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景观偏好研究综述

2020-01-01云,杨明,李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美学景观生态

潘 云,杨 明,李 健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311300)

景观偏好产生于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是观赏者感官接收到景观所给予的刺激,通过注意力选择、个人社会背景、文化及心理状态等来解释和判断景观,从而形成认知,产生喜好程度的主观评价过程[1]。欧洲景观公约(ELC)将景观定义为“人们所感知的一个区域,其特征是人类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呼吁业界为公众积极参与景观管理、保护与规划设立相应程序机制。公约明确强调人与景观之间的感知交互作用以及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因此,对公众景观偏好的研究具有获取公众审美需求和景观体验并用于指导景观实践的现实意义。

目前,景观偏好研究领域认知体验主体的个体或群体特征及景观客体特征对景观偏好的影响仍是很多学者感兴趣的问题。由于多学科的参与,景观偏好理论、研究内容和量化方法迅速发展并逐渐完善。对环境类型的关注,从自然环境的大分类细化到绿色屋顶、野生植被、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等亚类;对不同学科下景观审美价值的研究,从“审美——生态冲突” 到二者的互动; 对偏好景观的健康效益解读,从单纯的存在关联到基于恢复性理论的实证研究。此外,众包地理信息、可视化等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景观偏好的量化研究及应对不断变化的复杂时空动态景观变化的影响评估提供了可能。本文在对景观偏好研究领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景观偏好研究历程,试图确定景观偏好的形成模式与研究热点,以期实现对实践的有效指导。

1 文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所用文献数据分别来自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在Web of Science 对外文进行检索,检索主题词限定为 “landscape preference OR landscape perception and preference OR visual landscape preference ”,文献类型为 “Article”和“Review”,检索时间定为:2000—2019年。并且通过选定数据库检索出的文献中的参考文献来识别出其他文章。如图1,国外对于景观偏好的研究数量快速增长。研究成果从2009年开始平稳增长。2018年增长迅速,2019年数量达到之最。对文献搜集结果进行期刊排名(见表1),发现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和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期刊研究结果数量最多,其中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是景观偏好研究的先锋期刊[2],研究结果相对具有代表性。

2 景观偏好研究历程

景观偏好是跨学科的研究,最早研究始于20 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心理学科学家等分别将各自学科的研究思想融入到景观偏好的研究中(见表2)。

20 世纪60年代,有研究者在规划和建设活动中考虑景观的审美价值,代表性的有McHarg 的区域景观评估[3]以及Litton 的森林景观评估[4]。20 世纪60年代末,景观偏好被首次提出,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自然环境和森林景观类型[2],主要运用照片以及可视化媒介来代替真实环境,对影响景观偏好的景观客体要素及景观空间形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表1 根据Web of Science 的搜索结果,景观偏好和其它感知领域排名前十的期刊(作者自绘)Table 1 According to the search results of Web of Science, the top ten journals in landscape preference and other perception fields

表2 国外景观偏好发展阶段概述(作者自绘)Table 2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foreign landscape preference

20 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危机引发的环保运动促进了1969年 《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以及后续法案如1976年《国家森林管理法案》的制定[5]。这些法案促进了景观审美价值的量化研究。与此同时,景观偏好理论迅速发展,开始了对景观偏好文化理论与进化理论的研究。其中Tuan 提出的“恋地情结”(Topophilia)是文化理论的代表,强调了个体属性,如年龄、性别、职业、爱好、学历背景和熟悉度等对景观偏好的影响[6]。与文化理论相反,景观偏好的进化理论是基于人类对视觉景观的偏好而发展起来的,Appleton[7]从进化角度提出“瞭望——庇护”理论,揭示出人类对具有瞭望(不受遮挡的开阔视域的环境)和庇护(遮挡和利于掩藏的环境)条件景观的偏好,例如稀树草原、开阔的森林景观、河流湖泊景观,这些景观都是受人类偏好的,由此开启了景观偏好理论与生物进化论之间的关系研究。

