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锦培:碧血英雄国乐路 赤子之心岭南情

2019-12-31王瑞

岭南音乐 2019年6期
关键词:广东音乐音乐

文|王瑞

黄锦培,著名的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曾用笔名金敔,祖籍广东惠阳,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顾问、广州粤乐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政协委员。

1919年1月10日出生于新加坡,解放前曾任中央广播电台音乐播音员、作曲和演奏员,香港中华音乐学院教师。建国后,任职于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广东粤剧团,广州音乐专科学校至星海音乐学院期间民乐系系主任、教授,直至退休。

黄先生集广东音乐演奏、作曲及广东音乐理论研究于一身,创作管弦乐合奏《碧血英魂》,为《搜书院》《七十二家房客》《齐王求将》等电影作曲,创作广东音乐《月圆曲》《万车游行》等作品。著有《广东音乐欣赏》《粤剧锣鼓》《二胡入门》《扬琴入门》等著作。在广东音乐领域,有“教授中的教授”“广东音乐第一人”等雅号。2009年7月16日病逝,享年90岁。

【我的艺术观】

“音乐赋予我很多东西,包括生命。在我看来,音乐是一门使人年轻的艺术。我搞音乐,并不执着于它,只是感到好玩,能激发我的兴趣,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艺术创作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熟悉他们的生活音乐工作要熟悉他们的音乐语言,不然便无法沟通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情、深入到人民中去,这一条真理无可置疑的,否则,音乐工作者便产生曲高和寡,脱离群众的奇特的音乐,失去了音乐艺术的积极意义。”

“社会的德行是音乐所反映的内容问题,而民族特点的音乐是形式问题,两者须结合得完美,其效能将会更完美。”

“我们培养作曲人材,应有一定的目标,有博的一面,也要有专的一面。”

“把我国的文化介绍到国际上去,以传统的古老的固有形式也可,“译”为国际性的钢琴艺术或复音的现代音乐也可,我们的工作是无穷尽的。”

——黄锦培

【创作之路】

传奇音乐启蒙

黄锦培先生,曾用笔名金敔,1919年1月10日出身于新加坡牛车水一个华侨家庭,祖籍广东惠阳,中学以前的儿童阶段在新加坡渡过。童年的他,聪明好学,兴趣广泛,模仿性很强,记忆力很好,还在小学时期他就已经学过多种中、西乐器,背熟了不少广东音乐乐曲。其哥哥喜爱粤剧、音乐,受兄长的影响,他从小酷爱音乐,跟随哥哥学习广东音乐和粤剧,其兄在外面的乐社带回来扬琴,他便学会奏《柳摇金》等曲。4岁就学吹口琴,五、六岁学会扬琴和秦琴,8岁学钢琴,9岁参加新加坡“精武体育会”的音乐部学唱、奏粤曲,跟从广州来的音乐师傅拉椰胡、弹线琴,后来又学过二胡和小提琴,参加过当时新加坡“天演大舞台”的演出。1930—1931年期间广东音乐已在当地已相当流行,他师傅拉坎弓二弦,学友朱士永奏提琴,他奏线琴,演奏的曲目是《到春来》等广东音乐作品。他先后在新加坡圣安得利学校、养正学校(冼星海曾在此读书)就读。

13岁时黄锦培先生回到中国,就读于惠州中学。在惠州,黄锦培先生结识了一些来粤剧、音乐界的朋友和前辈,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并常跟他们去演出。曾驻广东国民党13军军长的母亲过生日,部队特邀请他们去广州参加粤剧团演出,当时他的任务是打锣鼓,晚上打了一次,还给了15元钱。15岁初中毕业后,黄锦培先生离开了家乡。童年的经历,奠定了他日后较高英语水平能力及致力于广东音乐创作的情缘,也为他终身从事音乐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旷世自学成才

