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斗中的中国开发区

2019-12-30

旅游纵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新区开发区园区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成功实践,现全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遍布31个省(区、市),其中东部地区107家,中部地区63家,西部地区49家。开发区的设立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国家级开发区合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万亿元,占全国的11.3%;实现财政收入1.9万亿元,占全国的10.6%;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占全国的20.4%;实现进出口总额6.2万亿元,占全国的20.3%。国家级经开区成已经为中国土地集约程度较高、先进制造业集中、开放发展成效凸显、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显著的重要平台。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35周年,从1984年的14家到现在的219家,国家级开发区在国家政策红利的支持下不断奋斗,不断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交上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

乌鲁木齐高新区:丝路上的璀璨明星

新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是1961年设立的行政区,是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的四大中心城区之一。2011年1月,乌鲁木齐高新区与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实行“区政合一”。2018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434.44亿元增加到113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24.2亿元增加到164.26亿元,率先成为新疆地方生产总值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园区,继续保持经济总量在乌鲁木齐市的领先地位,主要经济指标领跑新疆。作为新疆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的引擎、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到“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正在全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一个潜力产业,并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为全力打造“3+1”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新业态新经济的行业领军企业,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大力引进国内知名智慧安防企业,先后与中电科、中科曙光、国科控股、清控科创等国内知名企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特色发展的格局体系。吸引新材料产业资源聚集,形成了新疆硅铝基电子新材料和高分子膜材料的聚集地和主导区。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依托科技金融、临空经济、电子商务、检验检测和现代物流5大板块,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新疆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和医药流通等健康产业链。

潍坊高新区:高端智造,勇立潮头

山东潍坊高新区的产业布局,与山东省做优做强做大“十强”产业的规划高度契合。高新区坚持大小齐抓,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联动发展、齐头并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瞄准全市“十大产业”,落实“三个聚焦”要求,高新区集全区之识、聚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重点支持以潍柴集团为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歌尔集团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潍坊“国际动力城”和虚拟现实产业基地。潍柴、歌尔、特钢、盛瑞、福田等龍头企业迅猛扩张,汇胜集团、华丰动力、华辰制药、华滋自动化等高成长性企业加速壮大。从深刻改变了动力装备行业的国际竞争格局的潍柴,到已站在全球创新引领前沿的歌尔,再到从无到有十年磨一剑,而今引领中国8AT发展的盛瑞传动,无论是新经济的生成和成长,还是新旧动能的焕发生机和活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力量。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坚持龙头企业引领,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培育,优质产业集群发展的布局,创新驱动发展的气场越来越强大。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全市创新高地。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4个37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5家、占全市70%,拥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6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5家,为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提供了坚强支撑。今年新增市场主体4500户,总量达3.4万户。

活力涌动、创意无限的优越生态,让各企业迎来创新蓬勃发展的“爆发期”,创新层次不断攀高,出现了各项指标领跑的“高新现象”。盛瑞传动、潍柴动力、天维膜等企业先后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质量奖、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商标金奖。一大批“壮志凌云”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为未来成为行业“小巨人”竭力而战。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6家,23家瞪羚企业年均复合增长率32%,研发投入占比6.4%,居全省高新区首位。荣获4项国家专利优秀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等6项指标领跑全市。

昆明高新区:三园驱动,三足鼎立

从1992年起步时园区总收入2.09亿元,到2011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昆明高新区成为云南省首个总收入过千亿元的园区,再到2018年园区总收入达2146亿元,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27年园区总收入翻1000余倍。

通过实施“三园驱动”战略,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产业园被评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环阳宗海旅游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正在高质量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昆明三大开发(度假)区自成立以来,聚焦发展主业主责,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聚集,不断壮大经济规模,在昆明市经济发展大局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成为助推昆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昆明高新区依托有色金属王国、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等云南省独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形成了生物医药大健康、金属新材料、IT和现代服务业三足鼎立的产业布局。目前,园区上100亿元的企业有4家,上10亿元的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210家,规模以上企业74家,上市企业10家、“新三板”企业17家。

在经济总量稳步壮大的同时,昆明高新区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积极打造人才高地,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办了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等科技孵化平台,先后获批国家新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基地。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共计21个,院士工作站19个,专家工作站8个,博士后工作站14个,在科技创新和智力的坚实支撑下,园区始终保持着健康稳步发展的好势头。

围绕云南省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以及昆明市“188”重点产业,高新区将突出园区特色,首位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以“生物多样性——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为核心,着力抓好四个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培育一个品牌,大力提升生物医药发展质量。转型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催化功能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加快发展IT及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智能图像处理、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以更加先进的IT技术和更为优质的服务质量,助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西安高新区:硬核技术汇聚万家企业

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陕西西安高新区名列前茅,其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8年,西安高新区实现全口径营业总收入16260.41亿元,生产总值(GDP)1576.96亿元,进出口总额2817.74亿元。仅看科技创新方面,其近3年累计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二,2019年上半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就超过5000件。

对高新企业而言,科技仍然是核心竞争力。为此,西安高新区加快建设智力平台。28年来,这个国家级高新区聚集了12万家企业,半导体、软件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新产业是这里的主打牌。为扶持企业发展,该区出台鼓励政策,用真金白银鼓励企业抓住上市机遇,同时贴合企业生长周期,提供智力、政策、经济等全方位支持。企业享受发展红利,反哺西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家最高技术水平的协调创新研究平台——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项目通过验收,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投入运行。此外,陕西省首家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研究院——西安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及Barry C Barish诺贝尔科学实验室也落户高新区。前者将充分发挥陕西省在镁资源领域的优势,助力西安在镁合金深加工与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快速发展;后者将推动高新区与巴瑞·巴理士院士及其诺贝尔实验室在生物技术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建立以生产基因测序试剂、芯片组设计和制造、基因测序仪等为轴的“基因检测全产业链大系统”,预计产值规模或破千亿,未来5年销售额将达500亿元。

秦皇岛开发区:共治共享 绿色环境

建区以来,河北秦皇岛开发区坚持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和“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开发道路,经过起步发展、扩区开发、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四个主要发展阶段,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秦皇岛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市的42%和40.5%,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市的35.2%,实现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73.3%,较好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建成了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园区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绿色生态产业园区。

开发区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升级、绿色崛起,努力打造国内一流高科技、园林式、生态型产业园区,是全省首家、全国开发区第三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从2011年開始,开发区历时5年狠抓戴河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建成深河核心区、深河二期景观带、非景观连接段等工程,建成一处集防洪、蓄水、生态、景观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2018年,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在开发区举办。该项目以生态优先、节约环保、中外融合、可持续发展为总体规划思路,在办展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会后园区开放服务于周边企业和居民,打造成为一届“永不落幕的园博会”。

开发区坚持绿色招商,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的项目,从源头上严控“三高”项目进入。如今的开发区,不但给整个秦皇岛城市带来与时俱增的生态文明建设惊喜,也成为投资最活跃城区之一。

站在新阶段,面对新征程,开发区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奋斗的姿态迎接着开发区的幸福生活。(本文由本刊编辑据相关资讯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高新区开发区园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遂宁高新区
开发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