20 世纪80年代,景观偏好进化理论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人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反应与人类的生存行为和健康有关,景观偏好反映了满足人类生存和繁荣需求的景观质量。Orians 提出类似稀疏大草原的环境应该受到人们偏好,因为这是人类进化起源的地方[8]。Wilson 的亲生物假说(Biophilia)认为人类具有关注并喜爱生命和类生命过程的内在倾向[9]。Ulrich[10]的“情感/唤醒反应模型” 将进化论美学思想与情感结合,强调“喜欢——不喜欢”的初始情感反应在景观审美中的重要性。在此期间,作为审美体验主体基础的心理感知过程理论体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景观认知研究中的信息处理理论认为环境是信息的潜在来源Kaplan 夫妇[11]的“风景信息处理模型” 是心理学视角下信息处理理论开创性贡献的最初阶段,她们认为人类对信息的需求(理解和探索)影响人类的景观偏好,并提出“偏好矩阵”来解释景观偏好,从这个角度看,偏好的景观不仅限于稀疏草原景观类型,人类的景观感知与评估能力随着进化可以感知所有的景观类型,并强调审美不能忽略个体的文化与属性特征而只关注生物学基础。

20 世纪90年代由于生态应用领域的出现,“审美——生态冲突”由此诞生[12],过去风景美学通过偏好评级保护审美价值最优的景观,某些生态价值较高但缺乏风景美特征的景观受到偏见而未被保护。Gobster 最先将生态美学应用于森林管理领域,生态美学认为对某个景观生态功能的了解也会产生对这个景观的偏好,强调知识对偏好的影响,这也是对景观偏好文化理论的补充。然而新世纪初,生态美学受到了风景美学评估创造者Daniel 等人的一系列异议[13,14],Parsons 等从进化历史、环境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积极为风景美学辩护,并质疑生态美学的观念、原则、假设[14]。经过长期发展,2007年在Gobster 与Daniel 等人合著的文章 《共同的景观:美学与生态学的关系》中,阐明了共识的学术观点,将审美体验视为人与环境系统相联系的途径[15]。

景观偏好的理论发展暴露出景观审美体验在进化理论和文化理论解释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美学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冲突关系。最近的研究接受文化和进化理论相结合来解释景观偏好,即人类的偏好是在遗传和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16]。在人类漫长进化史中,最初的景观偏好模式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但在城市化的现代语境中,偏好是基于景观属性的客体与人类主体的审美体验问题[17]。进化理论与文化理论为景观偏好环境的判断与识别提供了重要的感知价值维度,并为视觉景观评价指标的形成提供了基础[18],美学与生态学逐渐互动结合提供了更全面的景观感知体验。

3 景观偏好形成和影响因素

3.1 景观偏好的形成

如图2 所示,偏好的形成与感知有关。感知(perception)是指环境信息经人类各种感觉细胞记录后传递给感觉器官,经大脑编码存储产生认知,通过认知内容(遗传或后天习得)和认知过程(识别、预测、评价)产生偏好这一情感反应的过程[11,16]。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接受环境刺激后也会立即触发偏好这一初始情感反应[19],或者初始情感反应通过后续认知评价导向与生存有关的适应性行为[10]。因此偏好是感知的结果和产物,也是探索观察者感知景观属性的过程。

3.2 景观偏好的影响因素

将景观偏好研究结果应用于规划和立法中需要了解个体间偏好的一致性,并能够解释偏好产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既然景观偏好是感知的产物,那么人与景观的交互结果应该受景观审美体验主体——观察者的个体或群体属性与景观客体——景观类型、视觉空间属性、景观质量等的影响(见图3),由此确定了景观偏好的影响因素。