黄锦培先生没有进过正规的音乐院校,他走的是一条自学成才的道路,此时的他,尽管从内心深处喜欢热爱民族民间音乐,但却未曾想过日后会因机缘巧合走上从事音乐演奏、创作、研究和教学的道路。1936年10月,由于先生在音乐上有一定特长,吹拉弹唱都可以驾驭,年仅17岁的他被南京中央广播电台看中,考入隶属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1935年10月6日正式成立)任播音员和演奏员,是所有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当时同仁们都喊他“小广东”,这一昵称一直喊到重庆。同时参加了该台刚刚成立的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任二胡、琵琶、秦琴、扬琴演奏员,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音乐生涯。当时音乐组只有8个人,主要成员有陈济略、甘涛、张定和等。在战争年代,人们对音乐的需求目的不同,民乐发展不受重视,专业音乐教育也刚刚起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多数搞民族音乐的人像刘天华、华彦钧、吕文成等等,都不是科班出身,当时电台也没有如今的录音设备,南京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均为当场演奏直接播放,可显他的演奏技术高超。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由于战时形式所迫,黄锦培先生随同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奉命由南京迁往重庆。原本电台动员黄锦培疏散回广东,1937—1938年,为了抗战需要,他旋即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抗战,授衔少尉、任副连长,受命赴湖北孝感担任征兵工作,后因病在部队休养了一段时间,病愈重返重庆中央电台国乐组。到重庆后,国乐组不久发展成一个乐队,成员由8人发展到30余人,黄锦培先生与陈济略、甘涛、张定和等,共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专业民族管弦乐队”——中央民族管弦乐团,1942年该乐队进入了鼎盛时期,拥有以二胡为基础的成套拉弦乐器。在此乐团,他交往了大量民间音乐演奏高手。后来这些人成为南北各地的民乐界领军人物,也无形中为他的音乐之路的发展和影响力具有推动作用。

重庆的9年时间里,是黄锦培先生音乐生涯又一重要转折。当时电台音乐组组长陈济略认为他记忆力好、悟性好、反应灵活,学作曲会有大的出息,再加上他从小接触音乐,熟识五线谱,视唱也很轻松。受陈济略的影响,黄锦培先生为了适应新的需要,除日常演奏外,还学习作曲,参加乐队的还有一批著名的音乐家,有的搞和声、有的搞配器,创作的曲子马上可以合奏,每周集中两次。先生埋头向书本吸取音乐知识,经常到国立重庆图书馆借阅英文版乐谱,看王光祈等人翻译的和声学方面的书及其他音乐书籍,经常是买一个大烧饼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一天,非常勤奋。此时,他对音乐如饥似渴,中西兼顾样样都学。除了固定每周播音、演奏和参加演出外,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虚心向同行、老前辈学习,向卫仲乐学弹琵琶曲、向陆修棠学拉二胡、向杨葆元学弹古琴、向金律声学拉中音提琴、向菲律宾友人汤美学拉低音提琴、向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吴伯超学习和声,同时还接触了南北各乐种,如江南丝竹等。聪明与勤奋相融往往会产生人们料想不到的结果,通过这段珍贵的学习经历,黄锦培将自身积累的传统音乐演奏技巧以及对音乐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系统音乐理论并与西方作曲技法融汇贯通,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黄锦培先生与此时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向往着革命圣地延安,他曾说过“在当时因为共产党是主张抗日的,苏联也支持我们抗日。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都非常向往红色圣地延安,向往前苏联,他也是一样”。1938年到达重庆后,黄锦培先生还专心学了两年俄语,准备去延安,后来由于要照顾在抗战前线中负伤的伤病员,故而未能如愿。这段学习打下的语言基础,在1953年到苏联演出时,为胡耀邦同志担任翻译展露光芒。

