要坚持生态系统建设,推进对水、大气、土壤的污染防治,加强以三峡库区水源涵养为首的一系列重点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生态屏障能力,建设美丽山水重庆。

(四)坚持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水平

民生改善、成果共享是检验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标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老百姓过上高品质生活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一个人拥有高品质生活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重庆市政府要坚持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各区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锻炼提供场地,落实全民健身的相关活动和服务措施,提高人民健身积极性。其次要不断推进脱贫工作开展,通过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使贫困人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消除贫困,全面改善民生。实现人民高质量生活涉及民生的各个方面,应建设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猜你喜欢

重庆市重庆高质量
重庆客APP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