3.2.1 景观客体特征

景观客体特征主要包括景观质量、景观类型、视觉空间属性。

Kalivoda 的研究表明,景观质量越高的景观,偏好的一致性越强,景观类型也对景观偏好判断的一致性有显著影响[20]。从景观类型来看,相比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受到人们普遍偏好,另外,偏好的高视觉景观质量的城市公园与稀树草原有很多相似之处[21],宽阔的树冠比狭窄的树冠更受欢迎,相比球形和圆锥形树,伞形树更能唤起审美愉悦[22]。对植被、水、色彩鲜艳的花朵、保存完好的人造景观元素以及草甸景观等景观要素或类型的偏好具有一致性。并且这些景观元素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早期人类对食物、水源、安全的基本生存需求,符合研究者对偏好进化理论的研究。

某些景观的视觉空间属性对景观偏好的影响也很重要,例如景观的一致性、神秘性、易读性、复杂性偏好预测因子[11],Grahn 和Stigsdotter[23]在城市绿地评估及压力恢复性研究中基于景观偏好理论确定了空间、自然、物种丰富度、瞭望、庇护5 个感知维度,其余3 个维度分别为文化、社会和宁静。Tveit 等[24]对前人文献进行综述研究,提出的评价视觉景观质量特征的9 个关键相关概念:管理水平、连贯性与重复程度、干扰与阻碍程度、历史连续与丰富度、视觉尺度、可成像性、复杂性、自然度、随季节与天气变化性,并且已经发展为业界应用最广泛的空间视觉景观质量评价体系。但将感知维度与预测指标直接应用于国内景观评价尚存在一些缺陷,同时有限的研究样本也可能会降低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也无法控制景观类型或景观质量。建议在研究景观偏好时,区分不同的等级和景观类型,而不是使用单一的偏好预测指标和概括化的数据。

3.2.2 审美主体特征

审美主体特征主要包括观察者的个体或群体属性。此类研究从景观体验者主体的属性出发,探究受访者职业、性别、年龄、种族、熟悉度、性格等特征以及当地农民、居民、游客、学生等群体特征对景观偏好的影响[25]。以上研究得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结论:职业背景[26]、教育程度[27,28]和性别[29]相比其它人口特征对景观偏好的影响更大,Tveit 证实学生群体在部分景观指标测试中不能完全代表公众[27],因此应注意参与群体的广泛性与相关结论的局限性。另外,由于景观客体的不同,偏好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应注意统一景观类型的量化与普适性研究。

4 景观偏好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20 世纪80年代,摄影方法开始在景观感知和偏好研究中流行[13],游客受雇拍摄法与摄影问卷法[30]成为普遍的研究工具。20 世纪90年代中期后,互联网革命背景下的网络调查被用于获取景观偏好数据,并且可靠性得到论证[31]。21 世纪初,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图像编辑、虚拟现实、眼动追踪仪等可视化工具迅速发展为景观感知和偏好研究的一部分[32,33]。

近年来手机摄影、视频功能及移动应用程序使公众环境印象评价大量出现于互联网,利用公众自我报告、社交媒体与众包地理信息获取感知和偏好数据成为趋势。利用Panoramio 和Twitter 中的地理标签照片提取风景路线、识别土地利用状况等的研究数量已相当可观。Dunkel[34]使用社交媒体照片评估景观属性和景观偏好并以Flickr 为例,概述了利用编程软件进行数据检索、数量分析、空间分析和可视化的完整过程。Tieskens 等人在案例研究区使用Python 下载Flickr 和Panoramio 中的地理标记照片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负二项线性回归来获取照片密度,空间变量(自然景观属性、人口统计数据、基础设施和特定地点)特征[35]。Bubalo[36]在最新的综述研究中回顾了众包地理信息 (crowdsourcing geoinformation)在景观感知和偏好中的应用,总结了众包地理信息的不同模式,详细介绍了12 个用于收集景观感知、偏好和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积极众包项目以及照片共享平台 (如Instagram,Flicker,Twitter)、社交媒体网站(如Panoramio,Greentracker)的被动众包项目。其中,维也纳工业大学的合作项目EmoMap 要求用户在移动应用程序上对其环境中的舒适、安全、多样性、吸引力和放松体验水平进行评分来收集用户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情感反应,成功解决了如何收集人们对环境的情感反应并将其建模融入地理空间应用中的挑战,Maptionnaire、Greenmapper、DaarMoetIkZijn 等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与景观特征相关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景观偏好,研究结果被用于城市绿地管理、公民健康报告、娱乐休闲和自然旅游。