投身革命创作

1840年5月枣宜会战中,著名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当时部队以张自忠的事迹鼓励抗日士气和宣传抗日思想,“抗战文化协会”举办了抗战征文比赛,其中也包括音乐作品。受其事迹的感染,他创作了纪念抗日英雄张自忠而创作的《碧血英魂》这部管弦合奏,获得第二名(没有第一名),并得以用管弦乐队演奏播出,演出后得到较高的评价,还获得了800元大洋的奖励,冯玉祥将军为了表示感激和鼓励之情,还亲自接见和宴请。作品得奖以后不久,重庆的国立音乐学院邀请他去当教授,教务主任陈田鹤三顾茅庐来请他,因有多种原因被他谢绝。

1941年离渝赴湘,黄锦培先生担任位于湘西所里的湖南国立第八中学音乐指导老师,并先后兼任国立商业专科学校音乐讲师,湖南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汀西屯区中学、国立茶洞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员。1943—1946年期间,他返回重庆任职中央电台音乐指导及作曲工作的同时,又应国立歌剧学校校长王泊生之邀任该校编撰员,同时并兼任中央干部学校音乐系讲师和重庆师范学校音乐教员。除播音、演奏、作曲外,还与中央广播电台的其他音乐人一起多次举办大型国乐演奏会,诸如1945年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国共谈判期间为招待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举行国乐演奏会等活动。在重庆和湖南度过的这9年光阴之中,先生与他的第一任妻子邂逅、相爱、结合。

抗战胜利以后,乐队撤回到南京,他没有跟随乐团回到南京,1947年中经武汉,任汉口广播电台编曲专员。1948年再经广州辗转到达香港,到香港后与音乐界的一些进步人士和地下党员一直有来往,受到他们的进步思想影响,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文化界左翼文艺宣传工作,先后在中华音乐院、永华影业公司、“丽的呼声”有线广播电台、中英交响乐团任职,为电影创作和编配一些进步曲子及文艺宜传工作。

从1940—1949年这十年间,黄锦培先生创作的作品多围绕战争和其他题材创作较多,共创作了各种乐曲三十多首,很少直接涉及广东音乐。除管弦乐合奏《碧血英魂》外,还有1941年与人合作的被誉为“东方圆舞”《月圆曲》,其曲调优美、流畅,描绘异乡游子怀念亲人,盼望圆团的情境。其他代表作有:民乐合奏《华夏英雄》、二胡协奏曲《空前大捷》、小合奏《三宝佛》(古曲编配)、民乐合奏曲《丰湖忆别》、民乐合奏《风云际会》、新笛独奏曲《往事》、二胡协奏曲《阳光华想曲》等等。

立足粤乐创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黄锦培先生与香港文艺界的朋友们一起欢呼、一起歌唱,当看到五星红旗第一次在香港上空升起,在庆祝音乐会上第一次奏起《义勇军进行曲》时,内心无比激动。根据党组织安排,他于1950年2月从香港回到广州,准备到北京发展,后因新中国建立之初北京环境相对混乱没法安置,而放弃北上,被分配至广州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文艺处音乐组参加入城接管工作,1951年底又调任土改运动的宣传工作。此后一段时期内,他先在新成立的广州华南歌舞团从事粤乐的搜集、整理、演奏、创编和研究,后再到华南文艺学院音乐部任副教授,主教二胡、扬琴、秦琴、笛子,兼教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解放后,党和政府比较重视民族音乐的发展,不仅成立了专门的音乐院校、民族乐团,还有研究机构,进行了有组织的研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他开始关注广东音乐,并进行创作,自此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代。

1953年,黄锦培先生短期担任广东粤剧团任音乐指导,同年4月,广东音乐研究组在广东省、广州市戏曲改革委员会领导下成立,由陈卓莹作为召集人,先后调入黄锦培、刘天一、吕广球三人为专职人员,进行专职研究工作,其他乐师不定期参与。从1953—1956年三年的时间里,黄锦培同研究组的其他同仁搜集广东音乐的原始素材,对“广东音乐”的曲目、记谱等,进行了严格的整理和审定工作,并在搜集的基础上加以理论分析。共搜集了近200首广东音乐的经典曲目,并于1955年、1956年先后出版了《广东音乐》两集。在研究组期间还排练出一批质量较高的“广东音乐”合奏,在一些重要的文艺演出中表演。

