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读《增长的极限》

2019-12-30

旅游纵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山林俱乐部消费

在二十世纪浩浩荡荡的世界环境运动中,许多生态著作以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对美丽荒野的细致描绘、对危机和灾难的忧患意识、对现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而罗马俱乐部发布的《增长的极限》是其中一部不得不提的经典。

二战后,面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被称为“未来学悲观派”代表的罗马俱乐部发布了《增长的极限》,预言了如果世界经济继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毫无节制地“放任自流”,最后人类面临的只有“过冲”和“崩溃”。增长点的极限是“吞吐能力”的极限,是维持人类经济运转所需的能量和物质流的极限,全书都在围绕大大超过地球承载量的人口和经济增长解释其现状及后果;书中所提的“增长的极限”曾经是遥远的未来,而今天这种“极限”正在成为现实,曾经“崩溃”的概念被认为是天方夜谭,而现在正成为大众谈论的焦点话题。

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的全球问题,实质上是天人之间长期紧张对立的后果,是人类一味征服、索取,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知妄为“忍无可忍”而进行“报复”的结果,是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所造成的恶果。诚如美国环境伦理学家巴里·康芒纳所说:“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

从现实的角度看,《增长的极限》确实有些极端,因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放任自流”,面对因经济增长导致的强大的环境压力,各国也不可能置身其外……但罗马俱乐部通过这个报告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警示:節制。

这种节制的思想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先秦学者在生态实践中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和节制思想不谋而合。孟子和荀子在这一方面殊途同归,《梁惠王上》和《王制》篇的论述出奇地一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显然,孟子和荀子已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就是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有余食”“有余材”。除了“时禁”,先秦学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性。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手段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一贯主张的知足者富,知足常乐。

最后,以司马迁《资治通鉴》中的劝诫作为结尾: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猜你喜欢

山林俱乐部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40年消费流变
城市山林
如果相爱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