尽管众包方法能够直接、高效、实时的收集现实景观体验数据,从而产生高度有效的结果,但如何吸引足够数量公众参与以及人口样本代表性问题仍然是一个挑战,研究成本与现实主义权衡以及在使用程序时所需的标准和道德规范等问题仍然很重要。

5 景观偏好内容的研究现状

5.1 审美与生态价值研究

风景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辨析进一步揭示了将“风景”作为审美价值唯一衡量标准的不足,并可能会对生态造成破坏。Daniel[13]的论文反映了新世纪开始时该领域的现状,深层生态学和绿色哲学运动的发展将使感知研究从以人为中心转变为以生物为中心,Jorgensen 认为景观感知和偏好领域需要超越美学与生态的区分,风景美学预与生态美学并不是矛盾的双方或者独立的个体,而是景观美学审美体验的不同形式,二者应该互动结合[2]。将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结合的景观感知模型有利于更全面的理解人类对景观的审美反应(见图4),积极的审美体验所产生的审美评价会让人相对保持一种对景观的喜爱,同时又有利于人与景观的亲密交互,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可持续产生积极的结果。

最近,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景观偏好研究日渐活跃。主要关注生态修复、可持续管理和生物多样性,最近几年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损害研究成为热点。Zoderer 提出了结合景观要素在区域尺度下绘制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景观偏好地图的方法[37]。Teixeira 等人讨论了在景观偏好和社会文化价值研究中同时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系统损害(ecosystem disservices services)的潜力[38],并且没有发现Gobster 等人提出的审美与生态脱节问题[15],Hwang 等人同样研究了生态系统损害,提出生物多样性、环境功能和美学同等重要[39]。将野生植物群落引入生态系统是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Hwang 等人认为适当修剪和适度野性的城市绿地景观是被偏好的[40]。Hu 等人探究了公众和学生对城市溪流未管理的河岸植被景观的偏好[41],Li 等人的研究表明接触自然多、专业程度高、文化程度高的中国居民对城市公园野生自然植被的保护和使用持积极态度[28],此外,Lee 的研究表明生态健康和审美偏好结合的景观,受到在公众和生态专家的偏好[42]。生态健康、审美价值高的景观应该成为偏好景观的俱佳特征。

5.2 视听偏好结合研究

研究工具以及景观美学感知反应的相对滞后和主导性使起初的景观评估研究主要是视觉感知,但是景观感知是多感官维度的,并不仅局限于视觉。Liu 等人指出声景质量越高的绿地越被公众偏好[43]。通过视觉景观与声音景观的结合来提高游客的审美体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视觉景观的审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的声景感知[44],Wang 等人探索了视听结合对审美偏好的影响,单个或多个物种的鸟鸣声、风声和流水声会增强审美体验,如果声景观所引发的视觉联想与现有的视觉景观一致,那么视听组合更有可能提高审美体验[45]。随着对多感官景观体验的重视,对嗅觉和其他感官的感知研究可能会增加。

5.3 偏好环境的恢复性感知研究

中国城市不断扩张,居民逐渐远离自然环境,压力愈来愈大。研究表明在偏好的景观中度过有助于压力和注意力恢复,建设具有良好审美品质和减压效率的城市绿地对城市居民大有裨益。景观偏好与人类健康之间存在关联,对环境的偏好也是由个人从环境中获得恢复性效益的能力来调节的[23,46]。