1954年,由胡耀邦同志领队的中国青年艺术团出访前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组织了由全国挑选的52人的演出队伍,他同梁秋、方汉、朱海被抽调参加。他是以双重身份参加的,除作为演员外,他还是演员中唯一懂俄语的,在访问苏联的演出活动中,黄锦培先生给胡耀邦同志当翻译。此次出访,参加了罗马尼亚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民间音乐比赛,经他整理的广东音乐《昭君怨》和《双声恨》获器乐演奏四等奖,这是“广东音乐”首次在国外获奖,也是广东省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的首个国际艺术比赛奖项。同年10月,他作为中央歌舞团成员,到朝鲜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慰闻演出。

1955年,他随中国民族乐团到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参加“布拉格之春”及“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的演出,亲身体验到各国人民对我国的民族香乐的热烈欢迎,对中国人民的欢迎的尊敬,使他深受鼓舞,决心为民族音乐事业而献身。由于他在工作和艺术上的突出成绩,1956年,在中南海的勒政殿,周总理接见了广东四位戏剧、音乐艺术家:马师曾、红线女、黄锦培和林枪。周总理非常关心广东的戏剧和音乐,曾提出:“在广州建个戏院,好让港澳同胞和国外友人来看着我们的演出。”

1956年7月1日,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在“广东音乐”研究组的基础上,创建了第一个“广东音乐”专业乐团——“广东民间音乐团”。此乐团定性为地方民间音乐专业团体,以粤乐演奏为主,成员都是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广东音乐”家,有易剑泉、刘天一、崔凌霄、莫起通、陈德钜、方汉、朱海等20名乐师,黄锦培先生也在此时调到广东民间音乐团任艺术指导。1958年他负责打扬琴与其他三人组合演奏《万车游行》,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曲艺汇演,由于演出很成功,受到全国许多地方的邀请,进行了多场的巡回演出。

从1956年下半年到1958年底,乐团每年演出近300场,1957年还组织过100人合奏这些曲目,影响很大,这是前所未有的。在此期间他与广东音乐研究组的同仁们,完成了对粤剧和粤曲有重大价值的《八大曲本》的挖掘、整理、研究及记谱工作,在民间民族音乐方面,当时乐团的演奏水平被公认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从当时的唱片和录音来听,乐团的演奏水平也是“广东音乐”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同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写的《二胡入门》《扬琴演奏法》和《粤剧锣鼓》三部著作。这三本书,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初学二胡、扬琴和粤剧音乐的人,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

在此阶段,他还改编为钢琴与民乐合奏曲《赛龙夺锦》、改编为钢琴独奏曲《饿马摇铃》、改编为钢琴与小提琴合奏曲《渔歌晚唱》,改编广东音乐《得胜令》,创作《天马雀墩》《万车游行》等作品。这些广东音乐作品的改编与创作,使钢琴这种乐器与民族乐器相结合,更有色彩地表现民族乐曲,更是一种大胆的的尝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共为《七十二家房客》《齐王求将》等六部电影和粤剧写过主题曲,其中1957年由红线女和马师曾联袂演出的经典电影《搜书院》,他还担任了音乐设计和指挥的重任。

学院创编传习

1957年10月,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星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成立,由于当时音专刚刚成立不久,特别需要民乐方面人才。1958年后,广东民间音乐团和广州两个曲艺团合并,组成“广东音乐曲艺团”,“广东民间音乐团”建制被撤销,他调入刚刚成立不久的音专工作,任民乐系副教授、副主任。此次工作岗位的转变从性质来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意味着他要以演奏和创作为主转向以教学为主,但他适应能力很强,从来不刻意作什么或不作什么,一切随机随缘。从调入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到后来的广州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教过不同的音乐课程,如扬琴、二胡、琵琶、古筝、贝司、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器乐课,广东音乐理论公开课等课程,另外由于他有创作的理论和长期的实践,还给作曲系学生上作曲课,配合教学编著了大量民乐教材。

