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研究与实践
2019-12-31郭心
郭心
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外部市场需求下降、传统外贸低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业态,实现了传统国际贸易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自2014年以來高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开设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课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开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的现实意义
首先,开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是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国家政策及助力地方经济的需要。2013年起,包括国务院、海关总署以及发改委在内的17个部门出台或参与出台了40多份涉及跨境电商行业的政策,大力度扶持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自2015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起,我国已经有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基本覆盖中国主要一、二线城市。未来还有望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意愿,再增设一批试点城市。
武汉市作为第三批22个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试点城市,为全面有效推荐综合试验区工作,在2018年12月出台了《中国(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方案中指出,试验区将培育和吸引更多跨境电商企业来汉,把武汉建设成中部跨境电商创新基地、全国跨境电商人才总部基地。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地方层面,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刻不容缓。
其次,开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是解决跨境电商企业人才缺口、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提升自主创业能力及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关键。据估算,我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缺口高达百万并且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就业契机。然而,高校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毕业生从量上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质上无法胜任岗位工作。人才的缺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此外,尽管跨境电商行业创业门槛相对较低、起步资金要求不高,但由于对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毕业生在该行业自主创业的比例极低,有时甚至为零。这给高校教育从业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第三,开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是为高职院校增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提供了参考。教育部官网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中,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正式获批。开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可以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为后期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及进行专业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2 高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思路及课程定位
实证研究表明,高职跨境电商人才能力需求结构由“专业技能”、“跨文化交际”、“创新开拓”、“职业素养”四个维度构成。其中,经济水平越高的城市,其企业对“创新开拓”这一维度的要求就越高。
以提升“创新开拓”能力为最终目标,以夯实“专业技能”为基础,以相关先行及后续课程为辅助提升“跨文化交际”及“职业素养”能力,是高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遵循这一总体思路,结合跨境电商企业核心岗位和技能要求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得出课程定位。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得出,跨境电商企业岗位设置可分为管理岗、商务岗和运营岗三大类。其中,针对财经商贸大类专业高职毕业生来说,运营类岗位是主要就业方向,也是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起点。因此,课程定位为主要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专员、网络运营与推广等运营类岗位开设,遵循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对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结合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实际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
3 高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3.1 以教师为主导的系统化学习是掌握核心技能的基础
分工协作的商业模式下职业技能的掌握必须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和碎片化的工作。在进行系统化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行动导向(项目式)教学法,以跨境电商专员工作过程为线索,依据课程标准,分为8个学习情境,即跨境店铺注册操作,跨境物流与海外仓操作,海外市场调研操作,跨境选品和产品信息化操作,跨境产品定价、刊登和发布操作,跨境店铺优化及推广操作,订单处理、发货、收款、售后服务及客户维护操作,强调各环节对跨境电商操作能力的训练。
3.2 以学生为中心的软件模拟实操是实践核心技能的过渡
目前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速卖通等都有一定的门槛,需要资金投入及企业资质,跨境电商课程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平台账号。学生可以利用跨境电商软件模拟实操。应注意地是,软件的操作不是核心技能,软件背后的商业判断才是核心技能。软件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练习平台基本操作的工具,而如何报价、如何设置折扣和优惠券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分析,这些是软件所培养不了的能力。因此,软件模拟实操只能是一个过渡,而商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必须是基于前期系统化学习和后续项目实战的锻炼。
3.3 利用企业资源引入真实项目是实战核心技能的关键
实战核心技能的一种做法是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资源在课程实战教学环节引入真实的商业项目,既解决了平台账号的问题,又解决了货源渠道的问题。企业可提供账号给学生创业团队,并且以供应商的身份提供货源。学生在平台上运营店铺,独立进行成本核算和对外报价,商品销售后学生按约定的供货价支付货款给企业。此时,学生的身份转变为自负盈亏的卖家,促使他们审慎地做出每一个商业决定,同时更有动力去经营店铺。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好关,做风险的管控者。此外,鼓励学生参加跨境电商实战大赛也是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之一。
4 高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1 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基础能力有待提高
缺乏责任感和职业精神是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进行实战时,学生往往缺乏审慎的态度,忽视商业规律,例如在核算报价、设置折扣时马虎大意,缺乏求证精神,小错误导致大损失。此外,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也有待提高。在课程教学中难度最大的环节在报价核算、产品信息化、物流方案设计等环节。这些环节要求学生有较好地英语基础,能够根据产品特点恰当地拟定标题、设置参数及描述产品,同时能够根据产品特点、物流成本和客户体验综合考虑设计物流方案,并且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结合促销活动进行正确的报价核算。而外语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是目前高职学生比较欠缺的。
4.2 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
由于跨境电商教学起步晚,课程教师多由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转型而来。教师大多只经过短期的跨境电商师资培训,缺乏跨境电商企业的一线工作经验。由于跨境电商行业政策、平台规则变动频繁,加之国外经济环境及消费偏好因时而异,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掌握这些变化,容易导致教学内容脱离企业业务实践。
4.3 课程教学资源缺乏、校企合作方式单一
在线开放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而目前许多院校还没有相关教学资源,或者教学资源的更新不及时。此外,校企合作方式单一、融合程度不深也是目前跨境电商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5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是未来改进方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应是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式。一方面,有条件的院校可利用地缘优势开设校企合作“跨境电商创业班”,在校内或企业建立跨境电商创业实习基地。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结合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职业精神。另一方面,由行业专家、校内教师和企业业务能手共同组建教学团队,优势互补。校内导师定期去企业进行跟岗实操,接受业务培训。同时,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可在第五学期开设,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可以直接去企业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可以选择自主创业,也可以继续留在企业,实现课程学习到就业的无缝对接。
基金项目: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ZJGA201641)
(作者单位: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 EN-US;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bidi-language:A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