Kaplan 夫妇[11]提出的“注意力恢复理论”以及Ulrich[10]的“压力减轻理论”框架描述了美学与生理、心理健康,恢复性体验和景观偏好之间的作用。Kaplan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认为,让人产生偏好的环境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恢复性环境,具有恢复性特征的自然环境包含几项特征:远离日常生活的烦恼、自然不需要特别关注吸引、自然延伸和连接的感觉,个人爱好与自然的互通。Ulrich 的“压力减轻理论”假设景观感知和偏好来源于生物进化,那么人对景观特征的视觉感知会触发最初的无意识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通过后续的认知评价会对环境、人的心理、行为和幸福感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研究基于这两个理论来探讨偏好、恢复性环境与健康效益的关系。偏好的绿树成荫的街道和稀疏大草原的景观类型[47]也证明是有助于减少压力、心理恢复和提供注意力的[48]。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1)学科综合性特征日益明显但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结合的相关实践不足。国内外景观偏好研究已经从初期的理论、感知机制探讨逐步向建立较为全面的偏好预测指标分类阶段迈进,但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冲突仍然贯穿其中。人类作为景观审美体验的主体,对景观客体对象特征的感知、识别和评价与其自身所具备的生态审美意识成熟度和生态知识的专业度以及自身涵养水平有极大的关联。目前,美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互动结合相对突出,研究内容向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扩散,但二者之间冲突的实践结合却鲜有涉及。景观偏好本应促进审美与生态叠加的生态审美景观规划与管理实践,却发展相对缓慢,这为以景观偏好为基础的景观特征类型及实践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新可视化研究技术逐渐多元但仍需优化。从技术层面上看,新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景观感知和偏好更全面、平衡的评估。从实际应用上看,设计师和规划人员可以通过整合数据来加强工作流程,即增强与客户、利益相关者、公众的联系。但在大量应用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照片版权、制定职业道德标准、保护个人隐私等问题。与国外相比,国内可视化研究工具相对滞后,目前主要使用眼动技术或VR 全景图技术获得景观视觉偏好视域,研究对象、研究区域及感知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鼓励探索使用众包照片地理信息获取景观感知和偏好数据或研发针对性的移动应用程序获取数据集,同时利用线网络调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风景照片绘制偏好地图。

(3)践行生态教育。景观偏好研究反映出城镇化进程影响区域景观格局演化背景下人类自身感知到的生存危机及其价值观念的转变。景观偏好的进化理论揭示出偏好景观特征对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最基础的生存繁衍需求的贡献,尽管人类目前已经远离瞭望、庇护、狩猎等的史前生活,但不代表生存不会受到环境威胁。目前,中国正面临如何应对污染、土地利用快速变化和大规模自然资源开采等环境危机,景观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但景观偏好更加受功利主义价值观(设计形式项目实施的社会政绩和影响)以及生态知识匮乏的影响,生态系统可持续是次之的。因此,通过美学与生态教育互动和实际参与来改善景观偏好与生态系统可持续运作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有必要向公众传达生态学知识,加强生态解说和环境教育来激励公众采取保护行动,防止有害的生态变化;书面、网络、视听媒体或其他形式可能是有用的异地教育手段;巧妙的设计策略也可以帮助揭示“杂乱”的美学品质。

6.2 展望

综合国外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未来景观偏好研究将出现新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景观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仍会是众多学者感兴趣的议题。目前,不同的景观类型结论不尽相同,甚至相反,这大大限制了景观偏好研究结果的实践应用,因此应注意相同景观类型的共同指标特征的选取,另外人口统计特征的样本量不足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2)听觉、嗅觉等感官偏好将值得研究并与视觉景观偏好结合,人的感觉系统器官包括眼、耳、鼻、皮肤以及其他感觉器官,人的感觉器官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积极的探寻者”,多感官结合的景观偏好研究本身就是对人类感知的全面探索;(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将研发专门用于获取公众景观偏好的应用程序;(4)野草、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等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景观偏好研究领域将继续量化、深入并拓展新的领域。但目前提升公众对环境可持续性重要性的认知并正确引导其偏好生态美的景观是有关景观偏好评价与实践的正确道路。

猜你喜欢

美学景观生态
盘中的意式美学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生态养生”娱晚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外婆的美学
《景观平面图》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