此后在音乐学院的33年中,音乐创作主要以广东音乐为主,1962—1963年,他几乎同时为两部中国电影史上的标志性影片《南海潮》和《七十二家房客》制作了音乐。其代表作《月圆曲》1967年经著名高胡演奏家朱海和沈伟用双高胡演奏灌成唱片,粤味更足,更具艺术魅力,影响及于海内外。乐曲表现游子思亲盼团圆的情绪,曲调优美典雅,音稀韵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广东音乐受到批判,被迫停顿,他的创作持续到“文革”初期,“文革”中、后期就基本上没有创作。曾在1958年11月暨南大学学生刘惠础针对他的作品《天马雀墩》,在《岭南音乐》刊出《对目前广东音乐创作的一点意见》一文,所以他当时表现得很消极,觉得搞广东音乐没什么意思。

1971年易剑泉病逝,黄锦培接任民乐系主任。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山乡风云》配乐、作曲、配器、指挥由他一人兼任,民族管弦乐《怀念》等。此外他还写了粤曲演唱《铜墙铁璧》,小演唱《海岛女民兵》以及小歌剧《山鹰》,广东音乐组曲《五羊风光》等。这些作品题材广阔,形式多样。改编乐曲主要集中在钢琴曲上如:钢琴独奏《饿马摇铃》、钢琴与民乐合奏《赛龙夺锦》等。

1984年出版的《广东音乐欣赏》是黄锦培先生研究广东音乐的一本代表作,此书对广东音乐的源流、形成与发展历史,作了简明的概述,对广东音乐中一系列经典乐曲的作者、创作经过和影响,作了评价、分析和说明,其中还对多种流传广泛的乐曲版本,进行了研究和考查,书内包含了丰富的广东音乐史料,是学习、研究广东音乐的一本难得的广东音乐文献。

1985年,黄锦培先生转至星海音乐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并担任民乐系副主任、主任及音乐研究室主任。

1986年3月,黄锦培被国际民族音乐学会吸收为会员。同年11月他应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前往该校讲学,主要是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为期一年。在此期间,也曾应邀赴美国参加《亚洲音乐》讨论会。1987年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民族音乐学年会。

1990年10月他再次应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赴加拿大作为期八个月的关于广东音乐的讲学和“粤剧在温哥华一百年”的学术研究工作。1991年离休。

黄锦培先生在音乐教育上,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音乐人才,如今已分布在祖国各地,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主要演员或著名音乐家。在广东音乐理论研究方面,他也取得显著成果,1961年,黄锦培在《人民音乐》杂志发表的《关于老六板的变体》一文,曾被加拿大民族音乐学家艾伦·史莱舍教授翻译成英文,发表在美国出版的《亚洲音乐》杂志上。多年来黄锦培搜集了五百多首广东音乐,并先后写出了五六十篇介绍广东音乐的内容、特点和表演手法的文章,分别发表在《人民音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岭南音乐》《羊城晚报》和《广州日报》等报刊上,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曾把其中一部分文章辑成小册子。

同时黄锦培有较好的英语及俄语功底,借着这一语言优势,先生更是不遗余力的将广东音乐这一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向世界传播。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民族音乐学家艾伦·史莱合教授1984年和1986年两次来访问,专门拜访黄锦培,向他学习广东音乐,时间长达四个月之久(每周两次)。他两次应邀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讲学都是以英语直接与学生及教师交流、对话,曾翻译过斯兰格的《作曲选格表》一书和《香港道教醮事音乐曲式结构的变体技巧》等文。后从事音乐美学的研究,先后写出了《论“音德”》《论“音思”》《论“音语”》《论“音形》《论“音情”》等学术论文发表。

