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优化途径

2019-12-30贺然

市场观察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财务成本管理优化途径制造企业

贺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我国制造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近年来,在国内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造企业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如何做好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已经是每个制造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优化途径,希望能够为相关财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从而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优化途径

财务成本管理作为制造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我国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现状来看,其管理模式和方式上還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些企业仍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管理中缺乏现代管理手段,严重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为了转变目前这种现状,制造企业必须要积极探索全新的财务成本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在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

目前,造成我国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落后的管理思想严重影响了现代管理手段的引进和实施,不仅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还阻碍了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1]一方面,管理者本身就缺乏对成本管理的重视,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成本管理体系中漏洞百出,从而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就目前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人才建设现状来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企业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致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都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不仅影响了财务成本管理质量,而且阻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2012年,我国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占企业管理人员的9%—11%,其中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比重有所下降,仅占到8%左右,年龄较大的财务人员占据多数,其中不乏一些返聘人员,严重影响了现代管理理念的引入,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设备生产成本投入较大

制造企业相对于其他生产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庞大性,这种特殊的生产性质造就了制造企业管理工作的繁琐和特殊,由于其前期投入较为高昂,再加上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很容易发生成本过高的现象。与此同时,前期的成本投入决定了企业的后期生产能力,一旦前期的成本投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造成后期生产过程中巨大的风险。以某华南区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2008年的生产成本为3560万元,而该企业在2010年的生产成本就上升为5800万元,在规模既定的情况下,设备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负担,而且还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3、资产流动效率普遍不高

企业资金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成本管理的整体质量,但是,就目前制造企业的资金利用率的情况来看,资金流动效率普遍不高,由于企业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统计系统,导致资金管理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经常出现较大的偏差,这对提高企业的收益成本是十分不利的。[2]此外,企业在处理财务风险时缺少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一旦出现财务风险,企业难以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从而加剧了企业的财务负担。比如,以某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生产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了6000万的流动资金,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和障碍,导致其订单无法按时完成,最终需要支付巨额的违约金,严重超出了企业的支付能力,最终该企业于2016年宣布破产,由此可见,资金的利用率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在提高自身财务成本管理水平的同时,也要强化风险管理,以便将财务风险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为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优化途径

1、树立创新性的财务成本管理理念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成本管理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管理质量。鉴于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管理计划和方案,以便提高财务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3]首先,管理者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引入和聘用,注重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其次,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转变滞后的管理方式,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引入到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以此创造全新的管理形式。[4]比如,企业可以将精细化管理模式融入到财务成本管理中,为了渗透其重要思想,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宣传栏对其进行宣传,促使每个员工都能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为提高财务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2、构建系统性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企业管理者可以采用集中制的管理手段,构建系统性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规范资金的使用流程,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企业资本的价值。为此,企业可以建立精细化的财务管理部门,针对财务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划分,将每项工作的具体职责落实到个人身上,以便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5]与此同时,为了降低资金风险,企业在投资一些项目之前,应该及时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对市场需求和原材料的供应等方面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的预算方案,进一步降低资金风险,这对提高财务成本管理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3、建立现代化的财务成本管理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现代化的财务成本管理机制,以便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贡献,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这就需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建立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成本管理的情况,从而为重大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信息技术管理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好保密工作,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维护和升级,对于财务信息要采用身份识别系统,以便提高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强化企业的成本考核和监管职能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制造企业还需要强化企业的成本考核和监管职能,对生产成本的投入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督,以此实现对生产成本的科学管理。例如,企业可以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财务人员的绩效联系在一起,对于不符合专业要求的财务人员,需要进行调岗和调整,对于表现突出的财务人员,企业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激励财务人员不断进步。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各部门对财务部门的监督,从而防止财务人员的违规行为和违法操作,进一步为提高财务成本管理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传统的财务成本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制造企业实际发展的需求了,这就要求制造企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式,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为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树立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完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现代化的财务成本管理机制和强化企业的监管能力等手段来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同时,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本,从而为企业获取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红琴.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1).

[2]蔡莉.大型机械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模式优化途径研究[J].纳税,2017(08).

[3]庄子莹.机械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16(13).

[4]章志明.机械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5(08).

[5]唐焕卿.如何加强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J].财经界,2015(16).

猜你喜欢

财务成本管理优化途径制造企业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及其优化途径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浅略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