1992年后,他重新建立家庭,定居加拿大温哥华,身处异国他乡继续推广传授中国音乐,并不时在侨居地与广州之间来回穿梭,参加两地的各种社会音乐活动。黄锦培先生曾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顾问,广州粤乐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政协委员等职。黄锦培先生从事音乐工作数几十年来,经过辛勤不懈的努力,已结出累累硕果,成为一位多才多艺、德高望重,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广东音乐家,对我国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7月16日,黄锦培先生因病久治无效逝世于广州,享年90岁。

【学术主持】

王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思想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点评:在星海音乐学院的发展中,有无数先辈呕心沥血,铸就今天锦世芳华,民乐大师黄锦培就是其中一位。

20世纪40年代以来成名的众多粤乐名家之中,黄锦培先生除了以擅长演奏各种中西乐器的“多面手”扬名之外,又因其创作(编)的粤乐、民乐作品具有水准高、编制大、数量多、时间快、即写即奏的特点而著称。

1948年是黄锦培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他回到广东并从此扎根下来,潜心投入对家乡本土音乐的继承发扬工作。特别是1950年代初响应党的号召回国参加建设之后,他将重庆时期形成的创作热情和创编风格,注入了岭南广府民间音乐新创作当中,二十多首不同题材的乐曲陆续问世。虽然这些乐曲表演体裁各异,但却都具有浓郁岭南广府风韵情调,旋律清新动听,广受听众欢迎喜爱。

同时期他还涉足电影音乐,参与了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珠江泪》《虾球传》《国魂》等多部粤语电影作曲,60年代又为两部新中国电影史上的标志性影片《南海潮》和《七十二家房客》(1963)作曲配乐;1957 年起在广州粤剧团为《搜书院》《山乡风云》(1965,以及70年代翻拍的电影故事片)、《齐王求将》等六七部粤剧电影写过主题曲,在粤剧领域传播广泛、影响巨大。

不知从何时开始,岭南广府地区的民间音乐爱好者群体中,广泛流行着一个指代黄锦培的尊号——“教授中的教授”;即使那些飘洋过海、定居侨居异国他乡的广府人,只要是稍谙粤韵乡音之辈,对此几乎是无人不知。时间长了,这种说法居然也开始被岭南本土乃至岭北各省的专业民族音乐演艺界、教育界人士认可且广为流传。

的确,黄锦培教授不仅数十年来为发扬光大岭南本土音乐而不断创编新作,并且潜心整理编写民族器乐教材,著书立说、笔耕不缀,尤其在岭南民间戏剧、曲艺、器乐音乐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5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写的三本书:《粤剧锣鼓》《二胡入门》《扬琴入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编印了黄锦培撰写的专著《广东音乐欣赏》,这是他研究粤乐音乐理论的一本代表作。该书对粤乐的源流、形成与发展历史,作了简明的概述,对粤乐中一系列经典乐曲的作者、创作经过和影响,作了评价、分析和说明,其中还对多种流传广泛的乐曲版本,进行了研究和考查,书内包含了丰富的广东音乐史料,是学习、研究广东音乐的一本难得的广东音乐文献。

多年来黄锦培搜集了五百多首粤乐曲目,并先后写撰写发表了几十篇介绍粤乐的内容、特点和表演手法的文章,以及音乐哲学、美学研究的系列学术论文。黄锦培先生有较好的英语及俄语功底,借着这一语言优势,他不遗余力的将粤乐这一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向世界传播。他两次应邀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讲学都是以英语直接与学生及教师交流、对话。他曾翻译过斯兰格的《作曲选格表》一书和《香港道教醮事音乐曲式结构的变体技巧》等文。由于在民族音乐学科研究方面所取得得理论建树和显著成果,1986年3月,黄锦培被国际民族音乐学会吸收为会员,同年11月他应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为期一年的邀请,前往该校主要讲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此期间,也曾应邀赴美国参加《亚洲音乐》研讨会。1990年10月他再次应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赴加拿大作为期八个月的关于广府粤乐的讲学和“粤剧在温哥华一百年”的学术研究工作。1992年,他又获我国鲁迅文艺奖。

光阴飞度数十载,黄锦培教书育人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他笑称自己直接教过或曾授课的学生到底有多少都已经记不清了,但成名立业者不在少数,如:广东粤剧院、广东粤剧学校扬琴教师黄英谋女士,星海音乐学院原民乐系主任、扬琴教授陈照华先生,原社会音乐系主任、二胡教授欧阳森先生,二胡教授陈茂坚先生,高胡教授黄日进先生,民族管乐教授罗德载先生,民族管乐副教授黄金成先生,潮州音乐教授陈天国先生,古筝教授饶宁新先生,古筝教授陈安华先生,原民乐系主任、琵琶教授殷惠麟先生,香港知名扬琴音乐家陈其湛先生,香港知名扬琴音乐家、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张汝珠女士等;以及包括著名高胡演奏家、粤乐研究学者、星海音乐学院教授、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主任余其伟先生,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教授文传盈先生等,这批如今正挑起岭南民族音乐事业大梁的中青年骨干,求学时代也曾在他的教导下受益匪浅。目前他的学生有些还在教授岗位上贡献力量,有的则以教授身份退休之后继续在社会上发挥余热。

黄锦培先生学养丰富、著作等身,为民族音乐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恳育苗,在专业院校培养了一批曾经或现在仍活跃在海内外艺术舞台、教学课堂、民间乐社的民族音乐演奏家、教育家、研究学者和社会音乐活动家。“教授中的教授”这种看似幽默调侃的特别称谓,也许就是人们肯定他为民族音乐、岭南音乐,为广府粤乐付出良多而表示的重视、尊敬和爱戴。

【匠心赏析】

一、乐谱片段(如图所示)

二、艺术评价

王瑞点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由于其独特的存在,成为文人骚客寄托情思的媒介,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梅兰竹菊,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和文化属性,形成一种中国文人式审美情趣。“月”亦是如此,古人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思乡之情,无论是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皆此情怀,都是千古绝唱。

在音乐创作中用“月”作为主题,寄托作曲家内心情思的作品,亦比比皆是。在广东音乐的发展史中,有一首被誉为“东方圆舞”的《月圆曲》闪露出独特光芒。此曲创作于1941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其曲调优美、流畅,其内容描绘了对亲人的强烈思念,祈愿早日团聚的情境。

1956年作者将此曲改为三拍子的民乐合奏曲。全曲运用六声音阶写成,曲调跌宕,节奏平稳。黄锦培先生继承了一直以来粤乐兼收并蓄、灵活多变的多元化传统,大胆使用了圆舞曲体裁,旋律确是广东音乐韵味的,在当时中国传统音乐创作中实属罕见,同时也反映出广东音乐创作中开放多元的特性。

三、黄锦培主要演出活动、创作作品及音乐论著

(一)演出活动

①重庆中央电台音乐组时期

1.1940年,重庆当局接待美军要人,黄锦培应邀前往演奏粤乐《三宝佛》等曲目。

2.1941年中苏文化协会主办的对莫斯科广播的“中苏音乐交流”特别节目,音乐组和国乐队把整台国乐介绍给苏联人民,受到全苏各界人士和音乐家们的高度评价。

3.1941年初夏某晚,音乐组应邀去浮图关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演出,为该团党政训练班举办的音乐晚会,由该团音干班和音乐组联合担任整台音乐会的节目,并专门印有节目单。本次是音乐组第一次把演奏人员名单列出。

4.1942年春开办的第一期国乐训练班于1943年1月29日晚在广播大厦举行毕业学员成绩表演音乐会。同年3月20晚又举办周末特别节目的国乐演奏广播会。5月22、23日两晚在广播大厦再举行公开国乐演奏会。这几次演奏会的主要节目中属于黄锦培创编的作品有乐队合奏《丰湖忆别》等。

5.1945年4月25日陪都青年馆,电台主办的音乐月之“国乐演奏大会”。演出的11个节目中属于他创编的作品有:乐队合奏《华夏英雄》《丰湖忆别》,《阳光华想曲》,《阳关三叠》,《亚东掀巨浪》,《碧血英魂》。

6.1945年11月3日晚,在上清寺广播大厦举办“十年国乐成绩表演”的“国乐演奏大会”,邀请中外知名人士莅临欣赏,节目单以中、英文对照各排一版。演出节目属黄锦培创编的有:《丰湖忆别》《往事》《阳关三叠》《亚东掀巨浪》等。

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就举办了庆祝抗战胜利的国乐演奏大会,节目和演员大致与以上相仿。

8.1945年10月,国共两党在重庆会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谈判期间举办多场欢迎宴会,黄锦培应邀参加其中接待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国乐演奏会。

②50年代以后

1.1953年,黄锦培参加中国青年艺术团,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参加第四届青年与学生联欢节。荣获优秀表演奖。同年10月至12月,黄锦培随华南歌舞团参加中央慰问团赴旅顺、大连、朝鲜作慰问苏军和志愿军演出。

2.1955年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为毛泽东演奏粤乐;同年随中国民族乐团赴捷克斯洛伐克参加“布拉格之春”演出;12月转赴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再次获奖。

3.1956年5月,粤剧《搜书院》赴北京首演之后,黄锦培因在工作和艺术上的突出成绩,在中南海勤政殿与红线女、马师曾等艺术家一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周总理观看这次演出后,称粤剧为“南国红豆”。

4.1957年,有关部门前所未有的组织了100人的乐队,合奏演出黄锦培之前所在的广东音乐研究组搜集整理的近200首粤乐经典曲目,反响极大。

5.1958年5月,广东音乐曲艺团成立,后组成4人粤乐演出小组(黄锦培演奏扬琴),参加北京全国曲艺汇演,由于演出成功,受到全国各地的邀请,巡回演出多场。同年9月,黄锦培等随首都各界人民赴福建前线慰问团第五分团前往福建演出。

(二)创作作品

①解放前

1.《夜曲》

2.《雄风万里》

3.《碧血英魂》

4.《三宝佛》

5.《华夏英雄》

6.《空前大捷》

7.《月圆曲》

8.《丰湖忆别》

9.《水仙花》

10.《胜利风光》

11.《清溪晚霞》

12.《春思》

13.《亚东掀巨浪》

14.《阳关三叠》

15.《阳光幻想曲》

16.《青阳歌》

17.《往事》

18.《锦缠珠》

19.《午夜松涛》

②解放后

1.《得胜令》

2.《天马雀墩》

3.《晨曦》

4.《怀念》

5.《铜墙铁璧》

6.《万车游行》

7.《海岛女民兵》

8.《山鹰》

9.《赛龙夺锦》

10.《饿马摇铃》

11.《渔歌晚唱》

12.《珠江泪》

13.《虾球传》

14.《国魂》

15.《南海潮》

16.《七十二家房客》

17.《搜书院》

18.《山乡风云》

19.《齐王求将》

20.《山河新貌》

21.《冬寒菜更绿》

22.《云峰松涛》

23.《五羊风光》

猜你喜欢

广东音乐音乐
新时期广东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广东音乐《雨打芭蕉》的艺术特色
论广东音乐的发展和与中国钢琴音乐的交融
奇妙的“自然音乐”
基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的广东音乐教学有效策略
学校管乐团对传承广东音乐的价值和意义
音乐从哪里来?
广东音乐中的拉弦类乐器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